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弓箭,能让人当场死亡吗?绝对要比想象中要可怕

史料官 2023-04-11 20:56:54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古人对于历史朝代的概括,也一直被世人坚信,不过这一切往往都是伴随着战争。

在古代的战争大多都是冷兵器,交战的主力是刀剑,可是远程的弓箭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两军交战,如果有一方先冲锋的话,守的一方肯定就是先弓箭手远射一波。顿时铺天盖地的弓箭如雨一样落下,而中箭的士兵都是直接倒地而亡,古代弓箭真的那么强吗?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古代弓箭的种类。

第一种,带脊两翼箭。这是古代弓箭里最为常见的一种,箭头中间有脊,而两边带有翼,这种箭头的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能够实现较远的飞行。也正是因为它的两翼一旦射中人的身体,就很难拔出来。如果是射中四肢,伤到了骨头,就只能强行破骨取出,落个残废还算幸运,古代没有抗生素和消炎药,大多数伤者最终会死于伤口感染。

第二种,三叉箭。这种箭的箭头呈三角扁平状,箭头呈倒插型,中间有尖尖的刃,两侧设计有小刃。这种箭头的杀伤力更强,不管射中人体哪个部位,只要箭头不取出,伤者就会持续在钻心的剧痛中,甚至疼到休克。同样的道理,就算强行取出了箭头,伤者也极有可能死于感染。

据说唐朝大将李嗣业就是死于箭伤,中箭后取出了箭头,结果他大呼一声杀敌,箭伤崩开,流血而死。

第三种,飞虻箭。这是一种长箭头的箭,汉杨雄《方言》中有记载“箭……其三镰(棱)长尺六者,谓之飞虻。”这种箭的箭头呈三棱形,长一尺六,属于弩箭。被这种箭射中,身体会直接被射穿。小巧的三棱形箭头,杀伤力却拉得满满,都射穿了,凭古代的医疗水平,完全没治,直接领盒饭。

在冷兵器时代,如果是近身搏杀,拼的是刀枪剑戟,看谁的技巧高明,谁的力气大,谁的武器更锋利。而弓箭作为一种远程攻击武器,对古人来说就相当于现在的小型热武器。如果是机械弩箭,那完全就等于是今天的导弹,弓箭威力很大。

有很多人认为,古代的弓箭如果不射中要害,不涂抹某些物质,就不会致人死亡。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古代的弓箭威力还是很强的,如果没有铠甲,百米内还是能将敌人射死的。

当然古代的弓箭也是有距离限制,大约是150米左右,实力更强的射程也越远,箭头十分锋锐,弓箭射出速度能到40米每秒左右,血肉之躯是肯定挡不住的。

《宋史兵制》记载,“宋真宗咸平元年,石归宋献木羽弩箭,能致远,入铠甲。”意思就是这箭能射得很远,直接穿透铠甲。而且这种箭一般不是直接用人力发射,而是靠弓弩发射,威力相当巨大。被这东西射中基本就是当场死亡,保不定还被穿成了糖葫芦。

在古代两军交战,一般对战很多,根本没有什么太好的防护。弓箭也都能穿过护甲,有些当然不会直接死亡,可是你冲锋是不可能了,基本就是等着死亡了。

根据秦始皇兵马俑里面出土的秦俑的模型,秦弩的激发力大概是30公斤,平均射程约50米,上仰30度角曲射,大约可以达到200米。30公斤的弩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60磅复合弓。

弓箭的玩家很多,也有很多猎人用弓来狩猎,对于弓的威力是有公论的。对于狩猎来说,60磅的弓就属于比较重的弓了,可以对付野猪和熊。如果超过80磅,那么可以猎杀大象。而且这只是士兵用的普通弓弩,如果是大将用的弓弩威力还要大。

战国时期,中国的制弓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弓身用木材,绞片,鱼胶丝线等多种材料制成,反曲弓,弹力十足。明永乐时期规定的战弓分40斤,50斤,60斤,70斤4级。

根据《宋史》记载,岳飞天生神力,能拉动300斤的弓,可以左右射。北宋时期,一斤大概是680克,到了南宋时期要稍微小一点,一斤相当于今天的625克。按照这个换算下来,岳飞使用的弓拉力为180公斤。假如说弓弦的运动距离是1米,作用在箭上的力按照线性衰减,那么岳飞射出一箭的动能为,180除以2乘以9.8乘以1,等于882焦耳。

现在我们只要知道箭的重量,就可以算出箭的速度了。关于箭的重量,古代因为有重箭轻箭之分,所以只能用一个估测值。秦兵马俑里出土的最重的箭头有100克,轻的箭头有50克。

考虑到南宋时期冶炼铁技术的进步,所以箭头不需要这么重。按照整体尾羽,箭杆,箭头合计50克来计算。那么岳飞射出的这一支箭的速度为188米每秒。

而且岳飞还不是武力值最高的大将,吕布使用的龙蛇弓拉开需要900斤的力气,射出的箭初速更高,可以达到300米每秒。正是因为很高的射速,弹道才会低伸,才会有辕门射戟的故事。

古代医疗技术低,在古代战争中,大部分的士兵并不是直接被弓箭射死的,而是死于弓箭带来的附加伤害。所以在电视剧中,中箭即倒地的情景,不乏有浮夸的元素。他们很可能会死,但大多情况下,不是立马扑街就死。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锋利的武器,谁就能成为霸主。

一部战争史也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优胜劣汰是历史法则,人类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

当然除此之外,这些弓箭还会被涂上一种名为「金汁」的杀人物质,据说就是一些大便中提取出来的物质。一般中箭之后伤口很难治愈,之后还会感染,最终腐烂不治导致病发死亡。

元《东南纪闻》记载,“赵执中至木杆箭,能射三百步外,名凤羽”。这也是一种用弓弩发射的箭,堪称古代射程天花板,能够达到300步以外的距离。这种箭也是带脊两翼箭型,射中之后即便当场不死,战后也极有可能死于感染。

因为外科医疗技术很低,没有消炎药止血剂,很难进行外科手术,箭射入体内有倒钩无法拔出。战场上被箭射中的士兵,不是死于感染,就是死于大出血,基本救不活。

所以古代弓箭是真的可以一箭射死人的,只要距离足够,不要距离太远。然后只要射中了,按照古人那种感人的披甲率,和感人的医疗环境,几乎必死无疑。

7 阅读:3860
评论列表
  • 2023-04-15 14:49

    看博物馆的满清重箭实物 一米多长 大姆指般粗细 二三十米内发射到人身上会怎样[捂嘴巴]

  • 2023-04-14 10:57

    基本靠身体硬抗,感觉和赌博一样,只要你输一次流血发炎伤口撕裂总有一个适合你

  • Leon 4
    2023-04-26 20:14

    吕布的箭300米/秒?他再努力一些能发射卫星了

  • 2023-04-18 21:28

    宋辽,宋弩射杀辽大将,胜[点赞]

  • 2023-05-02 23:55

    萧达览是吧,用的床子弩呀

  • 2023-04-12 00:43

    破伤风

  • 2023-04-13 23:37

    传说里的数据就别引用了

  • 2023-04-16 12:12

    所以禁铠甲,禁弩,禁枪

  • 2023-04-20 00:11

    最狠毒的不是被射中当场死亡,是射出之前箭头沾上粪便导致受伤感染,士兵在折磨中死去还能拖垮敌方后勤。

  • 2023-04-27 03:43

    我的老家在黑龙江农村,小时候给自家的菜园子翻土时挖出来一个东西,现在想一想应该是金属的箭尾大约有8厘米左右长,如果插进箭杆的尾部就会形成两片金属尾翼,还有一个豁口可以挂弓弦。当时也是年龄小没有把这个东西当回事扔一边去了。

    史料官 回复:
    古董

史料官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