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甲午海战,清军一水兵弃舰跳船逃生,22年后却当上了大总统

文史达观 2024-01-27 17:55:02

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在鸭绿江口外的大鹿岛海域遭遇日本舰队袭击。

中日甲午海战爆发。

那场战役中,日本舰队蓄谋已久,北洋舰队面临的是遭遇战。加之日本舰船性能远优于北洋舰队舰船,北洋舰队落败。

下午14时左右,致远号弹尽之际,管带邓世昌不甘失败,指挥舰船全速向日本吉野号撞去。

日舰见状,全舰火炮齐齐射向致远号,在饱和的炮火攻击下致远号发生爆炸,继而沉没。全舰除7人获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邓世昌落水后,拒绝救生,高呼“阖船俱没,义不独生”,随舰沉于大海,时年45岁。

致远号沉没后,远方观战的济远号管带方伯谦贪生怕死,立即下令舰船逃离战场。当时作为济远号僚舰的“广甲号”也尾随逃离。

事后,方伯谦以临阵逃脱罪被斩首。僚舰“广甲号”的一水兵却时来运转,后来竟然当上了大总统。

黎元洪与“广甲号”

那位跳船逃生的水兵,名叫“黎元洪”,民国时期曾担任过大总统。关于黎元洪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色彩。

黎元洪,1864年出生于湖北黄陂,原名秉经,字宋卿,史称“黎黄陂”。小时候黎元洪家境贫寒,但其却胸怀大志,成绩优异,备受老师好评。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黎元洪的父亲黎朝相经人介绍投军效力,家境才逐渐好转。1873年,黎元洪师从天津著名学者李雨霖学习四书五经和作文。

晚清时期,仍是科举取士,但黎元洪没有追逐功名之心,后在父亲的影响下,1883年黎元洪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管轮科,开始了为期五年的海军生涯。

北洋水师学堂,是当时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开设的学校,里边开设有多门课程,也聘请有外国水军老师授课,旨在培养北洋海军人才。

黎元洪本就才气不凡、品学兼优,进入北洋水师学堂后亦是积极进取,后在萨镇冰、德国老师汉纳根等老师的教授下,1888年以甲等第一的成绩从天津水师学堂毕业。

因黎元洪的成绩太过优秀,刚一毕业,李鸿章就赏给他六品顶戴,并将“把总”的位置给予给了他。

1890年黎元洪被调赴广东“广甲”舰,充当三管轮。他勤于职司,大多数时间都在南方沿海进行巡视。

1891年,黎元洪随“广甲”号被调往北洋舰队接受检阅,在检阅中黎元洪表现突出,被擢升为二管轮,获赏五品顶戴与功牌。

1894年5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运动,朝鲜慌忙请求清政府出兵镇压。当时正好赶上海军例行的第二次校阅,当时黎元洪所在的“广甲”以及“广乙”“广丙”南洋水师均有参加。

也正是这个时候,甲午海战爆发。当时黎元洪的“广甲号”作为战舰济远号的僚舰出战。

广甲号是一艘小舰,排水量只有1290吨,时速仅有14海里,且它的材质还不是纯铁质,只有龙骨和肋是铁质的,其余部分都是木壳。

“广甲号”这样的舰,可以说根本没法和济远号相比,更没有实力与日本的舰队相提并论。

要知道当时日本的舰船排水量都在4000吨以上,全是铁甲战船,火炮武装也是一流的。

黎元洪与“民国大总统”

话说,当时济远号逃离后,“广甲号”管带吴敬荣立刻命令黎元洪尾随撤离。

“广甲号”只好且防且退,根本顾不上看路,结果在大连湾三山岛附近触碰到了暗礁,无奈搁浅。眼见日舰追至,大家只好弃船逃生。

当时13个人中,有8人或被淹死、或被俘虏,与黎元洪一起幸运获救的仅有4人。

事发后,黎元洪受济远号方伯谦连累被监禁数月,最后因证据不足被无罪释放。

黎元洪被释放后,一时走投无路。也正是此时,有人给他推荐到了两江总督张之洞那里。张之洞当时刚在南京设立了延才馆,正在招聘水、路人才。

黎元洪学富五车,与张之洞交谈后,一下子就征服了张之洞。后黎元洪监造金陵狮子山、幕府山等炮台建设,竣工后深得张之洞赞誉,此后成为张之洞重要的左肩右臂。

1898、1899、1901年,黎元洪先后三次到日本留学考察,归来后,更是成为全国上下炙手可热的人物。

此后,黎元洪一直在湖北担任重要职务,核心任务是训练新军。他知兵、爱兵,和很多新兵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11年辛亥革命后,黎元洪在新军中的地位日益明显,成为了清政府和民国政府都想得到的盟友。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黎元洪由于首义有功,被推选为副总统,兼任鄂省大都督。

1913年,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仍任副总统;1914年,袁世凯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黎元洪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

1915年,袁世凯称帝,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就。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再往后,军阀混战之际,大总统的位子几经易手,黎元洪也多有沉浮。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病在天津逝世,结束了其光彩的一生。

读者们,关于“黎元洪传奇的一生”,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1 阅读:594

文史达观

简介:专注国学诗词,解读诸类文化。文史作者,传播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