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混电驱轩逸:亮点不仅是油耗低!

罐头说车 2023-08-12 23:47:39

对于日产轩逸,大部分消费者都很熟悉了,近十年以来,其在国内的销量和影响力都非常强,尤其是在油耗方面的表现,很多消费者也出于这个原因才去选择日产轩逸,而面对新能源市场的冲击,轩逸也不甘示弱,其中日产轩逸超混电驱版的产品力就非常不错,2023款上市之后,更是将轩逸的销量拉升到月销3万台,足以看出该车型的实力如何。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2023款的超混电驱轩逸的配置与性能,并在各方面与当下主流的车型进行对比,进而总结出超混电驱轩逸的优缺点,让这款车的特点更加直白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2023款超混电驱轩逸一共有五款车型,其官方指导价在13.89万元~17.49万元之间,其中配置较低的三款车型优惠幅度在5000元左右,下图为五款车型的部分差异化数据。

车型

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全电驱Pro

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全电驱大屏版

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联Plus

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驾Max

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豪华Ultra

指导价13.89万14.29万14.99万

15.59万

17.49万驾驶辅助影像-倒车影像倒车影像倒车影像倒车影像360°全景影像辅助驾驶级别---L2级L2级远程启动标配标配标配行车记录仪标配标配标配手机无线充电标配标配标配中控屏尺寸(英寸)112.312.312.312.3远近光灯光源卤素卤素LEDLEDLED

外观部分首先我们看这款车的外观设计,轩逸这款车的辨识度还是比较高的,其车身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车头的格栅为梯形结构,两侧还搭配有亮银色的镀铬饰条,内部的网格带有浓厚的金属气息,展现出多层重叠的视觉效果。从斜下方看,格栅在众多隐私饰条的点缀下,呈现出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在其下方,是被分割成两条的扰流孔,最下方还通过银色镀铬饰条点缀,非常精致。大灯的构造也经过细心打磨,LED灯带在上下两侧,值得注意的是,灯带的走势和下方的银色饰条做了衔接,视觉效果更家出色。大灯采用的是卤素和LED的两种光源,均具有不错的照明效果。从侧面看,车身整体比较大气,细节也是可圈可点,其腰线为三段式设计,中段略低,让车身更加具有运动感,车窗为黑色边框,并且向后延伸至车尾,将车顶营造出悬浮式的效果,车门靠下的位置,有一个三角形的凹陷结构,稍显锋锐。轮胎的尺寸为205/60 R16和215/50 R17两种,从设计方面来看,轮圈为银黑两色,辐条有两种,各五条,静止状态就有非常不错的视觉效果。车辆的尾部就比较简单了,尾门中间微微翘起,在车标上方打造出小尾翼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起到了扰流的作用。尾灯的构造和前大灯有相似之处,红白搭配看上去像一双明亮的眼睛。

车尾下包围处增设了银色的镀铬饰条,并在两端设计有仿扩散器装置,真正的排气筒隐藏在车底。

内饰部分这款车的内饰设计也值得关注,车内以黑色为主,在功能区和边角位置,点缀了很多银色饰条,让车内不会太过压抑,中控台整体的结构为双层的T字形设计,在材质方面运用了较多的软性皮质,缝线的走势也比较简单,整体看上去非常大气,触感也非常舒适。方向盘采用的是常规的三幅式D字形结构,在材质方面,有真皮和塑料可选,都支持上下前后四向调节,在城郊道路和高速道路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开久了车也不会累。方向盘上面集成了众多功能按键,根据不同的形状位置排列,可以实现盲操。仪表盘并不是全液晶设计,不过这也不影响查看车辆动态信息,两边的炮筒形表盘可以更加直观的查看速度和发动机转速,中间的液晶屏幕可以展示其他车辆信息。中控屏区域的设计有一种新旧结合的感觉,传统车型控制空调和多媒体的物理按键也得到了保留,圆形的空调风口和飞机的引擎一样,非常炫酷。中控屏为横向的长方形,入门款车型没有配中控屏,其余车型均为12.3英寸的屏幕,下方有一条常用功能键,屏幕的清晰度和流畅度都比较不错,非常容易上手。

空间部分

这款车的长宽高数据有两种,分别是4652x1815x1447mm和4652x1815x1445mm,两者仅在高度方面略有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以乘坐超混电驱轩逸顶配车型为例,测试者身高175cm,体重71kg,坐在驾驶位置,将座椅调整好,此时左右手能够比较便捷的拿取储物格内的物品。然后再做到后排,此时头顶的空间余量在一拳两指左右,腿部的空间余量在一拳四指左右,算是非常宽松的,虽然地板的中央有凸台,但是高度也就两个手机那么高,基本可以当做不存在,毕竟很多消费者都会再加装一个地垫,那样就更不显台子了。横向的空间也不错,在坐上两个中等身材的成年人,并不会感觉拥挤,满足日常使用足够了。2023款超混电驱轩逸的后排座椅依旧不支持放倒,也就是说行李舱的空间是固定的,容积为546L,尺寸算是中等水平,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后排座椅放倒基本上是用不到的一个功能,尤其是对于一台轿车来说,通常不会装载太大的物品,即便是装了也不安全,反而不能放倒的设计,能够让行李舱更加干净,减少了缝隙。

副驾驶位置的储物和非常深,可以放一些零食之类的物品,出门的时候对于家人和孩子来说非常喜欢。

水杯支架上面覆盖着带有纹理的面板,这样的设计不容易留下指纹,看起来更加干爽。两个水杯凹槽中间做了贯通,偶尔放一下书本也很方便。

前方的充电口也比较丰富,除了常规的点烟器位置以外,还有两个可供充电和传输数据的接口,在其下方是手机无线充电平台。从点烟器的设计就能够看得出来设计师非常的用心,上翻盖更不容易进水和杂物,更加安全。

和其他车型不同的是,这款车的后排杯架比较厚实,可以放到坐垫上,进而显得更加扎实,其他品牌车型的悬空结构给人很不牢固的感觉。

扶手箱的储物空间也非常大,相当于秦PLUS DM-i的两倍,对于驾驶者来说,常用的储物空间只有门板、中央杯架和扶手储物格,而扶手区的储物格则是最为实用的,大容量的设计也让日常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座椅部分这款车的座椅设计同样值得关注,为了增强驾驶者的舒适性,该车采用了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其结构能够很好的契合人的身体,进而更好的提供支撑作用,提升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坐垫的填充物填充德邦比较厚,软硬适中,靠背的两侧有高高的凸起,能够对身体产生良好的支撑效果,头枕也是凹形结构,可以对头部有一个防护作用,在提升驾乘人员舒适性的同时,还能保障安全。

配置方面硬件配置包含6个车外摄像头、8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软件方面,车辆搭载了东风自产自主研发的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和ProPILOT辅助驾驶操作系统,能够让车辆更加准确的识别车外的交通状况,并且快速帮助驾驶者做出反应,或者为驾驶者提供警示信息。在辅助/操控方面,超混电驱轩逸(高配版)配备了前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360°全景影像、三种巡航系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和低速行车警示音,驾驶模式有三种,另外经常使用到的远程启动、手机无线充电、内置行车记录仪等配置也都没有缺席,在驾驶过程中,上述配置能够为我们带来很好的体验。在主动安全方面,超混电驱轩逸(高配版)配备了车身稳定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倒车车侧预警系统、主动刹车、并线辅助、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车道居中保持等功能,被动安全方面配备了主副驾驶位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帘和前排的侧安全气囊,配备了儿童座椅接口,安全方面的配置还是比较齐全的,毕竟用车出行,安全第一。智能互联和娱乐方面,这款车配备了常用的导航系统、车联网、语音识别控制系统、K歌功能,并且8个BOSS音响也能给车内用户带来非常惬意的用车体验。

每次启动时,胎压数据都能及时显示,以免出现因胎压产生的安全问题,将隐患提前检测出来。

单天窗的设计在同级别车型里是比较常见的,这款车的天窗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和远程控制,可以避免因为忘记关闭天窗造成的财产损失。

高保真音响的配备,也能让驾车出行更加放松,同时也能满足家人的娱乐需求。

动力部分

超混电驱轩逸搭载的是一台1.2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其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72马力(53kW),由于发动机是给电驱系统供电的,所以我们还是着重看电驱系统,其搭载的电动机类型为永磁/同步,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36马力(100kW),峰值扭矩为300N·m,对于一台紧凑型车来说,这个动力还是比较够用的。

2023款的超混电驱轩逸搭载的是第二代e-POWER混动系统,相对于第一代来说,该系统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也能让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和动力有效提升,作为一款纯电驱的车型,该车100%加油,100%电驱,进而让车辆的油耗更低,动力更足,驾驶起来的静谧性也非常好,日常形势和纯电动车的感觉相差不大。拥堵路段,跟车过程中,频繁起步刹停,它也表现的十分顺滑。在发动机不参与充电的时候,它就是一部电车。当你深踩加速踏板,或者电量比较低的时候,发动机就开始给电池供电。高速巡航,发动机的振动也是很细微的,不愧是日产的动力总成,发动机NVH控制的更好了,做工过程即便有发动机介入有噪音,整体对于驾驶员的打扰不多。

超混电驱轩逸的动力系统还是非常棒的,三缸机虽然在很多消费者眼里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这台车的发动机并不驱动车辆,也正因为如此,再实际驾驶的时候,发动机启动的一刹那稍微能有所感觉,后续运转起来就感觉不到发动机的动静了,开起来和一般的电动车没什么差别。

对于电动车来说,大家都会担忧电池的寿命,以及后续更换电池的成本问题,即便是很多新能源车大肆宣传电池终身质保,但是也有很多免责条款,而这款超混电驱轩逸,蓄能电池只是作为一个中转站,电池的容量并不大,即便是想要更换,成本也不高,储能效果的衰减也对日常用车没有太大影响,再加上不受充电桩等充电设备的限制,这款车在动补充能源方面非常便捷。

当前的汽车需求是非常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喜欢燃油车的说电动车不行,喜欢电动车的说燃油车不行,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还很担忧买到质量一般的车型,而这款轩逸却是为大家解决了很多烦恼,同时价位也不高,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可以直接选择的。

车辆的单踏板模式也非常好用,可能有些刚接触新能源车的会有一个适应期,而适应了以后,就能够感受到其便捷之处,通过控制油门的力度,就能够掌控车辆的加速和刹车,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同时也能大大缓解驾驶者的疲劳度。尤其是在拥堵的城市道路,可以让驾驶者减少刹车的使用频次,不仅节省了能源,还降低了刹车系统的磨损。

而且车辆在低速行驶的时候,发动机是不会启动的,这样可以更加节省能源,当需要动力的时候,踩下油门即可唤醒发动机,进而及时爆发出相应的动力水平,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会感觉到拖拉,过程非常流畅。

底盘方面

这款车的驱动方式为前置前驱,其前悬挂形式为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悬挂形式为纵臂扭转梁式非独立悬挂,车辆前侧底盘偏软,舒适性很高,后侧偏硬,有一定的颠簸感,总体表现还算可以,在同价位的合资车里面,调校的舒适性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水平了,在实际驾驶过程中,也能切实的感受到。

在动态驾驶过程中,车辆的提速非常顺畅,没有拖沓感,中段的性能也比一般的燃油车要好得多,后段和同级燃油车型相差不大,总体的动力变现比较出色。在运动模式向,动能回收的力度减轻,此时的动力更为强劲。

电子助力转向可以让超混电驱轩逸在弯道过程中更加平滑,手感更轻盈,在30km/h的速度转直角弯,车身非常稳定,而且不用跨车道,这一点在倒车入库的时候也深有体会,短车身长轴距的设计保障了车内空间的同时,也更加容易停放。

在NVH(噪音、震动和刚度)方面,超混电驱轩逸的表现也十分出色,行驶在高速上,车速在100km/h时,胎噪和风噪基本都能隔绝,只有较为轻的声音,震动也感受不到,在城市道路以50km/h路过水泥路面时,会有轻微震动,在沥青路面则基本无感,总体来说,这款轩逸可以让驾乘人员享受更加舒适和安静的乘车空间,同时也能更加轻松的出行。

导购与决策

面对五款不同的配置,很多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都会有所犹豫,从低配看到高配,越看越觉得好,其实买车主要是买个舒适、合适,不同的消费群体适合的车型也不一样。

我们入门、中配、顶配三款车型为例,其中入门款适合驾驶老手,买这款车纯粹为了省油,驾驶的技术非常强,无需辅助驾驶功能配合,对于影音娱乐功能的需求也不大,那么入门款车型真的很合适。

而中配车型适合的是,对于灯光、舒适性、智能化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日常用车以代步为主,使用量中等,出远门的次数也不频繁,那么中配车型就非常不错,其搭载的LED大灯、远程启动、行车记录仪、手机无线充电、导航系统、车联网、倒车影像等功能都非常实用。

顶配车型的特点就无需多说了,毫无疑问就是配置丰富,智能化功能更强,如果经常开车、跑长途,想买一款开起来更省心省力,而且在预算范围内的话,那么顶配车型可以直接选择,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一款好的车型是适合自己的车,一昧的省钱或者追求好车,都会让自己陷入不愉快的境地,与其如此,还不如从自身的需求、条件出发,去选择一款合适的车型,而日常轩逸省油省心的特点,也正是大众消费者所期待的,从五款车型里面选择一款,也并不是一件难事,从需求出发,量力而行即可,超混电驱轩逸也正是考虑到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才设计了五款车型供大家选择。

购车成本

我们以中配车型轩逸 2023款 超混电驱 超智联Plus为例,其官方指导价为14.99万元,在优惠5000元后,实际的裸车价为14.49万元,车辆的必交费用为购置税12823元,交强险950元,车船税350元,上牌费500元,另外商业险我们选择200万的三者需要2133元,车损需要2394元,以上费用总计为164050元。

用车成本

油耗费用

我们按照家庭用车每年10000km来计算,这款超混电驱轩逸的百公里油耗为4.13L,也就是需要413L汽油,按照7元的价格计算,需要油费2891元,平均每个月241元。

保险费用

从上文可知,这款车每年需要的保险费用为5827元,不出险的话后续会逐步降低,第三年开始就在70%左右,也就是4079元,平均每个月340元。

保养费用

这款超混电驱轩逸的60000km保养成本为7969元,也就是六年的费用,平均每年为1328元,平均每个月111元。

其他费用

除了油耗、保险、保养等基础费用以外,还会产生违章费用、停车费用等,这些因人而异,我们就不做过多讨论了,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考虑。

总体用车费用

这款超混电驱轩逸的用车成本为每月692元,相对于大多数燃油车超过1000元/月的用车成本来说,这个费用都算是非常低的了,甚至能和电动车一较高下。从这方面来看,这款车用起来是真省钱。

竞品分析

我们都知道,在配置方面,合资车相对于国产车永远是落后的,那么我们看超混电驱轩逸和同级别同价位热销的秦PLUS DM-i相对比如何,超混电驱轩逸的百公里油耗在4L左右,而秦PLUS DM-i的亏电油耗为4.6L,也就是说,如果充电不方便的话,超混电驱轩逸比秦PLUS DM-i还省油。在尺寸和空间方面,两者的轴距几乎一致,但是超混电驱轩逸的车长短了90mm左右,也就是说在保证驾乘空间的同时,车身更加灵活,但是超混电驱轩逸的行李舱空间同样比秦PLUS DM-i要大,足以见得超混电驱轩逸在车身空间利用率上是极为出色的。

总结从上述对超混电驱轩逸的各方面介绍来看,其亮点在于驾驶的舒适性和智能化方面,另外动力的表现也非常出色,雅致的外观设计非常耐看,总体来说是一款非常值得关注的车型,毕竟其结合了燃油车的续航和电动车的动力,再加上非常低的油耗,可谓是居家代步的好选择。

0 阅读:1

罐头说车

简介:汽车资讯,车辆讲解,用车养车,动态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