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什么要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从而寻求保护?

小辉聊古说今 2024-04-15 20:24:03

前言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皇朝更迭最频繁、最多的时期,乱象丛生,政局混乱且不稳定。在后唐末期,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使中原北方门户失去屏障,从此北方契丹等少数民族政权可以长驱直入侵扰中原地区,北宋政权被威胁并持续战争长达数百年。

是谁把燕云十六州割让,使中原北方长期遭受战争侵扰?又是谁,成为千古罪人、世人唾骂、 “认贼作父”的典型代表呢?

他就是,后晋高祖石敬瑭。

褒贬中的石敬瑭

石敬瑭的一生可以说毁誉参半。前半生忠义,骁勇善战,为后唐创立,立下无数战功;后半生割地燕云十六州,认“贼”作父等历史性行为,背负千古骂名。

事情总有其两面性

石敬瑭所在年代,皇朝更迭频繁,武将不是兵变就是自保寄人篱下,人心惶惶。

石敬瑭被当朝皇帝猜忌,并派兵前来攻打,以石敬瑭当时的兵力和准备,根本无法应对,于是谋反,同时以割地、称臣、称儿为条件,请求契丹出兵相助。不割让燕云十六州,就无法有救兵,就会被李从珂剿灭、死亡。

    

石敬瑭自保这个行为,从他自己当时所处时代、环境、形势的角度看是没有错的,不管他是自己想当皇帝,还是只有自己的性命得到保护,才能有其它可为,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从另一个角度再看他,石敬瑭坚持己见,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年年进贡,以儿臣自称。这种割地、认贼作父的这些行为,让后人不齿;同时,也让中原北方地区百姓饱受战争摧残,民不聊生数百年,背负千古骂名也不冤枉。

石敬瑭如何从一位忠义、战功卓著、骁勇善战的一员猛将,一步步蜕变成历史千古罪人呢。

有勇有谋,战功赫赫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石敬瑭生于太原,自幼寡言少语,喜好学习专研兵书,更将名将李牧、周亚夫视为自己的偶像和人生的奋斗目标。

刺史李嗣源看重其人品和潜力,将女嫁给他。从此石敬瑭成为李嗣源忠实爱将和保护神,随李嗣源征战四方,作战勇猛威武。战争中,曾救李存勖(后唐开国皇帝)、李嗣源于危难之中数次,石敬瑭之名由此而扬名天下。

石敬瑭在晋军和后梁的征战中,击败后梁大将戴思远,斩首两万多人;在胡卢套作战,用身体保护李嗣源撤退,敌人望而却步,无人敢阻击;石敬瑭跟随李嗣源观察梁军敌情,被凶悍敌人袭击,石敬瑭奋勇杀敌,李嗣源才逃过一劫……

多年的征战,统一中原大部,推翻后梁,李存勖创立后唐。立功无数的石敬瑭,为后唐建国,立下赫赫战功,军中翘楚,无人能比。、

同时经过多年领兵出战,也展现出石敬瑭强大的个人军事才能和有勇有谋的职业素养,同时深得李嗣源信任和感激。

如果历史就此按下暂停,石敬瑭将是一位忠义、战功赫赫的将军,可是历史不会暂停和改变。

萌生叛逆之心

同光四年(926年),将领赵在礼哗变,李嗣源前去平叛,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李嗣源的部队也发生了兵变,请求李嗣源称帝。可是李嗣源对李存勖并无二心,想独自回去向李存勖讲明。

石敬瑭反对他这种不明智的做法,说: “岂有在外领兵,军队发生兵变后,其主将却没事的道理?况且犹豫不决是兵家大忌,不如趁势迅速南下。我愿领骑兵三百先去攻下汴州,这是得天下的要害之处。得之则大事可成”。

到这里,就能看出石敬瑭内心萌生叛逆,埋下自立为王的种子。

李存勖死之后,李嗣源称帝(后唐明宗),建国后唐。

混乱的后唐帝位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后唐明宗李嗣源病逝,李从厚继位,是为后唐闵帝。正所谓五代十国真乃多事之秋,动荡不安,人人都有当皇帝的梦。

934年,明宗李嗣源养子发动兵变,石敬瑭所部与逃亡的李从厚相遇,李从厚认为石敬瑭也有反叛之心,不去保护他,双方发生激战,石敬瑭骁勇善战,部队战斗力强大,灭了李从厚军队,同时将其俘获、幽禁,后来李从珂命令处死李从厚。

李从珂继位以后,石敬瑭得到重用,权势更上一层楼,此时可以说权倾朝野。历代皇帝对功高震主的臣子都是疑神疑鬼,不信任。石敬瑭虽然得到重用,但李从珂非常不信任石敬瑭,认为其是自己的最大威胁。

石敬瑭也察觉李从珂的不信任,便开始小心防范,借病返回到河东,示弱李从珂;同时以契丹侵扰边境为名,囤积大批粮草、军械,以备不时之需。

搬救兵,割地赔款,成为“儿皇帝”

936年,李从珂降诏,催促石敬瑭前往郓州就任,让石敬瑭离开盘踞多年的地盘,石敬瑭坚决不去。

李从珂便趁机罢免石敬瑭所有官职,派兵征讨;石敬瑭无抵抗之力,派遣谋士桑维翰和契丹皇帝谈判借兵,从此留下百世骂名。

兵临城下,石敬瑭缺兵少将,粮草也所剩无几,根本无法击败李从珂,不投降就死路一条,于是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兵,并许诺: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进贡,以儿臣自称。

在契丹国的支持之下,兵败李从珂,石敬瑭自此当上了窝囊的皇帝,史称后晋。

尾声

石敬瑭割地赔款、称契丹皇帝为父的所作所为,不管他当时所处什么环境或背景,也让其背负千古骂名,他的做法和行为,后人会给出正确的评判。

公元1367年,朱元璋起兵北伐,仅用了一年多时间,攻占元朝大都,同年收回燕云十六州,结束数百年北方游牧政权的统治,实现了北宋历代皇帝收复河山统一国家的遗愿。文中图片源自网络,仅供参考,侵权必删除

1 阅读:39

小辉聊古说今

简介: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