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出苗后不能随意浇水,要懂得浇水时间和正确方法,要不难长好

波浪屿的角声 2024-03-31 18:18:00

土豆在我国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种植。现在大多数地区都已经种完土豆了,只有少数寒冷地区还没有种植。近期,有不少朋友在问,说是土豆应该什么时候浇水?怎么浇水?其实,土豆在生长期间,浇水对长势和产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每个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也不一样,什么时候需要少浇水?什么时候需要多浇水?这里面有很多讲究,不能随意浇水。那么,到底该怎么浇?下面就一起看一看。

1、出苗前

土豆出苗之前一般不浇水,也不施肥,管理重点就是增加土壤温度,增加光照,连雨天做好排水,下雨后及时松土。覆盖地膜的要及时检查,发现有出苗的,要及时破膜,让秧苗露出薄膜外面。

2、出苗后

当土豆出齐苗以后,管理的重点就是促生健壮秧苗,在土壤不是十分干旱的情况下不要浇水,如果土壤出现干旱,可以适量浇水,以浇透为止,不可过量浇水。当秧苗长到20厘米左右的时候,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培土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秧苗长到20厘米左右,第二次在秧子封垄前完成,培土时可以结合追肥同时进行。

3、开花和结薯期

土豆秧子在长到封垄时,就开始出现花蕾,此时地下土豆也开始发育并逐渐膨大,这个时候就需要充足的水分,必须要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天气干旱,要及时进行浇水,如果干旱不浇水,就会影响土豆膨大,导致减产。但浇水时也不能过多的浇,不能出现积水,土壤一旦及时,容易引发各种病害和秧子早衰。因此,浇水最好用小水慢浇,不宜大水漫灌。

4、收获期

土豆在收获前,需要积累淀粉、糖分等干物质,因此,在收获前一个星期到10天左右的时间,就不能浇水了,就算土壤干一点,也要停止浇水。如果收获时土壤湿度大,土豆收获后不好存放,容易导致腐烂,这一点要引起重视。

不管给土豆浇水还是施肥,都是一门学问。正确方法就是从土豆苗期一直到出现花蕾,以土壤稍微干燥为好,因为开花之前主要以生长秧子为主,如果浇水过频过多,再加上施肥充足,就会出现秧子旺长,秧子旺长不是好事,会导致土豆发育缓慢。所以说,从土豆出齐苗到开花这一阶段,以促使壮秧为主,避免徒长和旺长,这是增加产量的关键。

等出现花蕾时,土豆就开始发育和膨大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很多的养分和水分,因为养分必须要有水分来输送,如果光有肥料,水分不够,再多的养分也吸收不了。因此,在结土豆的时候,养分和水分都不能缺少。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施肥的时候,一定不要单独用高钾肥,土豆发育虽然不能缺少了钾肥,但也不能缺少氮肥。因此,不管底肥还是追肥,氮磷钾都要进行合理搭配使用,如果光用钾肥,土豆不长个头,也就会导致减产,这点需要注意。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