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货币二,你知道惠宗、崇宗、仁宗都铸行了哪些汉字古钱币吗?

叶子玩收藏 2024-03-31 12:46:04

大家好,我是叶子玩收藏,分享收藏乐趣,传播钱币文化,感谢关注。

前边的文章咱们已经讲了西夏王朝的六种西夏文钱币,藩国宝钱、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乾祐宝钱、以及天庆宝钱,今天要讲的是汉文的西夏钱币。

大安通宝

大安是西夏惠宗李秉常在位期间使用的第三个年号,从1075年至1085年,期间除了铸行西夏钱文的大安宝钱外,还铸造了大安通宝。此外在辽道宗的大安年间也有铸行大安通宝,但两朝所铸的风格迥异,相对较好区分的。西夏大安通宝中的大安是楷书体,而通宝则从隶书,直读,与右旋读的大安宝钱不同,文字也更端庄,边廓整肃,制作精美。

元德通宝、元德重宝

元德是西夏崇宗李乾顺使用的第四个年号,从1119-1126年,期间铸行元德通宝、元德重宝,这也是西夏首次出现二等币制。元德通宝为小平钱,钱文书体有隶、楷之分,楷书小平有大小样与大字版之分,而隶书小平早期还曾被列入无考品。元德通宝为折二钱型,同样有大样、小样之分,也有藏友称大样是折三钱,小样与大样的钱文版式也有些许不同。元德重宝折二钱曾在2013年的嘉德春拍上出现过,当时成交为92W。

大德通宝

大德通宝,在西夏朝、元朝都有铸行,在圈内藏友普遍认为,德字心上有横的是西夏大德通宝,心上无横则是元朝所铸的大德通宝。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西夏大德通宝,其是西夏崇宗李乾顺最后一个年号钱,于1135年-1139年大德年间所铸,其文字风格与元德通宝的楷书颇为相似,有小平钱与折三型样式,光背无文,较为少见。

天盛元宝

天盛是西夏仁宗李仁孝使用的第三个年号,从1149年-1169年,天盛元宝就是在此期间所铸。天盛元宝最早是在乾隆十五年被梁诗正等人收录于《钦定泉录》一书中,其在整个西夏钱币体系中,铸造数量最多,铸工也最好,钱文也最为精美。在版式上有小平钱与折十型大钱两种样式,有铁钱与铜钱两种材质,前者相对较少,其中小平钱又有光背、背西两种,折十大钱极少。

曾经在2010年嘉德秋拍上,出现过一枚天盛元宝折十大钱,当时的成交高达134.4W;在上个月中的嘉德春拍也出现了两枚天盛元宝,普通光背版的小平钱5750成交,而背西版铁母钱高达14.95W。

乾祐元宝

乾祐是西夏仁宗李仁孝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从1170年-1193年,期间除了铸行西夏文的乾祐宝钱外,还铸有乾祐元宝。乾祐元宝有铜钱与铁钱两种材质,铜钱相对较少,书体面文有楷书、行书两种,细分版式也较多,有长元版、短元版、广穿小字等细分版别。

其中有行书小宝版较为少见,在嘉德23年春拍出现过,华夏评级极美85分,最终的成交为26450;在同场拍卖中,华夏评级极美82分的广穿小字版铁范铜钱,成交高达57500,而普通版式的上美品不过8000。

下期咱们在继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