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东林,党争之下,他们真的是明亡的罪魁祸首吗?

张司马讲历史 2024-04-29 08:03:29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张英编辑 | 张英

前言

每次论及明朝重臣魏忠贤的地位时,总会出现一些网友对其进行猛烈抨击,甚至有人指出,纵然魏公公有些许的不足之处,却明显好于那些只会妄言空谈而无实际作为的东林党人数百倍。

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士大夫阶层遭受最为严重污蔑的一次事件。

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后人对这些东林党人持有如此强烈的反感态度呢?

东林书院初建

公元1594年之时,担任吏部文选司郎中的顾宪成坚决上奏要求明神宗册封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此举却令明神宗深感不悦,对顾宪成为之反感甚深。

不久之后,顾宪成又呈上一份升迁至内阁学士的人员名单,而名单上所列之人皆为明神宗所厌恶者,因此顾宪成遭到了神宗的罢官革职。

顾宪成离开京师返回故乡无锡,他决意展开讲学活动,于是对当时无锡的东林书院进行了修缮,并与高攀龙、叶茂才等人士共同重建了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初建之际,其主要宗旨的确在于讲学,然而随着往来之人日益增多,众人开始探讨国家大事,对时政进行批评和指责,逐渐发展成为明朝的政治议事场所。

顾宪成趁机创立了东林大会,并规定每年举办大会一到两次,每月则举行小型会议一次,从而正式宣告东林党的成立。

在这段时间里,东林党勇敢地面对明朝社会的种种弊病,他们提出的主张包括废除宦官专权,关注民生福祉。

换言之,此时的东林党对于明朝产生的影响几乎全部都是正面的。

东林党

东林书院的讲学和国事讨论吸引了大批的士人投奔响应,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东林党。

这个党派建立的过程中,顾宪成并不是唯一的领导者。

东林党真正的代表人物是徐阶、高攀龙和杨继盛等人,他们的才学和品行都得到了当时和后世的认可。

而随着东林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也成为了当时黑暗明朝政坛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明朝后期贪污腐败严重,贿赂公行的时局之下,东林党与当时的很多官员形成了对立关系,尤其是与宦官魏忠贤专权派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在1624年到1627年,持续三年的科举舞弊案中,魏忠贤彻查五次,陷害入狱者达到1700多人,其中700多人都是东林党人,东林党人受到打击迫害,死了很多骨干,全国上下不少东林学院也被焚烧。

东林党祸国殃民

当天启皇帝驾崩之后,明思宗朱由检登上了皇位,他一上任,便迅速整顿朝纲,打击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势力,并恢复东林党人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得益于朱由检的支持,东林党人再度崛起,成为朝廷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这些文人墨客们一旦掌权,便立刻提出了削减地主与商人赋税的建议,其态度异常坚决,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进行威胁。

在重重压力之下,崇祯皇帝最终被迫妥协,同意了这项提议,而这一决定使得明朝的财政状况急剧恶化,为日后的覆灭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实际上,东林党人的这一主张,表面上看是为了保护广大农民的权益,实则是在维护大地主和贵族阶层的根本利益,也就是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做法是以严重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的。

其直接结果便是:农民的赋税负担进一步加重,许多无法生存的农民纷纷加入各地的起义大军;同时,朝廷的经济利益遭受重创,以至于后期连军队的军饷都无法正常发放。

随着时间的推移,崇祯皇帝面临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起义军的挑战,急需派遣军队进行镇压。然而,此时的国库早已空虚,许多地方的朝廷军队甚至连军饷都无法发放。

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能向大臣们寻求援助,希望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而这群平日里在朝廷上慷慨陈词的东林党人却纷纷表示自己无力承担,甚至还轮番上演哭穷的戏码,使得崇祯皇帝在朝堂之上痛心疾首、泪流满面。

朱由检自缢

到了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已经兵临北京城北郊的居庸关。

居庸关作为北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原本应该严阵以待,但由于无人防守,明朝总兵唐通不得不选择投降。

随后,李自成的部队势如破竹,成功攻入北京城,三十五岁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危难之际,命令太监敲响紧急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钟。

而那些曾经在朝廷上高谈阔论的东林党人此刻却无影无踪,早已四处逃窜。

陪伴在他身边的,唯有太监王承恩一人。大势已去,孤独无助的朱由检最终选择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上自缢身亡。

在临终之前,他发出了无尽的遗憾与悲叹:“朕并非亡国之君,而诸臣皆为亡国之臣矣!”

综合所说

东林党所犯下的过失无疑是极其明显的。

对于明朝最终走向覆灭这一无可避免的结局,他们的确负有一定的责任。

而后人对东林官员进行毫无根据地指责,将其过失与宦官集团混为一谈,乃至断言他们的功绩远不及宦官,将党派纷争所带来的祸患全然归咎于东林一党,这种做法显然是极不公正的。

东林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实际上正是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所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

简而言之,明朝当时的衰败趋势,并非仅凭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清流人士便能够力挽狂澜,亦非仅仅依靠少数几位具备卓越才能的宦官便能扭转乾坤。

将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仅仅归因于某一两个因素,无疑是一种极为幼稚且片面的思维方式。

0 阅读:114

张司马讲历史

简介:关注我每天带你看不一样的历史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