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张学良为什么会发动西安事变?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历史小松 2024-05-15 22:33:17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张学良和杨虎城在陕西临潼,对前来督战围剿红军的蒋氏实施兵谏,逼蒋抗日。

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西安事变!

那么,张学良为何会发动西安事变呢?要知道,当年可是他一厢情愿顺从南京国府,实现东北易帜,南京国府进而完成形势上的统一。

那么,为何数年之后,张学良对于蒋氏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这又是否有着张学良的难言之隐呢?

其实,西安事变的发生,和蒋氏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有着直接联系。很多人以为安内,仅仅是代表围剿红军,实际上并非如此。

对于当时的蒋氏而言,除开国府的中央武装力量,其他的地方军队,都是需要消灭的“安内”对象,包括以杨虎城、张学良、刘湘、白崇禧、李宗仁等为代表的地方军。

其实,在国民党对我中央苏区根据地围剿,以及长征时期的军事围剿时期,蒋氏积极调动各地方军进行围剿红军,实际上就是想“借刀杀人”。

简单来说,蒋氏一方面想要依靠地方军消灭我军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就是让地方军在围剿我军战斗中实现战斗损耗,中央军便直接收取渔利。

当时,东北军在苏区围剿红军时,损失了最精锐的2个师,他本想着能够从蒋氏手中得到一些钱粮支持,就算不能重建2个师,也要为这些士兵领到抚恤金。

当时,国府非但是一分钱不给,后来甚至还开出一张条子,让张学良直接去东北领抚恤金。要知道,东北三省可是被日本关东军所控制,这不摆明国府根本不想为地方军花钱嘛。

此时,张学良的心是寒了!

既然国府不给抚恤金,那总给点补充兵员和装备吧。可是,蒋氏非但不给张学良补充兵员,反而是准备剥夺其两个师的番号,并让自己的嫡系部队胡宗南可以大肆招兵买马,这不就是典型区别对待嘛。

此刻,张学良是真的明白了,蒋氏就是要借刀杀人,想把东北军彻底吃掉,让自己父帅一辈子打下的基业就毁于一旦。

当蒋氏来到西安督战时,张学良再受逼迫围剿苏区红军(张学良丢了东北以后,没钱也没大本营,随时成为蒋氏推往前线,成为围剿红军的炮灰,他内心其实很反感蒋氏)。

此前,在进行兵谏之前,张学良和第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还亲自向蒋氏进行过面谏提议抗日大计,但是都被蒋氏无情拒绝,甚至还命令两人立即调集兵马进攻陕北红军,否则分别调往福建和安徽。

所以,蒋氏给的答案也很直接,如果不听命令,就将其权力再度下放,让东北军内部再度四分五裂,张学良也成为光杆司令。

此时,摆在张学良面前的就是两条路,一条是愚忠地接受蒋氏的命令,带着东北军围剿红军,直到拼光家底,权力彻底被蒋氏架空。另一条路就是孤注一掷逼蒋抗日,自己和东北军才能有一线生机。

所以,年轻气盛的少帅张学良,被逼无奈之下,便选择了一条为民族大义,而舍生取义的道路,联合杨虎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消灭掉蒋氏的卫兵,才使得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全力抗日。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兵谏蒋氏,共同逼蒋联合抗日,而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得以建立。

但是,两人结局却不言而喻地悲壮:在张学良陪同蒋氏前往南京后,便一去不复返,而后被国民党当局软禁。杨虎城将军,则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被国民党特务下狱残忍杀害!

虽然说,张学良在历史上颇有争议,但是做的两件利国利民大事,任何一件都可以名垂青史。

东北易帜,实现当时中国的一统。

西安事变,救国家危亡于水火之中。

西安事变,于公于私,都是当时张学良必然会做出的选择!

18 阅读:9427
评论列表

历史小松

简介:独立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