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被马岛葬送的大国梦:明明在自家门口,为何成了英国的地盘

德温的日常生活 2024-01-06 20:54:02

阿根廷在许多人眼中只是足球国度,很多人不了解,阿根廷曾经有过想要问鼎世界大国的雄心壮志,只可惜,事与愿违,一场马岛战争,直接让阿根廷的野心破灭,从此默默无闻!

马尔维纳斯群岛,或者英国人所称的福克兰群岛。是位于南大西洋上的小岛群,距离阿根廷本土不到500公里,这一片小岛却成了阿根廷和英国之间长达两个多世纪争端的根源。阿根廷认为这些岛屿是自己从西班牙独立时就继承的领土,而英国则声称自己是最早发现和占领这些岛屿的国家。

1982年,两国爆发了一场战争,阿根廷惨败而归,使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陷入了深重的危机。马岛战争也标志着阿根廷军事实力的衰落,从此阿根廷成为了一个温顺的“小绵羊”,而马岛也成为了阿根廷无法实现的大国梦的象征。阿根廷的前身是拉普拉塔总督区,它是西班牙在美洲的最大的殖民地之一,它的版图包括了现在的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家。它的中心城市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这是一个繁华的港口,它的商业活动使它成为了南美洲的重要城市之一。

拉普拉塔总督区的南部是拉普拉塔河,它把总督区和南方的巴塔哥尼亚隔开了。巴塔哥尼亚是一个荒凉的地方,那里只有印第安人居住,环境恶劣,人迹罕至。在巴塔哥尼亚的东南角,有一些孤零零的岛屿,它们被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或马岛,它们由两个大岛和7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差不多有两个上海那么大。这些岛屿的气候冰冷,景色单调。

马岛是在16世纪末被欧洲的探险家们发现的一片无主之地。1764年,法国人在东岛上建立了一个殖民点,但是两年后就把它卖给了西班牙人,收了2.4万英镑。西班牙人说马岛是他们的,英国人不同意,他们在西岛上建了一个军事基地,和西班牙人对立起来。

1770年,两国为了争夺马岛而打了一场小仗,最后妥协了,英国人在西岛上留了一些兵,西班牙人说整个马岛都是他们的,并且把它划到了拉普拉塔总督区里。可是,西班牙人对马岛的控制很不稳定,几乎处于半无政府的状态。1774年,英国人因为钱紧而撤走了西岛上的兵,马岛上只剩下了几个西班牙移民,岛屿又变成了一片荒芜的地方。

19世纪初,世界势力开始重新洗牌。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又搅乱了欧洲的秩序。拿破仑为了对抗英国,实施了大陆封锁,切断了英国和欧洲的贸易。英国为了找到新的市场,把目光投向了美洲,尤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06年和1807年,英国两次进攻,想要占领拉普拉塔总督区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结果都被当地的民兵赶跑了。这些民兵是阿根廷军队的雏形,这是阿根廷人第一次和英国人发生了冲突。

阿根廷的大国梦并非空穴来风,它曾经是南美洲的军事强国之一,与英国、智利、巴西等国展开过多次的地缘博弈。阿根廷的军事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阿根廷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被称为拉普拉塔总督区。当时西班牙正处于拿破仑的侵略之下,无力控制美洲的殖民地,于是美洲各地爆发了独立运动。拉普拉塔总督区的各省也组织了民兵团,抵抗了英国的两次入侵,最终在1816年宣布独立,成为拉普拉塔联合省,这一年被看作是阿根廷的独立之年。

阿根廷独立后,面临着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威胁。内部的分裂主要是由于各省对中央集权和联邦制的争执,导致了多次的内战。外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英国、智利和巴西。英国是当时的海上霸主,对马岛有着强烈的兴趣,而且对阿根廷的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智利是阿根廷的邻国,与阿根廷在巴塔哥尼亚和安第斯山区有着领土纠纷。巴西是阿根廷的另一个邻国,与阿根廷在拉普拉塔河流域有着竞争和冲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阿根廷不断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力量。阿根廷陆军员额得到扩充并配备了新式步枪和火炮,海军则从英国购买了新型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甚至还建立了自己的海军航空兵。阿根廷的军事实力在南美洲名列前茅,甚至在全球也有一定的影响力。阿根廷的军方也越来越强势,不断干预政治,甚至在1976年建立了军政府,统治了阿根廷六年之久。

阿根廷的军事强国地位在1982年遭到了重大的打击,那一年,阿根廷为了夺回马岛,发动了一场战争,结果却遭到了英国的惨败。这场战争的起因是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宣称,阿根廷认为这些岛屿是自己从西班牙继承的领土,而英国则声称自己是最早发现和占领这些岛屿的国家。两国之间的矛盾在1832年爆发了第一次冲突,当时英国派兵登岛,驱逐了阿根廷的驻军,并在1840年正式将马岛设立为殖民地。阿根廷对此强烈抗议,但由于实力不足,无法与英国正面冲突,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寻求解决。

阿根廷对马岛的渴望从未消阿根廷对马岛的渴望从未消失,但由于国内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阿根廷一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直到1982年,阿根廷的军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的不满情绪,决定发动一场战争,夺回马岛。阿根廷认为英国在南大西洋的军事力量不足,而自己的海军和空军有着先进的装备,因此有着胜利的把握。阿根廷还指望得到南美邻国的支持,以及联合国的调停。

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觉得自己很聪明,他认为英国人不会为了几块无人居住的岛屿而跟他打仗。他想,只要美国能够做个中间人,他就能让英国人默默地放弃马岛和其他两个岛屿的主权,然后他就能在国内得到民众的支持和赞扬。于是,他在1982年4月2日派出了他的军队,突袭了马岛上的英国驻军,轻松地占领了整个岛屿。他还在电视上高调宣布,阿根廷已经收回了失去了150年的领土。

可是,他错了。他没有想到,英国人是多么的固执和自豪。他的侵略行为惹怒了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不会轻易向任何人屈服。她马上宣布和阿根廷断交,并命令英国的海军和空军向马岛进发,准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远征战争。她动员了英国海军的65%的兵力,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混舰队,包括3.5万人,118艘舰船,350多架飞机,还有上百艘商船为他们提供后勤。他们浩浩荡荡地驶向马岛,誓要将阿根廷人赶出去。阿根廷人开始了一场赌博,但他们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会轻易放弃的对手!

阿根廷没想到,英国不愿意放弃马岛,迅速调集了强大的海空军队,向南大西洋出击。英国还得到了美国和北约的协助,以及欧洲和联合国的支持。反观阿根廷这一边,力量却显得单薄的多,由于之前的外交政策太过强硬,邻国根本没有人没有站在阿根廷的一边,反而保持了中立或者倾向于英国的立场。阿根廷的军事实力同英国也根本没什么可比性,其海军和空军的装备和训练都不如英国,而且缺乏有效的指挥和协调。

战争从4月2日开始,到6月14日结束,历时74天,双方共有907人死亡,其中阿根廷方面有649人,英国方面有258人。阿根廷的海军和空军遭到了重创,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两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十三架战斗机、二十六架攻击机、十一架直升机等大量的军事装备。英国的损失相对较小,损失了两艘驱逐舰、两艘护卫舰、六架战斗机、十四架直升机等。阿根廷的驻军在英国的攻势下不得不投降,马岛再次落入了英国的手中。

马岛战争是阿根廷军事实力的转折点,从此阿根廷的军事地位不断下滑,成为了一个温顺的“小绵羊”。阿根廷的军政府也因为战争的失败而垮台,阿根廷恢复了民主制度,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阿根廷的军事开支也大幅削减,军队的规模和装备都有所缩水。阿根廷的军事角色也从积极的进攻者变成了被动的防御者,不再与邻国发生冲突,而是寻求和平与合作。

马岛战争也是阿根廷大国梦的终结,阿根廷不得不承认自己无法与英国等西方强国抗衡,也无法改变马岛的现状。阿根廷虽然仍然坚持自己对马岛的主权宣称,但也意识到通过武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寻求解决。阿根廷也不再把马岛作为自己的首要议题,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国内的发展和改革上。马岛成为了阿根廷无法实现的大国梦的象征,也成为了阿根廷人心中的永远的伤痛。

感谢你看完我的文章,如果觉得知识有趣,还请:

1:为我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

2:关注公众号:[走近历史的馒头],只分享有趣的历史知识,让我们一路同行

0 阅读:1

德温的日常生活

简介:努力让思维变得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