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姜维马超的大将,却被刘备白白错失,否则夷陵之战不会这么惨

小波谈历史 2023-12-25 23:53:50

三国时期,刘备手下有许多一流猛将,如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但刘备还是在关键时刻错失了两位堪比姜维和马超的大将文聘和太史慈,这也成为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聘和太史慈都是当世一流猛将,他们都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尤其是太史慈的箭法更是达到了马超般的境界,文聘的用兵和姜维不相上下。曹操非常看重文聘,让他镇守要地江夏。而在益州,太史慈的战功也让刘璋倚重有加。可刘备偏偏在关键时刻没有留住他们,否则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刘备第一次错失文聘,是在与曹操决战白马之战。当时文聘奉刘表之命前来救援,本想与刘备联手对付曹操,但刘备却没有给予文聘应有的重视。张飞看不起外来援军文聘,故意疏远他。结果文聘在战场上守株待兔,被曹操偷袭,只能仓皇逃走。文聘对刘备失望至极,也就此断了与刘备合作的念头。

多年后,刘备占领荆州,关羽与文聘隔江相持。文聘率军屡次击退关羽,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可当关羽围困襄阳,文聘向刘备求援时,刘备还是因为关羽的面子没有出手相助文聘。否则,获得文聘忠心,刘备的实力必定能大幅提升。

此外,刘备进攻益州时,曾亲自前去劝降太史慈。太史慈也希望投效刘备,但刘备放他回城考虑,最终让他逃之夭夭。太史慈来到东吴,直接为孙权所用。作为一流猛将,太史慈如果加入蜀汉,对刘备意义非凡。

如果文聘和太史慈都成为刘备麾下猛将,夷陵之战的结果或许就不会那么悲剧了。文聘善水战,可以摧毁东吴的江防;太史慈箭术高超,可以射落吴军主帅。两人都是勇猛之士,必定能稳住刘备军心。而且以两人的智谋,也能想出对付陆逊的好策略。

可惜刘备先后错失了文聘和太史慈,导致夷陵之战蜀军寡不敌众,全军覆没。文聘和太史慈若是效力刘备,夷陵之战的胜算才有可能提高。这也成为刘备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实在令人遗憾。

刘备这两次失误,暴露出他在招揽人才方面还存在着优柔寡断的毛病。曹操善于发掘并重用人才,刘备则总是让人才从指间溜走。文聘和太史慈的失误,成为刘备一生中的遗憾。后人不禁要感叹,人才辈出的三国年代,刘备若是能多留住一两个大将,历史也许就改写了。

2 阅读:818
评论列表
  • 2023-12-28 16:47

    看了你两篇文章,满嘴的胡说八道。公元200年白马之战曹老板干袁绍,张飞那会儿从徐州逃出来在谯县抢了夏侯渊的侄女落草为寇。罗大大都没写过刘表让文聘去帮刘备,还他妈张飞瞧不起文聘,他妈张飞瞧不起你。太史慈公元206年嘎嘎,刘备那会儿还在新野,和益州、太史慈有个毛线关系。用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一句话形容你: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以后少发三国帖子,无知少脑。

  • 2023-12-29 04:06

    满口谎言和胡编乱造,太史慈压根看不上刘备的,太史慈去求刘备救援孔融的时候,刘备不过是平原县令手下并不过一千,大将不过关羽和张飞谋士更是一个没有,唯一的文官就是刘备的同乡兼发小简雍,太史慈那时候年轻气盛就有了宏图大志,根本不可能跟着一个小小县令的刘备混的,而且太史慈去求救刘备时就已经想好去江东投奔同乡的军阀刘繇,而文聘就更不可能了是刘表的心腹爱将,而那时候的刘备不过是寄居于刘表那里借一个栖身之地的落魄军阀,刘备在荆州七年一直蜗居于新野小县里,手下只有三千步军和一万水军而且大将不过关张赵三人,谋士也就诸葛亮而已可以说势力非常弱小,文聘怎么可能舍弃家大业大的刘表去投奔寄人篱下的刘备呢!

  • ORC 4
    2023-12-26 19:53

    写的什么鬼东西

  • 2023-12-28 10:05

    北海救孔融的时候就应该收下太史慈[并不简单]

  • 2023-12-26 19:24

    文聘和太史慈确实不错,如果收过来,两个都是可以镇守一方的将领。

  • 2023-12-27 18:43

    黄权没劝谏过刘备?他不听有啥办法,就算真给他太史慈和文聘,凭刘备的操作结果要么这两个要么投魏投吴,要么多两具尸体

  • 2023-12-27 10:20

    从他卸掉诸葛亮军权的那一刻开始,刘备的失败就已经注定了。

小波谈历史

简介:探古问今,从帝王谋略到文明芳华,一同解锁千年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