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全国“打麻雀运动”,捕杀超过2.1亿只,后来遭遇极大反噬

文史达观 2024-05-04 23:05:45

1958年2月12日,一份名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的文件,经过高层的深思熟虑和审慎批准,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国。

这份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全国范围内一场声势浩大的“除四害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当时,所谓的“四害”主要包括了老鼠、苍蝇、蚊虫以及麻雀。

在这四种害虫中,由于麻雀的个头较大,活动范围广泛,且易于被人们察觉,因此“打麻雀”的运动尤为引人注目,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公共卫生行动之一。

从1958年3月起,这场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手持各种捕杀工具,对麻雀展开了全面的围剿。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前8个月内,全国就成功捕杀了高达2.1亿只麻雀。

随着运动的深入,12月又掀起了一轮新的“战役”,麻雀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一度面临灭绝的境地。

然而,随着运动的持续进行,人们逐渐意识到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麻雀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对害虫的控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过度捕杀麻雀导致害虫大量繁殖,给农作物和树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959年春,上海等城市的树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虫害侵袭。人行道两旁的树木叶子几乎被害虫吃光,景象触目惊心。

这场生态灾难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促使人们开始反思“打麻雀”运动的合理性。

随后,政府及时调整了政策,停止了“打麻雀”运动。这一举措有效地遏制了害虫的进一步蔓延,也挽救了濒临灭绝的麻雀种群。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和调整,麻雀的数量逐渐回升,生态系统也得以重新平衡。

如今,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打麻雀”运动已经过去了65年。然而,当我们回首那段历史时,仍然会感到难以忘怀。

全民动员“打麻雀”

大规模的打麻雀运动,其源头可追溯至四川这片山林茂密、鸟类繁多的土地。

四川的自然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麻雀也不例外,成为当地数量众多的鸟类之一。

当全国性的“打麻雀”指示下达后,四川迅速响应,并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这场运动的先锋。

四川地区为了确保打麻雀运动的顺利进行,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1、所在地区和单位必须实现“三无”,即无麻雀窝、无麻雀飞、无麻雀叫。

2、城镇各处全天看到麻雀数量两只以下者,虽算“基本无雀”,但并不能算作合格。

这些标准的确立,使得打麻雀运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评估依据。

最初,人们采用各种传统工具和方法来驱赶和捕杀麻雀,如竹竿、红旗、鞭炮、石子、弹弓等。

然而,随着运动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麻雀依然顽强地生存着。

直到四川郫县的一位名叫“穆青云”的农民,向组织提供了他的独特经验:

他分享说,每年为了防止麻雀吃秧田的谷种,他们时常派人守候,吆喝着驱赶麻雀。只要让麻雀持续飞行,不给予其停歇的机会,麻雀便会因体力不支而跌落地面。

后来,这一经验引起了指挥部领导的重视,他们迅速组织当地的民众进行试验。果然,这种方法效果显著,成功地将大量麻雀驱赶至地面,为捕杀工作提供了便利。

随后,指挥部将这一方法推广至新繁县,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时,峨眉电影制片厂还特意拍摄了一则新闻纪录片,将四川捕雀的成功经验推向了全国。

纪录片中展示了四川人民如何运用智慧和创新方法,成功地开展了打麻雀运动。这一纪录片的播出,不仅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很快,在全国性的打麻雀运动中,各地纷纷效仿四川的经验,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驱赶和捕杀麻雀。

街上、院子里、树上、房上,到处都站满了人,他们手持竹竿彩旗,敲锣打鼓,威声震天。鞭炮齐鸣、呼喊不停,弹弓枪支发射不休,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甚至还有很多稻草人也加入了“战斗”,它们被放置在显眼的位置,用以吓唬和驱赶麻雀。

为了能够迅速、彻底地消除麻雀这一被视为粮食生产的巨大威胁,全国各地在动员力量上展现出了惊人的规模和决心。

在四川邛崃县,麻雀被定性为“头号敌人”。为了将其一举歼灭,全县被精心划分为1945个战区,每一个战区都配备了专门的行动小组。

数据显示,那场行动动员了超过21万的群众,他们纷纷响应号召,积极投入到这场特殊的战斗中。

青岛也不甘落后,他们动员了一支由56万人组成的“灭雀大军”。

在4月27日的凌晨5点,这支庞大的队伍就已经整装待发,摩拳擦掌,等待着全线总攻的命令。他们的目标明确,决心坚定,誓要将麻雀一举歼灭。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也迅速响应了打麻雀的号召。全市动员起来,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为了确保麻雀无处藏身,上海要求每10平方米设有一个驱赶麻雀的岗哨。这样的安排确保了麻雀无处遁形,为捕杀行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为首都的北京,在打麻雀的战斗中更是展现出了超凡的组织能力。相关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发动了300万群众参与行动。

那场行动谋划周密,组织严密,比上海更加周全。北京的街头巷尾、公园广场都成为了战场,人们齐心协力,共同为打麻雀而努力。

为了鼓舞士气,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于1958年4月1日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一首题为《咒麻雀》的诗作:

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

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

麻雀麻雀气太骄,虽有翅膀飞不高。

你真是个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

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他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麻雀的种种“恶行”,表达了对麻雀的愤怒和决心。当时郭沫若的诗作已经发表,便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进一步激发了人们打麻雀的热情。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1958年全年全国共计扑杀了2.1亿只麻雀。这一数字虽然令人咋舌,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却是必要的举措。

要知道在解放初期,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粮食生产根本满足不了人民生活。

麻雀作为粮食的“天敌”,对人们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打麻雀成为了当时不得不进行的行动。

破坏生态“引虫害”

站在当今生态的视角,许多人回首往昔的“打雀运动”,或许会感到质疑或讽刺。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到是,对于历史的评判必须站在它所发生的环境背景下去讨论才有意义。

在当年,那是一个食物极度匮乏的时代,人们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捕杀麻雀被视为一种节省粮食、拯救生命的有效手段。

若以每只麻雀一年偷吃5斤粮食来计算,那么被捕杀的2.1亿只麻雀,每年就能为当时的社会节省至少10亿斤的粮食,这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然而,正如所有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捕杀麻雀的行动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任何行为都需要掌握一个度,过度的行动往往会带来“过犹不及”的结果。

当年的“打雀运动”在短期内确实解决了粮食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副作用也逐渐显现。1959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面积的虫害,这与过度捕杀麻雀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深入了解麻雀的生态价值,鸟类科学家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后来他们发现,麻雀的食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冬天,麻雀主要以草籽为食;到了春天,为了养育幼雀,它们会大量捕食虫子和虫卵;七八月间,幼雀长大成鸟,开始啄食庄稼;而秋收之后,麻雀则主要吃农田剩余的谷物和草籽。

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对麻雀的益害问题。原来,麻雀并非完全是害虫,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因此,对麻雀的捕杀也需要因季节、环境而区别对待。这一研究成果上报高层后,高层也做出了及时的修正:“除仓库、秧田外,麻雀不要再打了,代之以臭虫。”

然而,尽管高层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但在许多地区,捕雀行动仍然持续了很长时间才逐渐停止。这无疑给麻雀带来了不公的待遇。

如今,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对于麻雀我们有了更深层的认知。

目前,麻雀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任何私自捕杀麻雀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不仅是对麻雀的保护,更是对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

读者们,关于“1958年打麻雀运动”,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2 阅读:713
评论列表
  • 2024-05-05 08:16

    以前乡下虫虫雀雀,花花草草到处都是!房前屋后很多中草药!现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滥用,让很多动物,植物都成保护物种了!

  • 2024-05-05 11:18

    典型的黄鳝泥鳅就没有了

文史达观

简介:专注国学诗词,解读诸类文化。文史作者,传播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