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岁接管朝政,宋仁宗如何一步步走到天子之位

人生悟 2024-04-04 20:59:45

宋仁宗,宋代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字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所记住。宋文帝是宋代的末代皇帝,其功绩与作为,历来意见不一。不过,宋仁宗的仁字,却是深入人心,仁君之名,千古不虚,是因为他宽厚仁慈,勤政务实,深得民心和敬重。仁宗之死,甚至敌国的文武大臣都悲痛万分,哀恸失声,由此可以看出仁宗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宋仁宗本名赵受益,在8岁时就被册封为太子,宋真宗还给他起了个赵祯的名字。赵祯在十三岁的时候继位,一直到二十四岁,才开始执掌朝政。在此期间,刘太后长期把持朝政,并逐渐形成了实质上的权力中心。后宫之争,向来为朝政大忌,后宫佳丽往往因插手朝政,结局凄惨。但是仁宗对太后却是宽容,不忍心把她当成敌人,也没有因为她而对她产生敌视。仁宗却是异常的仁厚,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对太后关怀有加,在处理政务时也尽量避免冲突,以确保朝政的稳定和融洽。宋仁宗的人生可谓勤与智。在位期间,他大力推行变法,通过整顿吏治,减免赋税,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他也十分注重文化建设,提倡以礼治国,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宋仁宗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只有1397天,但是他的成就和影响,在宋朝的夜空中耀眼夺目,令人一见难忘。

宋仁宗在天圣二年,经历了人生中最为重大的大事——大婚。宋仁宗看中张氏的美貌,就动了封爵的心思,只是仁宗身为一国之君,却也下不了这个决心,在太后刘娥的暗中操作下,出身名门的郭氏,居然背着宋仁宗当上了皇后。宋仁宗对张氏宠爱有加,想要提拔他的叔父张尧佐,但这件事情他却没有亲自处理,而是按部就班地上报朝堂,却被保大人严厉地拒绝了,理由是张尧佐资历不够,不配做宣徽使,我不同意。这件事,在许多臣子看来,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可是当着宋仁宗的面,宋仁宗不但不生气,还认真地聆听包拯的分析,心里虽有不甘,却也不再提起这事。

仁宗是个不能亲自主持朝政的皇帝,就算再怎么不情愿刘太后把郭氏许配给他,也碍于太后娘娘的威严,也不敢说半句话,最多也就是每天晚上去张氏房中,对皇后爱理不理,因此对于强行把自己嫁给郭皇后,宋仁宗是打心眼里不待见的。郭氏得不到恩宠,却不去追究自己的过错,只怨张氏,再加上有太后做靠山,就没少给张氏穿小鞋,只是张氏得了皇上的欢心,日子倒也安稳。只可惜,自古以来美人都是短命的,张氏不过数年就因病去世,从此郭皇后对宋仁宗的动向更加关注,以为张氏一去,这后宫就是自己的了,却不料事与愿违。明初二年,掌权数年的刘太后去世,宋仁宗二十四岁继位,郭皇后无依无靠,仁宗便将废后案提上了朝廷。

宋仁宗当机立断,废除了郭氏的皇后之位,又将郭氏赶入寺院出家,可谓是报应,无恶不作,宋仁宗在废帝之乱几年后,在御花园里游玩,忽又想到郭皇后,不禁感叹:郭皇后的宫观,可好?当下写了一封信,说要将郭皇后迎回去,但郭皇后性子骄纵,一心要立后,只是碍于曹皇后,便将此事搁在一边,不料郭皇后病重,没过多久便去世了,时年二十多岁。郭皇后一进门,就成了一枚被人利用的棋子。她既要处理朝廷中复杂的局面,又要保证自己的立场稳固。由于刘太后的强力介入,郭皇后被逼得向皇上靠拢,从而巩固了皇权。但不久后,她再次被废,此举是为了突出皇上治国的决心与能力。最终,众臣害怕自己的前途被毁,所以才给郭皇后下了毒,希望以此来削弱她的实力,好让自己坐稳。在权力的游戏里,他的力量也在起起伏伏,到了最后,他已经失去了光彩。

0 阅读:36

人生悟

简介: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喜欢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