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点就完美了!原子侠X7Ti迷你主机评测:豪华三网卡七USB灵动屏还能当时钟摆件

快科技 2024-05-20 10:30:19

一、前言:迷你主机也用上AI 处理器/外围扩展给出十足诚意

要说最合适办公的PC是什么,在我看来非迷你主机莫属,小巧的体积、适中的性能、丰富的接口和扩展,可满足办公时的大部分需求了。

这也得益于Intel/AMD“神仙打架”,移动端处理器迅速迭代,性能不再羸弱,功耗发热控制得当,才让迷你主机这个以往的稀有品类,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尤其今年可称得上是“AI元年”,无论是笔记本、手机,还是智能家居等设备,多多少少都会和AI搭上关系。

迷你主机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快科技最新拿到的原子侠X7 Ti,就搭载了Intel全新架构的顶级AI处理器——酷睿Ultra 9 185H。

原子侠(AtomMan)这个品牌很多同学可能是头一次听说,它其实就是近两年再迷你机行业大放异彩的铭凡(Minisfroum)的兄弟品牌,定位更高端,产品设计、规格、性能等都会高一个档次。

酷睿Ultra处理器此前我们也体验了多次,不过都是笔记本,用在迷你主机上,对我们来说还是第一次,而且是最高端的酷睿Ultra 9。

酷睿Ultra系列采用了全新的Intel 4制造工艺和封装技术、全新的分离式模块化架构、全新的CPU架构与3D高性能混合架构、全新的锐炫GPU核显、全新的NPU AI引擎,可以说是Intel第一颗微处理器4004 1971年诞生以来,变革最大的一代。

得益于全新的分离式模块化架构,它在工作时只需启用对应的模块即可,保证性能的同时,也让Intel摆脱了续航差的“帽子”(虽然迷你主机不需要续航),业内人士对其的工艺的评价就是两个字:“豪横”。

原子侠X7 Ti搭载的这款全新酷睿Ultra 9 185H,规格为6个性能核心P-Core+8个能效核心E-Core+2个超低功耗核心LP-Core组成,总计16核心22线程、24MB三级缓存,原子侠将功耗解锁至65W。

它集成的GPU更是不俗,采用了桌面端的Arc锐炫同款架构,在图形这一块也“翻身”拿下了市面上最强核显,告别了以往Intel处理器只能“亮机”的印象。

当然,最核心的还是AI,全新的NPU AI独立引擎,可在本地运行一些持续性低负载,有利于大大降低功耗。

除了性能亮眼的表现,原子侠X7 Ti也是市面上首款搭载了“灵动触摸屏”的AI迷你机,玩法众多,而且扩展方面都给足了诚意:满血双USB-4、Wi-Fi 7、双5G RJ45网口、原生OCulink、双M.2 SSD插槽、双DDR5内存插槽等等。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款原子侠X7 Ti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二、外观:搭载的4英寸“灵动屏”可触控操作 能横放也可竖放

原子侠X7 Ti迷你主机本体,正面配有4英寸480P的屏幕,官方将其命名为“灵动屏”,可进行触控操作。

屏幕除了系统监控外,还可以进行性能调节、时间显示和个性化主题切换,这也是行业内首款搭载了4英寸触控大屏的迷你主机。

虽然搭载了屏幕,但并未因此变得更厚,145×145×48.6mm的尺寸与一般迷你主机相当。

底部是进风口,四边的脚垫增加了D面与桌面之间的缝隙,保证原子侠X7 Ti在运作时能够正常换气。

中间其实是两个支架插孔。

配合立式支架,可将原子侠X7 Ti竖立起来,进一步减少桌面占用空间。

值得一提,屏幕上方还有支持 Windows Hello的相机、搭配双数字麦克风,在视频会议中能够提供极为出色的体验。

竖立状态下的顶部有电源键、相机物理开关、SD卡槽。

左侧分别是电源供电口、USB-A 3.2 Gen1、USB 2.0、HDMI 2.1、DP 2.0、2个5G有线网口、USB 4、原生OCulink接口。

右侧分别是2个USB-A 3.2 Gen2、USB4、3.5mm耳机孔。

包装内附带的DC 19V电源适配器。

原子侠X7 Ti搭载的Cold Wave 散热系统,采用了独家专利技术的紧凑型相变散热模组,搭配大口径静音散热风扇和3根散热铜管,保证设备可稳定65W释放,发挥出这款设备应有的潜力。

在拆掉内存的散热片和SSD的散热盔甲后,可看到SO-DIMM内存、SSD均可更换。

存最大容量可支持到96GB;NVMe SSD除了自带的2282尺寸,还可以额外安装一根2230尺寸的SSD,均支持PCIe 4.0速率。

灵动屏更多细节:

三、AI测试:只需55秒即可生成一张图 生成文字内容也很迅速

1、AI Computer Vision Benchmark

近期UL Procyon套件加入了AI相关测试,该测试套件支持Microsoft Windows ML、Intel OpenVINO、Qulcomm SNPE、NVIDIA Tensorrt。

也就是说,它支持主流的AMD、Intel、NVIDIA、骁龙等处理器、GPU等设备,并给出非常直观的分数,便于对比不同平台之间的AI性能表现。

在这部分我们就主要测试用于AI推理的AI Computer Vision Benchmark,和基于Stable Diffusion的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在AI Computer Vision Benchmark测试中,通过NPU配合Intel AI Boost进行float16精度测试,最终给出了215的分数。

其中MobileNet V3平均推理时间为1.14ms,中位推理时间1.157ms,总推理次数131313;

ResNet 50平均推理时间为4.78ms,中位推理时间4.905ms,总推理次数34379;

Inception V4平均推理时间为14.881ms,中位推理时间14.850ms,总推理次数11123;

DeepLab V3平均推理时间为58.7ms,中位推理时间59.124ms,总推理次数2859;

YOLO V3平均推理时间为26.978ms,中位推理时间27.011ms,总推理次数6057;

Real-ESRGAN平均推理时间为1195.72ms,中位推理时间1108.643ms,总推理次数151;

2、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该测试比较考验GPU的AI智能推理表现,可根据设备选择Stable Diffusion 1.5 (FP16)、Stable Diffusion XL(FP16)两项测试。

在本测试我们选择的是Stable Diffusion 1.5(FP16),在测试中会创建16幅分辨率为512×512的图像,每批次4幅。

最终给出94的分数,UNET(神经网络架构)速度在1.55it/s左右,每张图像生成速度约66秒。

3、Stable Diffusion

如果想单独使用,Intel通过OpenVINO方案,对Stable Diffusion提供了支持,可以配合CPU或GPU也能进行“炼丹”。

测试条件以太空大战为关键字,采样方法为Euler a,分辨率为512×512、迭代步数20。

在开启OpenVINO后,通过GPU渲染配合Intel AI Boost,生图速度为1.57it/s,只需要55秒就生成了一张图片。

4、英特尔大语言模型

为了让本地也能够运行大语言模型,Intel构建了BigDL-LLM库,通过各种各样的大语言模型进行优化和支持,从而让搭载16GB内存的Intel酷睿处理器以上的笔记本上,也能运行参数量高达200亿的大语言模型。

在英特尔大语言模型应用中,要求AI生成关于花岗岩的论文大纲。

这个过程中,First Latency为592.21ms(可理解为发出问题后,模型反应需要多久),After Latency为59 ms/token(可理解成模型的生成速度)。

在问题发送出去后,AI立马就响应开始生成大纲,甚至你还没看完,下面的内容就持续输出了。

PS:功能不同,响应时长和token算力需求也不同。

四、CPU测试:酷睿Ultra9 185H性能与锐龙9 8945HS对半开

为保证原子侠X7 Ti的最大性能发挥,在以下测试中,我们将电源管理模式更改为“最佳性能”,在的模式调节更改为“性能模式”。

——CPU性能测试

1、硬件狗狗

硬件狗狗是驱动之家出品的一款专业硬件检测、跑分工具,非常适合主流PC玩家。其依托快科技自研算法,以及3DMark等权威测试模块,可以快速、准确、全面检测PC电脑的整体配置、对电脑的处理器、显卡、内存、硬盘进行单项、综合测试,考察整机性能,并通过全球性能排行,一测便知自己设备的性能水平如何。

原子侠X7 Ti整机成绩为462557分,超越了90%的笔记本用户,给出的评价是该游戏本的CPU很强劲,可以玩一些对图形要求不高的游戏。

其中酷睿Ultra 9 185H的CPU分数为208313,Arc GPU的分数是76565,内存分数为144669,硬盘分数为33010。

2、CPU-Z

在CPU-Z测试中,酷睿Ultra 9 185H的单线程成绩为788.9,多线程为8475.5。

3、CINEBENCH R15

在CINEBENCH R15测试中,单线程成绩为267,多线程为2689。

4、CINEBENCH R20

在CINEBENCH R20测试中,单线程成绩为701,多线程为6935。

5、CINEBENCH R23

在CINEBENCH R23测试中,单线程成绩为1810,多线程为17912。

6、CINEBENCH 2024

在CINEBENCH R2024测试中,单线程成绩为110,多线程为1045。

65W的酷睿Ultra 9 185H对比75W的锐龙9 8945HS,两者的性能出乎意料的没有太大差距,在不同测试下各有胜负,最终在单核和多核综合性能上仅有不到3%的差异。

对比Intel自家的前代产品,酷睿Ultra 9 18H的理论性能则介于13代酷睿i5和i7之间,考虑到酷睿Ultra第一代就能有这样的表现,难能可贵。

五、图形测试:集成Arc GPU在DX12优势更明显

——理论测试

1、3DMark Time Spy

在3DMark的Time Spy(DX12+2K分辨率渲染)项目中,原子侠X7 Ti取得3627的总分,其中Arc GPU图形分数为3237。

2、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在3DMark的Fire Strike Extreme(DX11+2K分辨率渲染)项目中,原子侠X7 Ti取得3647的总分,其中Arc GPU图形分数为3659。

对比AMD处理器集成的最强GPU Radeon 780M,得益于这次Arc锐炫架构下放,Intel在这方面也总算是“扬眉吐气”了,在DX12的Time Spy测试中,领先对手约45%。

但在DX11的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中,Arc GPU的表现介于GTX 1050 Ti和Radeon 780M之间,仅有4~5%的差异。

——游戏测试

1、最终幻想15

在《坦克世界》的极高画质下得分为9575,换算成帧率约为57.7 FPS。

2、最终幻想15

最终幻想15 Benchmark最终成绩得分为3390。

3、古墓丽影:暗影

《古墓丽影:暗影》1080P+DX12+预设最低画质,平均帧数为57 FPS。

4、孤岛惊魂6

《孤岛惊魂6》1080P+预设低画质,平均帧数为45 FPS。

六、内存和硬盘:顺序读取可达4.8GB/s

——内存

配备的是2根16GB DDR5-5600内存,组成了物理上的双通道,时序为46-45-45-90。

在AIDA64进行内存测试,读取、写入、复制带宽分别为76113MB/s、72436MB/s、70251MB/s,延迟为123.4ns。

——硬盘

经查询,原子侠X7 Ti配备的SSD,型号来自金士顿的OM8PGP1024Q-A0,支持PCIe 4.0 x4速率,容量为1TB。

在CrystalDiskMark测试中,可实现4.8GB/s的顺序读取、3.7GB/s的顺序写入,4K随机读取速度为64MB/s、4K随机写入172MB/s。

七、烤机:65W功耗释放

使用AIDA64进行FPU烤机,酷睿Ultra 9 185H在10分钟后,功耗稳定在65W左右,温度最高91℃。

此时其中2个P核频率在4.1GHz、其它P-Core最大在3.6GHz,E-Core频率在3.1GHz,LP-Core频率在1.9GHz。

六、总结:迷你主机中的“法拉利” 设计、性能很亮眼

原子侠X7 Ti无论是设计还是性能,都非常亮眼!

1、竖立支架一举多得

原子侠X7 Ti作为业界首款搭载了“灵动触摸屏”的AI迷你主机,笔者建议配以自带的立式支架使用,主要有三个好处:

首先就是散热更方便了,原子侠X7 Ti立起来后,散热口是朝上的,这样就避免了位置不佳时热风回吹的问题,更低的温度可以它的性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其次,在竖立时,想要操作、查看“灵动触摸屏”都会非常舒服,甚至可以当个时钟摆件使用,一举多得,比起平放也更节约空间;

第三,竖立模式可以让它的摄像头能够发挥出作用,日常使用Windows Hello解锁,或是进行远程会议、视频通话,也更方便一些。

2、性能表现很强悍

酷睿Ultra 9 185H在CPU性能上表现不俗,65W功耗释放下与AMD移动端最强的锐龙9 8945HS几乎持平。

集成的全新锐炫 Arc GPU,更是在DX12测试项目中领先AMD最强的Radeon 780M多达约45%,想要简单跑一些3A游戏也不在话下。

在AI相关体验上,通过NPU引擎Intel AI Boost,即便面对时下最火的Stable Diffusion也让其有了更多的可玩性,配以Intel自家的OpenVINO加速,只需要55秒即可生成一张高清图片,比起不带NPU引擎的处理器(约10分钟出一张图)的效率是6~10倍!

CPU、GPU、NPU结合构成了Intel AI PC的三驾马车,越来越多的日常和专业软件都陆续开始加入了相关支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扩展性够“豪华”

原子侠X7 Ti的扩展性自然是没得说,内置双SO-DIMM DDR5内存、双M.2 SSD都可更换,这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外置也相当齐全,多达2个USB4、3个USB-A 3.2、2个USB 2.0共计7个USB端口,还有HDMI 2.1、DP 2.0、双5G RJ45……别说迷你主机,就算是对笔记本来说也已经是“豪华”级的规格了。

尤其它还给到了原生OCulink接口,更是丰富了在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最高64Gbps的传输带宽带宽,可外接独立显卡,化身服务站、游戏台式主机均不在话下。

从体验来看,原子侠X7 Ti可以说是迷你主机的“法拉利”,你想要的都给你了,你没想到的它也给你了。

至于散热效果,比起马力全开的笔记本更为安静,烤机也仅有90℃左右,日常使用也不需要担心出现风噪声。

硬要说缺点的话,就是其中一个NVMe M.2插槽只能安装2230规格的SSD,当然考虑到迷你主机较为紧凑,这小问题倒也不影响使用,还有就是缺少雷电4,如果补全这两个问题,那么这款原子侠X7 Ti就很完美了。

价格方面,原子侠X7 Ti则以首发4899元起的亲民姿态,树立了同级迷你主机中的高端全新标杆。

作为参考,华硕破晓X迷你主机酷睿Ultra 7+16GB+512GB、联想小新Pro 14笔记本酷睿Ultra 9+32GB+1TB的配置,到手价都在7K左右,原子侠X7 Ti的诚意显而易见。

如果你有打算购买一台性能澎湃、扩展性近乎满分、独特个性的迷你主机,原子侠X7 Ti一定可以精准击中你的需求,尤其它自身高性价比的竞争力,更成为了这个品类中不容忽视的最佳选择。

0 阅读:5

快科技

简介:一起关注每日科技热点,分享前沿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