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为何会饱受争议?因为他从来没想拯救汉民,只想拯救自己?

楚风文史 2024-05-09 07:53:00
前言

冉闵,一个备受争议的名字,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与矛盾。历史笔墨中,他或许是一位光辉的天子,但更多时候,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政治投机者。

那么,他究竟是一代民族英雄,还是一个残暴的乱世屠夫?他挽救了濒临灭绝的北方汉族,还是加深了民族仇恨和对立?这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到底应该被如何定位和评判?

北方汉人处境艰难

五胡乱华,中原陆沉。公元316年,西晋王朝被匈奴所灭,北方和西域各胡族趁乱大举南侵。根据《晋书》记载:"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留在北方的汉人命运更加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尸横遍野。

石虎这个暴君更是无恶不作,他将邯郸以南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狩猎围场,规定汉人不得伤及野兽,否则就是"犯兽",将被处死或野兽吃掉。石虎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却对屠杀汉人如无物,曾笑言:"我家父子如此,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愿?"

冉闵的成长经历

在这片雪山遍野的土地上,一个出身汉族将门的少年正经历着人生的磨难。冉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他的祖父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家族世代任职牙门将佐。

西晋末年,冉家人曾追随陈午"乞活军"抗击胡人,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被石勒所俘。冉闵的父亲冉瞻虽败犹勇,勇猛过人,深深吸引了石勒的注意。石勒认为"此儿壮健可嘉",遂收冉瞻为养子,封为西华侯。

冉闵年幼时就被暴君石虎宠爱有加,视如亲孙抚养。冉闵生来条件过人,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非凡。他聪明过人,计谋沉着,自小就决断果断。

冉闵初试锋芒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上阵参战,交出了极为漂亮的答卷。当时后赵军队在昌黎一役几乎全军覆没,唯有冉闵所率领的部队指挥有方,安然无恙。这一战役一举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与防御后赵北境的作战。

冉闵屡建奇功,征讨丁零、乌桓、夫余等内迁民族的叛乱,又多次大败来犯的鲜卑燕军。公元350年,他更是在凌水河一役,率军大破鲜卑燕军20万人马,斩首上将30余人,攻陷燕军粮仓20万石,夺郡县28座城池,声威大振中原。

冉闵颁布"杀胡令"

在接连的胜利和功勋之后,冉闵对推翻后赵、夺取政权越发向往。公元351年,他率军直捣后赵腹心,在邺城幽禁了石鉴,宣布推翻后赵,自行称帝,建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为巩固新政权,团结汉人力量,冉闵颁布了震惊中原的"杀胡令":

第一令: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所有敢拿起武器的胡人,将一律被诛杀。

第二令: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其自去。这似乎给了胡人一个选择,却也充满了陷阱和威胁。

第三令:凡斩一胡人者,赏官加爵。这无疑是对汉人最大的号召和煽动。

汉人响应"杀胡令"

冉闵的"杀胡令"在中原地区引起了巨大反响,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北部、陕西的汉人纷纷起兵响应,仅邺城一地就有20多万胡人被杀。

冉闵亲自率军,在接连六场大战中,几乎全歼了匈奴、羌、氐等胡人的主力。他的铁骑遍地开花,先是以三千汉骑夜袭匈奴营,杀斩敌将数名,斩首三万。

再以五千骑兵大破胡军七万。第三战以12万大军,加上四万乞活汉军,破了30多万胡人联军。第四战节节败退,终以万人小股突围,杀出重围,又斩胡人四万。

第五战六万大军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最后一战,冉闵亲率不足万人的步卒,居然单杀14万骑兵!九战九胜,几乎灭绝了匈奴、羌、氐在中原的统治。

冉闵被俘和最后结局

迫于汉军的打击,数百万胡人不得不撤出中原,涌向陇西和河套草原。但在返乡的途中,他们也没有能安全无虞,相互掠杀抢粮,甚至人吃人,成功回去的仅剩三两成。

冉闵虽然赶走了胡人,但他自己的结局却也并不太好。公元352年,他独自带领1万人马去觅粮,结果被慕容俊的14万大军包围。

在拼死突围时,优秀的将士掩护下,冉闵连杀300余人,好不容易杀出重围,但他那匹忠心耿耿的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

慕容俊见到冉闵,不无嘲讽地说:"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自称天子?"冉闵怒视慕容俊,斥责这匹夷狄:"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王,况我中土英雄乎!"慕容俊大怒,令人狠狠鞭挞冉闵三百余下,然后将他囚于龙城,处以极刑。

对冉闵的评价

冉闵死后,其部下无不哀恸。他们誓死追随的领袖就这样壮烈殒命,无不痛彻心扉。有的忠臣自缢殉主,有的逃往东晋。但无一人向胜利者投降,足见冉闵为人的魄力和对部下的感染力。

然而,冉闵在后世的评价却极为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他是挽救了北方汉族的英雄,振兴了士气,赶走了胡人;反对者则认为他杀戮过多,加深了民族仇恨。

归根结底,冉闵的关键目的并非拯救同胞,而是权力和私心。他年少被胡人养大,长大后却推翻了主子。他颁布"杀胡令",号召汉人屠戮,却又一再试图拉拢胡人武装效忠;他的儿子被杀,竟还包庇凶手。一切行为看似为了民族大义,实则都是为了自身权力和统治目的。

冉闵后半生残暴嗜杀,然而在死后,他被山上山下的怪兽所环绕,树木尽数枯萎,蝗虫肆虐。这不啻是上天对其行为的惩罚与报应。当地人为止灾,不得不追谥冉闵为"武悼天王",祭天祭地,方才平息灾祸。

结语

历史上的人物往往很难一言以蔽之,更多的是立场、见解和价值取向的分歧所致。是英雄抑或暴君,是报国抑或嫖赌,对于冉闵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准确而全面的评判。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曾经被暴君宠爱、被后世指责嗜杀的人物,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北方汉人解除了种族危机。这种民族大义,应当受到客观的评判,而不应被狭隘的偏见所掩盖。

1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4-05-09 11:39

    无论如何,他杀胡了,杀的干脆杀的壮烈,不杀何以有我们今天这般景象?不杀胡的话我们汉人还能有今天的强大。

楚风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