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554:对于北魏传承的这条惯例,值得思考

花言大帅 2023-12-22 20:23:37

学习内容:

【原文】

二年(乙未,公元455年)

春正月,魏车骑大将军乐平王拔有罪,赐死。

镇北大将军、南兖州刺史沈庆之请老。二月丙寅,以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庆之固让,表疏数十上,又面自陈,乃至稽颡泣涕。上不能夺,听以始兴公就第,厚加给奉。

顷之,上复欲用庆之,使何尚之往起之。尚之累陈上意,庆之笑曰:“沈公不效何公,往而复返。”尚之惭而止。辛巳,以尚书右仆射刘延孙为南兖州刺史。

夏五月戊戌,以湘州刺史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六月壬戌,魏改元太安。

甲子,大赦。

甲申,魏主还平城。

秋七月癸巳,立皇弟休祐为山阳王,休茂为海陵王,休业为鄱阳王。

丙辰,魏主如河西。

雍州刺史武昌王浑与左右作檄文,自号楚王,改元永光,备置百官,以为戏笑。长史王翼之封呈其手迹。八月庚申,废浑为庶人,徙始安郡。上遣员外散骑侍郎东海戴明宝诘责浑,因逼令自杀。时年十七。

丁亥,魏主还平城。

诏祀郊庙,初设备乐,从前殿中曹郎荀万秋之议也。

上欲削弱王侯。冬十月己未,江夏王义恭、竟陵王诞奏裁王侯车服、器用、乐舞制度,凡九事。上因讽有司奏增广为二十四条,听事不得南向坐,剑不得为鹿卢形,内史、相及封内官长止称下官,不得称臣,罢官则不复追敬。诏可。

庚午,魏以辽西王常英为太宰。

壬午,以太傅义恭领扬州刺史,竟陵王诞为司空、领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宏为尚书令。

是岁,以故氐王杨保宗子元和为征虏将军,杨头为辅国将军。头,文德之从祖兄也。元和虽杨氏正统,朝廷以其年幼才弱,未正位号,部落无定主。头先戍葭芦,母、妻、子弟并为魏所执,而头为宋坚守无二心。

雍州刺史王玄谟上言:“请以头为假节、西秦州刺史,用安辑其众。俟数年之后,元和稍长,使嗣故业。若元和才用不称,便应归头。头能藩扞汉川,使无虏患。彼四千户荒州殆不足惜,若葭芦不守,汉川亦无立理。”上不从。

三年(丙申,公元456年)

春正月庚寅,立皇弟休范为顺阳王,休若为巴陵王。戊戌,立皇子子尚为西阳王。

壬子,纳右卫将军何瑀女为太子妃。瑀,澄之曾孙也。甲寅,大赦。

乙卯,魏立贵人冯氏为皇后。后,辽西郡公朗之女也。朗为秦、雍二州刺史,坐事诛,后由是没入宫。

二月丁巳,魏主立子弘为皇太子,先使其母李贵人条记所付托兄弟,然后依故事赐死。

甲子,以广州刺史宗悫为豫州刺史。

故事,府州部内论事,皆签前直叙所论之事,置典签以主之。宋世诸皇子为方镇者多幼,时主皆以亲近左右领典签,典签之权稍重。至是,虽长王临藩,素族出镇,典签皆出纳教命,执其枢要,刺史不得专其职任。

及悫为豫州,临安吴喜为典签。悫刑政所施,喜每多违执。悫大怒,曰:“宗悫年将六十,为国竭命,正得一州如斗大,不能复与典签共临之!”喜稽颡流血,乃止。

丁零数千家匿井陉山中为盗,魏选部尚书陆真与州郡合兵讨灭之。

闰月戊午,以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丹杨尹。

癸酉,鄱阳哀王休业卒。

太傅义恭以南兖州刺史西阳王子尚有宠,将避之,乃辞扬州。秋七月,解义恭扬州;丙子,以子尚为扬州刺史。

时荧惑守南斗,上废西州旧馆,使子尚移治东城以厌之。扬州别驾从事沈怀文曰:“天道示变,宜应之以德。今虽空西州,恐无益也。”不从。怀文,怀远之兄也。

八月,魏平西将军渔阳公尉眷击伊吾,克其城,大获而还。

九月壬戌,以丹杨尹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冬十月甲申,魏主还平城。

丙午,太傅义恭进位太宰,领司徒。

十一月,魏以尚书西平王源贺为冀州刺史,更赐爵陇西王。贺上言:“今北虏游魂,南寇负险,疆埸之间,犹须防戍。臣愚以为,自非大逆、赤手杀人,其坐赃盗及过误应入死者,皆可原宥,谪使守边。则是已断之体受更生之恩,徭役之家蒙休息之惠。”魏高宗从之。

久之,谓群臣曰:“吾用贺言,一岁所活不少,增戍兵亦多。卿等人人如贺,朕何忧哉?”

会武邑人石华告贺谋反,有司以闻。帝曰:“贺竭诚事国,朕为卿等保之,无此明矣。”命精加讯验,华果引诬,帝诛之,因谓左右曰:“以贺忠诚,犹不免诬谤,不及贺者可无慎哉!”

十二月,濮阳太守姜龙驹、新平太守杨自伦弃郡奔魏。

上欲移青、冀二州并镇历城,议者多不同。青、冀二州刺史垣护之曰:“青州北有河、济,又多陂泽,非虏所向。每来寇掠,必由历城。二州并镇,此经远之略也。北又近河,归顺者易。近息民患,远申王威,安边之上计也。”由是遂定。

元嘉中,官铸四铢钱,轮郭、形制与五铢同,用费无利,故民不盗铸。及上即位,又铸孝建四铢,形式薄小,轮郭不成。于是盗铸者众,杂以铅、锡,翦凿古钱,钱转薄小。守宰不能禁,坐死、免者相继。盗铸益甚,物价踊贵,朝廷患之。

去岁春,诏钱薄小无轮郭者悉不得行,民间喧扰。

是岁,始兴郡公沈庆之建议,以为:“宜听民铸钱,郡县置钱署,乐铸之家皆居署内,平其准式,去其杂伪。去春所禁新品,一时施用,今铸悉依此格。万税三千,严检盗铸。”

丹杨尹颜竣驳之,以为:“五铢轻重,定于汉世,魏、晋以降,莫之能改。诚以物货既均,改之伪生故也。今云去春所禁一时施用,若巨细总行而不从公铸,利己既深,情伪无极,私铸、翦凿尽不可禁。财货未赡,大钱已竭,数岁之间,悉为尘土矣。今新禁初行,品式未一,须臾自止,不足以垂圣虑。唯府藏空匮,实为重忧。今纵行细钱,官无益赋之理。百姓虽赡,无解官乏。唯简费去华,专在节俭,求赡之道,莫此为贵耳。”

议者又以为:“铜转难得,欲铸二铢钱。”

竣曰:“议者以为官藏空虚,宜更改铸。天下铜少,宜减钱式以救交弊,赈国舒民。愚以为不然。今铸二铢,恣行新细,于官无解于乏,而民间奸巧大兴,天下之货将糜碎至尽。空严立禁,而利深难绝,不一二年,其弊不可复救。民惩大钱之改,兼畏近日新禁,市井之间,必生纷扰。远利未闻,切患猥及,富商得志,贫民困窘,此皆甚不可者也。”乃止。

魏定州刺史高阳许宗之求取不节,深泽民马超谤毁宗之,宗之殴杀超,恐其家人告状,上超诋讪朝政。魏高宗曰:“此必妄也。朕为天下主,何恶于超而有此言!必宗之惧罪诬超。”案验,果然,斩宗之于都南。

金紫光禄大夫颜延之卒。延之子竣贵重,凡所资供,延之一无所受,布衣茅屋,萧然如故。常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即屏住道侧。

常语竣曰:“吾平生不憙见要人,今不幸见汝。”

竣起宅,延之谓曰:“善为之,无令后人笑汝拙也。”

延之尝早诣竣,见宾客盈门,竣尚未起,延之怒曰:“汝出粪土之中,升云霞之上,遽骄傲如此,其能久乎!”

竣丁父忧,裁逾月,起为右将军,丹杨尹如故。竣固辞,表十上,上不许,遣中书舍人戴明宝抱竣登车,载之郡舍,赐以布衣一袭,絮以彩纶,遣主衣就衣诸体。

【原文华译】

孝建二年(公元455年)

1 春,正月,北魏车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拔有罪,赐死。

2 刘宋镇北大将军、南兖州刺史沈庆之请求告老还乡。二月五日,朝廷任命他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沈庆之坚决推辞,表疏上了数十次,又当面自陈,乃至叩头泣涕。皇上不能改变他的心意,于是允许他以始兴公身份回家,厚加给奉。

不久,皇上又想起用沈庆之,派何尚之去劝说。何尚之累次陈述皇上的意思,沈庆之笑着说:“沈公不效何公,去而复返。”(何尚之退隐又回来的事,见公元451年记载。)何尚之羞惭而止。正月二十日,任命尚书右仆射刘延孙为南兖州刺史。

3 夏,五月八日,任命湘州刺史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4 六月二日,北魏改年号为太安。

5 六月四日,大赦。

6 六月二十四日,北魏主拓跋濬回到平城。

7 秋,七月四日,刘骏立皇弟刘休祐为山阳王,刘休茂为海陵王,刘休业为鄱阳王。

8 七月二十七日,北魏主拓跋濬进入河西。

9 雍州刺史、武昌王刘浑与左右作檄文,自号楚王,改年号为永光,又备置百官,作为游戏来玩笑。长史王翼之封呈其手迹。八月一日,废刘浑为庶人,流放到始安郡。皇上派员外散骑侍郎、东海人戴明宝诘责刘浑,并逼令他自杀,时年十七岁。

10 八月二十八日,北魏主拓跋濬回到平城。

11 刘宋皇帝刘骏下诏,祭祀郊庙,初设礼乐,采用之前殿中曹郎荀万秋的建议。

12 皇帝刘骏想要削弱王侯地位和势力。冬,十月一日,江夏王刘义恭、竟陵王刘诞上奏请裁减王、侯车服、器用、乐舞制度,一共九条。皇帝暗示有司上奏,增广为二十四条,听事不得南向坐,剑不得制成辘轳的形状,内史、相及封国内官长只称下官,不得称臣,罢官后,长官部属关系即刻解除,不再继续尊敬。皇帝下诏批准。

13 十月十二日,北魏任命辽西王拓跋常英为太宰。

14 十月二十四日,刘宋任命太傅刘义恭兼领扬州刺史,竟陵王刘诞为司空、兼领南徐州刺史,建平王刘宏为尚书令。

15 这一年,任命故氐王杨保宗的儿子杨元和为征虏将军,杨头为辅国将军。杨头,是杨文德同一个祖父的堂兄。杨元和虽然是杨氏正统,朝廷以其年幼才弱,始终没有封给他位号,部落无定主。杨头之前戍防葭芦,母亲、妻子、兄弟都被北魏抓走,而杨头始终效忠刘宋,坚守无二心。

雍州刺史王玄谟上言:“请以杨头为假节、西秦州刺史,以安抚凝聚其部众。等数年之后,杨元和年纪稍长,再让他继承故业。如果杨元和才用不称,便应归杨头,杨头能保卫汉川,使无虏患,他那四千户荒州不足为惜。但是如葭芦不守,汉川也不能独存。”皇上不听。

孝建三年(公元456年)

1 春,正月四日,刘骏立皇弟刘休范为顺阳王,刘休若为巴陵王。

正月十二日,立皇子刘子尚为西阳王。

2 正月二十六日,纳右卫将军何瑀的女儿为太子妃。何瑀,是何澄的曾孙。二十八日,大赦。

3 正月二十九日,北魏立贵人冯氏为皇后。皇后,是辽西郡公冯朗之女;冯朗为秦州、雍州二州刺史,有罪被诛杀,皇后由此被罚没入宫为奴婢。

4 二月一日,北魏主拓跋濬立儿子拓跋弘为皇太子,先命其生母李贵人将自己要托付给兄弟的事一条条写下来,然后按惯例赐死。

5 二月八日,任命广州刺史宗悫为豫州刺史。

依照惯例,府州内部论事,都把官员们的意见写下来,设置一位典签来负责管理。刘宋时代,诸皇子为方镇大员者大多年幼,而皇帝多以左右亲信兼任典签,所以典签权力稍重。至此,虽然藩王年长,或者不是皇族的官员镇守一方,都由典签传达教命,掌管枢要,刺史不能掌握全权。

等到宗悫任豫州刺史,临安人吴喜为典签。宗悫的刑罚政务的措施,吴喜总是违抗,宗悫大怒,说:“宗悫年将六十,为国竭命,才得以掌管斗大的一州,不能再与典签共同管理!”吴喜叩头流血,宗悫才息怒。

6 北魏丁零部落数千家藏匿在井陉山中为盗,北魏选部尚书陆真与地方州郡联合出兵将其讨灭。

7 闰三月三日,刘宋任命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丹杨尹。

8 闰三月十八日,鄱阳哀王刘休业去世。

9 太傅刘义恭因为南兖州刺史、西阳王刘子尚(刘骏的儿子)有宠,打算退避,于是辞去扬州刺史之职。

秋,七月,解除刘义恭扬州刺史职务。

七月二十三日,任命刘子尚为扬州刺史。

当时荧惑星紧傍着南斗星,皇帝下令废除西城的扬州刺史府,让刘子尚移到东城,以镇压凶兆。扬州别驾从事沈怀文说:“天道示变,应该以德行来化解。如今搬出西城,恐怕也没有什么益处。”皇帝不听。沈怀文,是沈怀远的哥哥。

10 八月,北魏平西将军、渔阳公尉眷攻击伊吾,攻克其城,大获而还。

11 九月十日,刘宋任命丹杨尹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12 冬,十月二日,北魏主拓跋濬回到平城。

13 十月二十四日,刘宋太傅刘义恭进位太宰,兼领司徒。

14 十一月,北魏任命尚书西平王源贺为冀州刺史,并赐爵陇西王。源贺上言:“如今北虏(柔然)不断游击,南寇(刘宋)负险顽抗,疆场之间,需要驻军防戍。臣愚以为,只要不是大逆、谋杀的大罪,其他因为赃盗或过失杀人被判死罪的,都可以特别宽恕,允许他们守边赎罪。如此,则已断之体受再生之恩,徭役之家蒙休息之惠。”拓跋濬同意。

过了很久,拓跋濬对群臣说:“我采纳源贺的建议,一年救活不少人,增加戍兵亦多。卿等如果人人都像源贺那样,朕有何忧!”

正巧这时,武邑人石华告源贺谋反,有司汇报上来,拓跋濬说:“源贺竭诚事国,朕为卿等担保,必无此事。”命详细调查。石华果然承认是诬告,拓跋濬将他诛杀,并对左右说:“以源贺的忠诚,犹不免于诬谤,不及源贺者,能不谨慎吗!”

15 十二月,刘宋濮阳太守姜龙驹、新平太守杨自伦率吏民弃郡投奔北魏。

16 刘宋皇帝刘骏想要将青州、冀州二州治所一并迁到历城,参与议论的人大多不同意。青州、冀州二州刺史垣护之说:“青州北有黄河、济水,又多湖泊沼泽,不是胡虏擅长的地形;每次来寇掠,一定走历城。二州并镇历城,这是经远之略。而且北临黄河,归顺者也容易安抚。近息民患,远申王威,这是安定边疆之上计。”于是决定下来。

17 元嘉年间,官府铸四铢钱,轮廓、形状与五铢钱相同,铸造一枚钱的成本,和币值相当,没有套利空间,所以民间不盗铸。皇帝刘骏即位之后,又铸孝建四铢钱,形制薄小,外圈轮廓和里面方孔都没有凸起,于是盗铸的人非常多,又掺杂以铅、锡;还剪凿古钱,钱都变得又薄又小。郡守县令无法禁止,被处死和免官的,前后相继。而盗铸愈演愈烈,物价越来越贵,朝廷大为头疼。

去年春天,皇帝下诏,钱薄小及外圈内孔没有凸起者,全部禁止流通,民间喧扰。这一年,始兴郡公沈庆之建议:“应该允许民间铸钱,郡县设置钱署,让愿意铸钱的人家居住在钱署内,由官府制定铸钱标准,去其杂伪。去年春天所禁的新钱,允许使用,以后铸钱,则依照钱署的标准。每一万钱,征税三千,严格查处盗铸。”

丹杨尹颜竣反驳,认为:“五铢钱的轻重,定于汉世,魏、晋以来,都没有改变,原因是铸造成本和币值相当,改了就容易生假钱。如果说去年春天所禁掉的假钱又可以使用,大小厚薄不一样的钱同时流通,又不由官府专铸,重利之下,作奸犯科就没有穷尽,私铸新钱、剪凿古钱,都无法禁止,钱币还未充足,大钱已经消失,数年之内,四铢钱将化为尘土。如今禁令刚刚公布,市面上流通的钱样式标准还没有统一,但不久自然就没问题,不劳皇帝操心。真正值得忧虑的,是国库空虚。如今就算允许小钱流通,也无法增加赋税收入;百姓即令富足,也解决不了朝廷的财政困难。唯有崇尚节俭,去除奢华,求富之道,莫过于此。”

又有人认为:“铜矿难得,最好是铸二铢钱。”

颜竣说:“议者认为国库空虚,应该改铸小钱;又认为天下铜少,应该减轻钱的重量以救时弊,赈国舒民。我认为不然。如果铸二铢钱,一味发行新钱、小钱,并不能解决财政困难,而民间盗铸将奸巧大兴,天下之钱将糜碎至尽;空谈严禁,而利益太大,难以禁绝,不出一二年,其弊病不可复救。民间警觉大钱要变小,又畏惧新公布的禁令,市井之间,必生纷扰。长远的利益还没有得到,切身的祸患却已经降临,富商得志,贫民困窘,这都是其不可行的原因。”

允许民间铸钱,及改铸小钱的议论,这才停止。

18 北魏定州刺史、高阳人许宗之求取不法利益,深泽县民马超谤毁许宗之,许宗之殴杀马超,担心其家人告状,上书说马超诋毁朝政。魏高宗拓跋濬说:“这里面必定有问题。朕为天下之主,哪里会得罪了马超,让他诋毁我呢!必定是许宗之惧罪,诬陷马超。”派人调查,果然如此,斩许宗之于南郊。

19 刘宋金紫光禄大夫颜延之去世。

颜延之的儿子颜竣身份贵重,凡颜竣送来的东西,颜延之一概不接受,布衣茅屋,萧然如故。平常乘坐老牛笨车,路上遇到颜竣的开道卫队,就回避在道侧。时常对颜竣说:“我平生不喜欢见大人物,今天不幸遇见你!”

颜竣修建住宅,颜延之对他说:“好自为之,不要让后人笑你是个傻瓜。”

颜延之曾在某天早上去颜竣家,见宾客盈门,而颜竣尚未起床,颜延之怒道:“你出身粪土之中,升于云霞之上,就骄傲如此,这样能长久吗!”

颜竣为父守丧,才一个月,皇帝就起复他为右将军、丹杨尹如故。颜竣坚决推辞,上表十次;皇上不许,派中书舍人戴明宝抱颜竣登车,载到丹杨尹官府,赐以布衣一袭,内以彩丝为絮,派主管御衣的官员亲自送去,给他穿上。

【学以致用】

01,僭越其礼者,必觊觎其位

能把“改年号”作为开玩笑的,要么想篡位,要么就是一种自寻死路的“病”

刘浑这种现象历史上很常见,有几个特征:

从小有钱,有权,性格与习惯偏激。

02,"二月丁巳,魏主立子弘为皇太子,先使其母李贵人条记所付托兄弟,然后依故事赐死。"

这是北魏学习汉朝文化,学习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作法,并把它作为北魏传承过程中的一条惯例

所以,为了防止女主干政,凡是被立为太子的,就要杀太子生母。

但是,北魏的政权还是落入女主之手。只不过不是李贵人,而是冯皇后。

这一点就值得思考了

春秋时期,齐国晏婴为了防止“田氏代齐”的谶语(预言),齐王与晏婴都做了一些防备,最后还是被田氏取代。(东周列国志(影视剧))

后世李世民为了预防民间传闻“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而错杀了李君羡,因为李君羡小名叫五娘,封地也带“武”字(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人)

但是呢,政权最后还是落在武媚娘手里。

所以,对于预言,只能做个参考

如果是好的,就顺其自然

如果是不好的,那就只能做好自己,诚意正心,进德,修业

从组织角度来讲,那就只能始终恪守“近悦远来”的价值观,配合“内修政治,外观其变”的理念。

你看,这样一来,主动权还是在自己,把人事做好,其他一切听天命。

不然,啥也防不住。

人算不如天算。

0 阅读:6

花言大帅

简介:用自己的专业让相信我的人变得更好(主业是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