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增厚】是动脉斑块的前期!应及时干预,但别过度治疗

鸟儿评健康 2024-05-15 07:04:36

在做了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后,有一项比【颈动脉斑块】还要常见的异常检查结果,这就是【颈动脉内膜增厚】,也有报告将其称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或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实际上,这些均属于同一个诊断)。

关于这个概念,很多人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甚至,不少人在看过检查报告以后,就直接将其“抛掷脑后”了。但其实,【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颈动脉斑块】一样,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之一。

那么,【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颈动脉斑块】究竟有何不同?又应该如何对其进行治疗呢?

【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是【颈动脉斑块】的前期状态

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在原本非常光滑、平整的动脉血管内壁上开始出现一些由脂质浸润所形成的“脂纹”,“脂纹”也被认为是动脉粥样最早期的病变。

第二阶段:“脂纹”进一步发展、演变,导致动脉血管内壁上开始出现明显的“纤维斑块”。这些“纤维斑块”的存在会使得动脉内膜的厚度开始增加,甚至可以造成动脉内膜向血管内凸起。

第三阶段:“纤维斑块”进一步演变为“典型粥样斑块”,斑块内的脂质成分占比增加,动脉内膜进一步向血管内凸起,并且,动脉斑块整体开始呈灰黄色。

第四阶段:则是在“典型粥样斑块”的基础上出现了继发病变,比如“斑块破裂造成急性血栓形成”又或是“斑块内出现钙化”等等。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突发破裂并在此处形成急性血栓,往往会直接导致急性心梗、急性脑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一般来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多半对应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二阶段”以及“部分早期的第三阶段”;而【颈动脉斑块】则对应的是“比较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第三阶段”以及“一部分第四阶段”(比如有钙化或表面溃疡的颈动脉斑块)。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会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是【颈动脉斑块】的前期阶段。

而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诊断标准上,也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上述观点。

由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牵头发布的《头颈部血管超声若干问题的专家共识(颈动脉部分)》有专门提到:

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这项指标进行测量,是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基础;正常/健康人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应该<1.0mm;当1.0mm≤“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5mm时,可以诊断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而若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5mm,则可以诊断为【颈动脉斑块】了。

也就是说,从颈动脉超声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标准来看,所有的【颈动脉斑块】在形成以前,都会先经历【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这一阶段。

这更是充分地说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就是【颈动脉斑块】的前期阶段。

《头颈部血管超声若干问题的专家共识(颈动脉部分)》

【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提示心血管风险上升

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这至少在两个层面上意味着心血管风险有所上升。

第一,若不干预,将继续进展为【颈动脉斑块】

既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是【颈动脉斑块】的前期阶段,那么,理论上,如果不对这个问题进行干预的话,它将会在不久以后发展为【颈动脉斑块】。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流经颈动脉的血液主要为头颈面部尤其是大脑这样的重要器官供氧。而【颈动脉斑块】一旦形成,会对大脑的正常供血形成潜在的威胁。

首先,【颈动脉斑块】是引起颈动脉狭窄的最常见的原因。当颈动脉狭窄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直接引起大脑供血不足的相关症状。

其次,不稳定/易损的【颈动脉斑块】有突发破裂的风险,破裂的颈动脉斑块会“吸引”血液当中的血小板在此迅速聚集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急性血栓。一旦这些血栓被动脉血流给冲入大脑,则可以直接引起大面积的脑组织梗死。

第二,动脉粥样硬化不会只出现在一个地方

我们人体的动脉系统是一个相互贯通的整体,当其中的某一段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时,这往往意味着所有的动脉血管都暴露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当中。

因为,像遗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不会只影响颈动脉这一段血管,而是会同时作用于全身所有的动脉血管!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做颈动脉超声检查只发现了在颈动脉上存在【内膜中层增厚】的问题,但其实,这提示在心脏、大脑、肾脏等其他重要器官的供血动脉上都有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甚至,在某些其他部位的动脉血管上可能已经长出了【动脉斑块】或出现了【动脉狭窄】。

对此,《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有特别提到:【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脑梗死危险因素,同时,也被美国心脏病协会作为IIa级心血管危险因素写入了医学指南!

《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

尽早干预 但不要“过度治疗”

有不少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进行及时地干预,不仅有希望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继续进展,甚至还可能缩减动脉内膜的厚度。

比方说,一项利用氟伐他汀对无症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进行治疗的试验就证明:每天服用40mg氟伐他汀,观察36个月后发现,氟伐他汀明显了阻止【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继续进展。

再比如,利用普伐他汀治疗无症状但伴有高胆固醇血症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2年后发现,40mg/天的普伐他汀可以明显延缓【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进展。

更厉害的是,在我国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当中所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使用20mg/天的阿托伐他汀治疗12个月以后,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平均厚度有明显减退!并且,类似的现象也在瑞舒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等其他药物的研究当中被观察到了。

也就是说,只要干预得及时,往往只需要使用一种常规剂量的剂量就可以大大延缓【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向【颈动脉斑块】的进展,甚至,有时候还可以明显缩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毫无疑问,这比实现【颈动脉斑块】的“逆转/消退”看上去要容易得多。毕竟,在任何一种疾病的越早期进行干预,获得的效果往往会越好,并且,所需要的治疗强度还越小!

细心的朋友们应该已经注意到了,上面所提到的这些有关【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研究主要使用的均为“他汀类”降脂药。

事实上,这并不难理解。按照目前最为主流的“脂质浸润学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始动因素”被认为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坏胆固醇”向动脉血管壁内的浸润。因此,利用他汀类降脂药来降低这些“坏胆固醇”的水平,理论上将能阻止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不过,这却并不意味着,只要发现了【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就必须开始吃他汀类降脂药!

关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治疗,《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有专门指出:

没有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如果血脂在正常范围以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3.4mmol/L且总胆固醇 TC<5.2mmol/L),不建议使用他汀类降脂药。

只有本身就存在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3.4mmol/L或总胆固醇 TC≥5.2mmol/L),又或是出现过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才建议尽早启动他汀类降脂药的治疗。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要强调:面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虽然应该尽早就开始干预,但也不能“过度”干预的原因。

《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

那么,对于没有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同时胆固醇水平也不高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来说,又该如何“尽早干预”呢?

首先,要严格控制各种明确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酗酒等等。

其次,就是做好饮食调整、运动锻炼以及体重控制等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

由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属于较为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因此,哪怕不需要额外服用降脂药,理论上,仅依靠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控结合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也可能获得不错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颈动脉超声发现【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大家需要意识到这是【颈动脉斑块】的前期阶段、会让心血管风险明显升高。

不过,只要能尽早对其进行干预,那么,完全有可能延缓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血脂水平有升高的患者,应该及时启动他汀类降脂药的治疗;而血脂水平正常的患者,则应该以控制血压、血糖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要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筛查与临床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2022,5:e1000123(2022‐08‐13)

2,中国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诊治共识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年8月 第50卷 第8期

3,头颈部血管超声若干问题的专家共识(颈动脉部分)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6月18日 第17卷 第6期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



0 阅读:7

鸟儿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