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611:梁纪一,夺取天下靠的是时运

花言大帅 2024-02-20 23:06:44

学习内容:卷第一百四十五,梁纪一(公元502年—504年,共3年)

萧宝寅夜逃北魏,受元澄礼待

齐和帝下诏禅位于萧衍,萧衍即位,改年号为天监

萧衍安抚萧子恪兄弟

【原文】

高祖武皇帝一

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

春正月,齐和帝遣兼侍中席阐文等慰劳建康。

大司马衍下令:“凡东昏时浮费,自非可以习礼乐之容、缮甲兵之务者,余皆禁绝。”

戊戌,迎宣德太后入宫,临朝称制,衍解承制。

己亥,以宁朔将军萧昞监南兖州诸军事。昞,衍之从父弟也。

壬寅,进大司马衍都督中外诸军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己酉,以大司马长史王亮为中书监,尚书令。

初,大司马与黄门侍郎范云、南清河太守沈约、司徒右长史任昉同在竟陵王西邸,意好敦密,至是,引云为大司马谘议参军、领录事,约为骠骑司马,昉为记室参军,与参谋议。前吴兴太守谢朏、国子祭酒何胤,先皆弃官家居,衍奏征为军谘祭酒,朏、胤皆不至。

大司马内有受禅之志。沈约微扣其端,大司马不应;他日,又进曰:“今与古异,不可以淳风期物。士大夫攀龙附凤,皆望有尺寸之功。今童儿牧竖皆知齐祚已终,明公当承其运;天文谶记又复炳然。天心不可违,人情不可失。苟历数所在,虽欲谦光,亦不可得已。”

大司马曰:“吾方思之。”

约曰:“公初建牙樊、沔,此时应思;今王业已成,何所复思!若不早定大业,脱有一人立异,即损威德。且人非金石,时事难保,岂可以建安之封遗之子孙!若天子还都,公卿在位,则君臣分定,无复异心。君明于上,臣忠于下,岂复有人方更同公作贼!”大司马然之。

约出,大司马召范云告之,云对略同约旨。大司马曰:“智者乃尔暗同。卿明早将休文更来!”

云出,语约,约曰:“卿必待我!”

云许诺,而约先期入。大司马命草具其事,约乃出怀中诏书并诸选置,大司马初无所改。俄而云自外来,至殿门,不得入,徘徊寿光閤外,但云“咄咄!”

约出,问曰:“何以见处?”

约举手向左,云笑曰:“不乖所望。”有顷,大司马召云入,叹约才智纵横,且曰:“我起兵于今三年矣,功臣诸将实有其劳,然成帝业者,卿二人也!”

甲寅,诏进大司马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置梁百司,去录尚书之号,骠骑大将军如故。

二月辛酉,梁公始受命。

齐湘东王宝晊,安陆昭王缅之子也,颇好文学。东昏侯死,宝晊望物情归己,坐待法驾。既而王珍国等送首梁公,梁公以宝晊为太常,宝晊心不自安。壬戌,梁公称宝晊谋反,并其弟江陵公宝览、汝南公宝宏皆杀之。

丙寅,诏梁国选诸要职,悉依天朝之制。于是以沈约为吏部尚书兼右仆射,范云为侍中。

梁公纳东昏余妃,颇妨政事,范云以为言,梁公未之从。云与侍中、领军将军王茂同入见,

云曰:“昔沛公入关,妇女无所幸,此范增所以畏其志大也。今明公始定建康,海内想望风声,奈何袭乱亡之迹,以女德为累乎!”

王茂起拜曰:“范云言是也。公必以天下为念,无宜留此。”梁公默然。

云即请以余氏赉王茂,梁公贤其意而许之。明日,赐云、茂钱各百万。

丙戌,诏梁公增封十郡,进爵为王。

癸巳,受命,赦国内及府州殊死以下。

辛丑,杀齐邵陵王宝攸、晋熙王宝嵩、桂阳王宝贞。

梁王将杀齐诸王,防守犹未急。鄱阳王宝寅家阉人颜文智与左右麻拱等密谋,穿墙夜出宝寅,具小船于江岸。著乌布襦,腰系千余钱,潜赴江侧。蹑履徒步,足无完肤。防守者至明追之,宝寅诈为钓者,随流上下十余里,追者不疑。

待散,乃渡西岸投民华文荣家,文荣与其族人天龙、惠连弃家将宝寅遁匿山涧,赁驴乘之,昼伏夜行,抵寿阳之东城。

魏戍主杜元伦驰告扬州刺史任城王澄,以车马侍卫迎之。宝寅时年十六,徒步憔悴,见者以为掠卖生口。澄待以客礼,宝寅请丧君斩衰之服,澄遣人晓示情礼,以丧兄齐衰之服给之。澄帅官僚赴吊,宝寅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寿阳多其义故,皆受慰喭;唯不见夏侯一族,以夏侯详从梁王故也。澄深器重之。

齐和帝东归,以萧憺为都督荆、湘等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军旅之后,公私空乏,憺厉精为治,广屯田,省力役,存问兵死之家,供其乏困。自以少年居重任,谓佐更曰:“政之不臧,士君子所宜共惜。吾今开怀,卿其无隐!”于是人人得尽意,民有讼者皆立前待符教,决于俄顷,曹无留事,荆人大悦。

齐和帝至姑孰,丙辰,下诏禅位于梁。

丁巳,庐陵王宝源卒。

【胡三省注】

“非疾也。”不是病死。

鲁阳蛮鲁北燕等起兵攻魏颍州。

夏四月辛酉,宣德太后令曰:“西诏至,帝宪章前代,敬禅神器于梁,明可临轩,遣使恭授玺绂,未亡人归于别宫。”

壬戌,发策,遣兼太保,尚书令亮等奉皇帝玺绂诣梁宫。

丙寅,梁王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

是日,追赠兄懿为丞相,封长沙王,谥曰宣武,葬礼依晋安平献王故事。

丁卯,奉和帝为巴陵王,宫于姑孰,优崇之礼,皆仿齐初。奉宣德太后为齐文帝妃,王皇后为巴陵王妃。齐世王、侯封爵,悉从降省,唯宋汝阴王不在除例。

追尊皇考为文皇帝,庙号太祖;皇妣为献皇后。追谥妃郗氏为德皇后。封文武功臣车骑将军夏侯详等十五人为公、侯。立皇弟中护军宏为临川王,南徐州刺史秀为安成王,雍州刺史伟为建安王,左卫将军恢为鄱阳王,荆州刺史憺为始兴王,以宏为扬州刺史。

丁卯,以中书监王亮为尚书令,相国左长史王莹为中书监,吏部尚书沈约为尚书仆射,长兼侍中范云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

诏凡后宫、乐府、西解、暴室诸妇女一皆放遣。

戊辰,巴陵王卒。时上欲以南海郡为巴陵国,徙王居之。

沈约曰:“古今殊事,魏武所云‘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上颔之,乃遣所亲郑伯禽诣姑孰,以生金进王。王曰:“我死不须金,醇酒足矣。”乃饮沉醉;伯禽就摺杀之。

王之镇荆州也,琅邪颜见远为录事参军。及即位,为治书侍御史兼中丞。既禅位,见远不食数日而卒。上闻之,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庚午,诏:“有司依周、汉故事,议赎刑条格,凡在官身犯鞭杖之罪,悉入赎停罚,其台省令史、士卒欲赎者听之。”

以谢沭县公宝义为巴陵王,奉齐祀。宝义幼有废疾,不能言,故独得全。

齐南康侯子恪及弟祁阳侯子范尝因事入见,上从容谓曰:

“天下公器,非可力取,苟无期运,虽项籍之力终亦败亡。

宋孝武性猜忌,兄弟粗有令名者皆鸩之,朝臣以疑似枉死者相继。然或疑而不能去,或不疑而卒为患,如卿祖以材略见疑,而无如之何,湘东以庸愚不疑,而子孙皆死其手。我于时已生,彼岂知我应有今日!

固知有天命者非人所害。我初平建康,人皆劝我除去卿辈以一物心,我于时依而行之,谁谓不可!正以江左以来,代谢之际,必相屠灭,感伤和气,所以国祚不长。

又,齐、梁虽云革命,事异前世,我与卿兄弟虽复绝服,宗属未远,齐业之初亦共甘苦,情同一家,岂可遽如行路之人!

卿兄弟果有天命,非我所杀;若无天命,何忽行此!当足示无度量耳。且建武涂炭卿门,我起义兵,非唯自雪门耻,亦为卿兄弟报仇。卿若能在建武、永元之世拨乱反正,我岂得不释戈推奉邪!我自取天下于明帝家,非取之于卿家也。

昔刘子舆自称成帝子,光武言:‘假使成帝更生,天下亦不可复得,况子舆乎!’曹志,魏武帝之孙,为晋忠臣。况卿今日犹是宗室,我方坦然相期,卿无复怀自外之意!小待,自当知我寸心。”

子恪兄弟凡十六人,皆仕梁,子恪、子范、子质、子显、子云、子晖并以才能知名,历官清显,各以寿终。

【原文华译】

高祖武皇帝一

天监元年(公元502年)

1 春,正月,齐和帝萧宝融派兼侍中席阐文等到建康慰劳。

2 大司马萧衍下令:“凡东昏侯萧宝卷时期的浮华浪费,除了可以用来学习礼乐、修缮甲兵的之外,其余的全部禁绝。”

3 正月九日,萧衍迎宣德太后入宫,临朝称制,解除承制。

4 正月十日,任命宁朔将军萧昺监南兖州诸军事。萧昺,是萧衍的堂弟。

5 正月十三日,擢升大司马萧衍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6 正月二十日,任命大司马长史王亮为中书监,兼尚书令。

7 当初,大司马萧衍与黄门侍郎范云、南清河太守沈约、司徒右长史任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任职,感情亲密。至此,任命范云为大司马咨议参军、领录事,沈约为骠骑司马,任昉为记室参军,参与军国谋议。前吴兴太守谢朏、国子祭酒何胤,之前都弃官回家,萧衍上奏太后,想征召他们为军咨祭酒,谢朏、何胤都不来。

大司马萧衍内心有受禅之志。沈约试探他,萧衍不作反应。

过了几天,沈约又进言说:“今时与古代不同,不可以期待别人有淳朴的风气。士大夫们攀龙附凤,跟着您的,都希望自己能有尺寸之功。如今连放牛娃都知道齐国国祚已尽,明公当承继天命;天象和谶记的显示都十分明显。天心不可违,人情不可失。如果历数就在明公身上,明公就是想要谦让,也不可得。”

萧衍说:“我正在考虑这个问题。”

沈约说:“明公当初在樊城、沔水兴兵举事时,就应该思量;如今王业已成,还有什么需要思考的!如果不早定大业,只要有一个人突然唱起反调,就会损伤明公的威德。况且人非金玉,时事难保,岂可以齐国的封赏传给子孙!如果天子还都,公卿在位,则君臣名分已定,不再有异心。君主在上明察,臣子在下尽忠,那时候岂会还有人与明公一起做贼!”

萧衍同意。

沈约出去后,萧衍召来范云,告诉他情况,范云的意见也大致和沈约相同。

萧衍说:“智者的意见,不谋而合。卿明早就带沈约一起来!”

范云出来,告诉沈约,沈约说:“明天你一定要等着我!”

范云许诺,而第二天沈约自己先去见了萧衍。萧衍命沈约制订计划,沈约于是从怀中掏出早已写好的诏书及各部门人选名单,萧衍一字不改。过了一会儿,范云从外面来,到了殿门,被禁卫阻止,不能进入,徘徊在寿光阁外,嘴里只是念叨:“怪事!”

沈约出来,范云问:“对我怎么安排?”

沈约举手向左(意思是尚书左仆射),范云笑道:“没有让我失望。”

过了一会儿,萧衍召范云进去,感叹说沈约才智纵横,并且说:“我起兵至今,已经三年,功臣诸将确实也都有功劳,但是成就我帝业者,就你们两人!”

正月二十五日,太后下诏,擢升大司马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给他从而使他成为梁公,备九锡之礼,设置梁国的各种官职,去除录尚书之号,骠骑大将军如故。

二月二日,梁公接受任命。

南齐湘东王萧宝晊,是安陆昭王萧缅之子,颇好文学。东昏侯死后,萧宝晊盼望大家拥护自己登基,坐在家里等法驾来接。既而王珍国等把萧宝卷的首级送给梁公萧衍,萧衍任命萧宝晊为太常,萧宝晊心中不能自安。二月三日,萧衍声称萧宝晊谋反,连同他的弟弟江陵公萧宝览、汝南公萧宝宏一起杀了。

8 三月十三日,朝廷下诏,梁国选任各种要职官员,全部依照朝廷制度。于是任命沈约为吏部尚书兼右仆射,范云为侍中。

萧衍接收了萧宝卷的余妃,沉迷于她的美色,颇为妨碍政事,范云进谏,萧衍不听。

范云与侍中、领军将军王茂一起入见,范云说:“当年刘邦入关,没有宠幸一个妇女,所以范增敬服他,说他志向远大。如今明公刚刚平定建康,天下人都在观望风声,您为什么要走上这乱亡之路,被女人牵累呢!”

王茂起身叩拜说:“范云说得对。明公必以天下为念,不宜贪恋女色。”萧衍默然不语。

范云即刻请求把余妃赏给王茂,萧衍赞赏他们的话,同意了。第二天,赏赐范云、王茂钱各一百万。

二月二十七日,朝廷下诏,梁公增封十郡,晋爵为王。

三月五日,萧衍受命,梁国大赦,赦免国内及府州所统死刑犯以下的囚犯。

9 三月十三日,萧衍杀南齐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桂阳王萧宝贞。

梁王萧衍准备杀南齐诸王,但是对各亲王的防范还不是很严密。鄱阳王萧宝寅家的阉人颜文智与左右心腹麻拱等密谋,夜里穿墙送萧宝寅逃出。他们在江岸准备了一条小船,萧宝寅身穿黑布短袄,腰系一千余钱,偷偷跑到江边,穿着草鞋,徒步奔走,足无完肤。防守者到天明时前来追捕,萧宝寅假扮成一个钓鱼人,上下漂荡十余里,追捕的人没有怀疑。

等追者散去后,萧宝寅才渡过西岸,投奔平民华文荣家,华文荣与其族人华天龙、华惠连抛家弃业,带着萧宝寅藏匿在山涧中,租了一头毛驴载着萧宝寅,白天躲避,夜里赶路,抵达寿阳东城。

北魏戍主杜元伦飞驰报告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元澄以车马及侍卫迎接。萧宝寅时年十六岁,由于徒步而形容憔悴,看见的人都以为他是被抢掠贩卖来的奴隶。元澄待之以客礼,萧宝寅请求身穿君王去世时臣子应该穿的斩衰丧服,元澄派人解释说这不合适,只把兄长去世时弟弟该穿的齐衰丧服给他。元澄率官僚前往吊丧,萧宝寅居处有礼,跟哀悼君父之丧一样。寿阳人敬佩他的节义,都来吊唁慰问,唯独不见夏侯一族,这是因为夏侯详追随梁王萧衍。经此一事元澄对萧宝寅深为器重。

10 齐和帝萧宝融东归,任命萧憺为都督荆州和湘州等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在战争之后,公私空乏,萧憺励精图治,推广屯田,节省力役,抚恤慰问死亡士兵家属,解决他们的困难。他认为自己以少年(时年二十五岁)居于重任,对将佐们说:“政事没搞好,士人君子都应感到痛惜。我如今开诚布公,诸位也不要隐藏!”于是人人尽心尽力。民间想要打官司的人,就站在他面前,等候判决,他在顷刻之间就能裁定,没有任何拖延积压,荆人大悦。

11 齐和帝萧宝融抵达姑孰。三月二十八日,萧宝融下诏禅位于梁王。

12 三月二十九日,庐陵王萧宝源去世。

13 鲁阳蛮夷鲁北燕等起兵攻打北魏颍州。

14 夏,四月三日,宣德太后下令说:“西边的诏书到了,皇帝仿效前代,恭敬地将神器禅让给梁国,明天我将亲自登殿,遣使恭授皇帝御玺,我作为未亡人,将归于别宫。”

四月四日,太后发出诏书,派遣兼太保、尚书令王亮等奉皇帝御玺到梁宫。

四月八日,梁王萧衍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年号为天监。(南朝宋齐梁陈之梁朝建立,史称“南梁”。)

当天,追赠兄长萧懿为丞相,封长沙王,谥号宣武,葬礼依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葬礼规格举行。

四月九日,奉齐和帝萧宝融为巴陵王,宫殿设在姑孰,对其优待尊崇的礼仪,都仿照南齐初年对刘宋亡国之君刘准的先例。奉宣德太后为齐文帝妃,王皇后为巴陵王妃。南齐所有亲王、公爵、侯爵,全部降级或撤销,唯独南齐篡政后刘宋汝阴王的爵位,不在废黜之列。

追尊父亲萧顺之为文皇帝,庙号太祖;母亲为献皇后。追谥王妃郗氏为德皇后。封文武功臣车骑将军夏侯详等十五人为公爵、侯爵。立皇弟、中护军萧宏为临川王,南徐州刺史萧秀为安成王,雍州刺史萧伟为建安王,左卫将军萧恢为鄱阳王,荆州刺史萧憺为始兴王,任命萧宏为扬州刺史。

四月九日,任命中书监王亮为尚书令,相国左长史王莹为中书监,吏部尚书沈约为尚书仆射,长兼侍中范云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

15 皇帝萧衍下诏,凡后宫、乐府、西解(杂作坊)、暴室(皇宫内的染布及纺织作坊。宫中妇人有疾病及后妃之有罪者亦居此室)妇女一律遣散出宫。

16 四月十日,巴陵王萧宝融去世。当时,萧衍想以南海郡为巴陵国,把萧宝融迁过去。

沈约说:“古代和现在情势不一样,就像曹操说的:‘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

萧衍点头,于是派亲信郑伯禽到姑孰,把生金给萧宝融。萧宝融说:“我死不需要吞金,醇酒足矣。”于是喝得大醉,郑伯禽就上前把他杀了。

萧宝融镇守荆州时,琅邪人颜见远为录事参军。萧宝融即皇帝位之后,颜见远为治书侍御史兼中丞。萧宝融禅位后,颜见远绝食数日而死。

萧衍听闻,说:“我应天命从人意,跟天下士大夫有什么相干,颜见远何至于此!”

17 四月十二日,萧衍下诏:“有司参照周朝、汉朝前例,讨论法律上用钱赎罪的条例,凡是在任官员,身犯鞭打之罪的,一律停止鞭打,改判罚金。其他各台省低级官吏及士卒,想要交罚款赎罪的,一律批准。”

18 晋封谢沭县公萧宝义为巴陵王,奉南齐祭祀。萧宝义幼年就有残疾,不能说话,所以唯独他得以保全性命。

南齐南康侯萧子恪及弟弟祁阳侯萧子范(二人是南齐豫章王萧嶷的儿子)曾经因事入见萧衍,

萧衍从容对他们说:

“天下公器,并非可以力取,如果没有时运,就算是项羽那样的英雄,终究也是败亡。宋孝武帝刘骏,性格多疑,兄弟中稍微有点名声的,都被他毒杀,朝臣因为被怀疑而冤死的,前后相继。

但是,有的人虽然被怀疑,却并不能把他们铲除;有的人根本没有被怀疑,却能引起灾祸。你们的祖父(萧道成)

因为有才干受到猜疑,但刘骏并没有把他怎么样;湘东王刘彧,因为庸劣愚昧,不被猜疑,但刘骏的子孙,全部死于刘彧之手。我那时候已经出生,你们又怎能知道我会有今日!

所以说啊,有天命的人,不是谁能害得了的。我刚刚平定建康时,别人都劝我把你们全部铲除,让大家对我死心塌地,我那时候如果依此而行,谁敢说不行!正是因为晋朝南渡以来,每次改朝换代,必相屠灭,感伤和气,所以国祚不长。

而且,从齐到梁,虽然也是改换天命,但情况跟之前不一样,我与你们兄弟,虽然出了五服,但血缘关系并不太远(萧衍是萧道成族侄),齐国创业之初,也曾同甘共苦,情同一家,岂可比如行路之人(萧道成夺取政权时,萧顺之是功臣)!

你们兄弟如果真有天命,也不是我杀得了的;如果没有天命,我又杀你们做什么!只是显示我没有度量罢了。况且建武帝萧鸾屠杀你家,我起义兵,不只是为自己雪耻,也是为你们兄弟报仇。你们如果能在萧鸾、萧宝卷时期拨乱反正,我岂不是也放下干戈,推奉你们吗!我自取天下于萧鸾家,不是取之于你们家。

当初刘子舆自称是汉成帝刘骜的儿子,光武帝刘秀说:‘假使成帝复生,天下也不会归他,何况刘子舆!’曹志,是曹操的孙子,为晋室忠臣。何况你们今日仍然是宗室,我心坦然,对你们抱有期许,你们不要把自己当外人!不需要多久,你们自然会知道我的心。”

萧子恪兄弟一共十六人,都在梁朝做官,萧子恪、萧子范、萧子质、萧子显、萧子云、萧子晖都以才能知名,担任清闲高官,都得以终其天年。

【学以致用】

01,“天下公器,非可力取,苟无期运,虽项籍之力终亦败亡。”

萧衍讲到了夺取天下的本质,靠的时运。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从时运上看,萧衍运气确实比较好

1,同时期的对手中,没有几个是实力相当的

2,萧颖胄提早过世,省去了很大的麻烦

3,萧宝卷是萧衍进入建康之前被人所杀。

就这第三条,在所有的篡位者当中,萧衍的行为算是比较正派的。这算是运气成分

所以,在南朝的所有创业者当中,他的名声是排第一位的

但不足的地方在于,他依旧没有跳出一个“怪圈”,

沈约曰:“古今殊事,魏武所云‘不可慕虚名而受实祸’。”上颔之

他本来是要把齐和帝萧宝融放到一个岛上去的,但是他听信了沈约的话,还是把齐和帝给杀了。 虽然他自己后面表现有后悔的意思,但是行动上却做了这件事。

这种行为,就会导致整个“南朝梁”公司的器量不够,

南朝宋齐梁陈四家公司,唯有萧衍的文化,器量最高,这是老板个人的精神穹宇,后面南朝能够和平五十多年,是领导人萧衍的文化理念是有关系的

可即便老板依旧很优秀了, 在处理齐和帝这件事上不够道义,导致组织的气数不够长。

这两者之间从因果论来讲,是证明不了的,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周武王给商纣的儿子封王,建立八百年基业

刘邦在进入咸阳能够约法三章,还军霸上,使得沛公,汉王为天下百姓所期待,从而在经历王莽新政之后,天下人感念汉室恩情,实现光武中兴。前后延续400年

后面的唐朝李世民打破这个规律,李唐延续了将近300年。

所以,领导人做人做事的格局,道义,会影响到他所带领组织的生命长度。

正以江左以来,代谢之际,必相屠灭,感伤和气,所以国祚不长。

.....

卿兄弟果有天命,非我所杀;若无天命,何忽行此!当足示无度量耳

因此,再看这句话,说明知道与做到之间,要合一很難。,

02,“昔沛公入关,妇女无所幸,此范增所以畏其志大也。今明公始定建康,海内想望风声,奈何袭乱亡之迹,以女德为累乎!”

从人性密碼看,男人有两大难关:

1,英雄难过美人关

2,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要天下还是要美人?

03,“我起兵于今三年矣,功臣诸将实有其劳,然成帝业者,卿二人也!”

这句话思考几点

1,前方将士累死累活奋战三年,不如两个在关键时候劝老板上位的功劳大。

2,对于领导者而言,既要有奋战一线的战士,又得有辅导决策,协助拍板的智囊。 老板也是人,到关键时候,也要人配合,也得有人给他壮胆,鼓励。

1 阅读:48

花言大帅

简介:用自己的专业让相信我的人变得更好(主业是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