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也会得肺癌!最新指南:三类人群被纳入肺癌高风险群体

欣迈康康 2024-04-15 13:50:35

众所周知,长期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但如果你已戒烟多年,罹患肺癌的风险是否还会存在?是否有必要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呢?

过去的十年里,美国癌症协会(ACS)只建议两类人进行肺癌筛查,一类是年龄在55至74岁之间,且拥有30包年吸烟史以上的成年人;第二类是当前未戒烟,或戒烟不满15年的成年人。

而随着肺癌发病率日益升高,ACS更新了肺癌筛查(LCS)指南(2023年版),新的指南在筛查对象、年龄范围、吸烟史以及戒烟后筛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调整。

01

LCS指南更新有何变化?

变化1:

年龄:55-74岁(2013年)→50-80岁(2023年)

新指南在年龄范围上进行了扩展,将筛查对象的年龄从55-74岁扩展至50-80岁。这一变化基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较年轻和较老年龄段中的实际情况。

根据一项大型研究NELSON试验结果显示,50-54岁年龄组的男性在筛查后肺癌死亡率降低了15%。这表明,即使从50岁开始筛查,也可以对降低肺癌死亡率产生积极影响。

2021年CISNET建模研究也预测,当筛查年龄从80岁延长至85岁时,检测到的肺癌病例增加16.9%,避免的肺癌死亡率增加13%-14%,而过度诊断率仅增加0.5%。这表明,延长筛查年龄上限可以进一步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同时避免更多的肺癌死亡,而过度诊断的风险相对较低。

变化2:

吸烟史:≥30包年(2013年)→≥20包年(2023年)

新指南将筛查对象的吸烟史标准从原先的30包年降低至20包年。这意味着,那些在过去20年内每天至少吸一包烟,或者吸烟历史较短但强度较大的人群,如10年每天吸两包烟的人群,都将纳入筛查范围。

这一变化基于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即使吸烟史较短,个体患肺癌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通过降低吸烟史标准,可以覆盖更多潜在的高风险人群,提高早期发现率。

(包年:指每天吸烟的包数乘以吸烟的总年数。一包相当于 20 支香烟,如果在过去 20 年中每天吸一包,或在过去 10 年中每天吸两包,那么就有20包年。)

变化3:

吸烟状态:戒烟15年内既往吸烟者或正在吸烟者(2013年)→既往吸烟者或正在吸烟者(2023年)

新指南中最具突破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戒烟后年限作为开始或停止筛查的限定条件。

关于戒烟年限与肺癌风险的研究,Landy等人使用多项大规模的数据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戒烟后的前五年内,肺癌的风险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具体来说,相对年度百分比变化(RAPC)为-4.4%,这意味着戒烟后的前几年内,肺癌风险降低的速度较快。这一发现与之前的许多研究相一致,进一步证实了戒烟对降低肺癌风险的积极作用。

当戒烟年限超过十年时,情况发生了变化。RAPC变为+3.8%,这表明戒烟超过十年后,肺癌风险的降低速度开始放缓,甚至有可能出现轻微上升的趋势。

研究还发现,在PLCO队列中,当戒烟年限超过十五年时,肺癌风险显著增加,RAPC为+8.7%。这可能是由于长期吸烟对肺部造成的损害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即使戒烟,这些损伤也可能导致肺癌风险的增加。

这意味着,即使已经戒了烟,肺癌风险也并不能降为零。无论一个人是昨天戒烟还是多年前戒烟,只要具备至少20包年的吸烟史,都应该接受肺癌筛查。

02

中国人群如何进行肺癌筛查

肺癌同样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显示,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87.1万,新增肺癌死亡病例约65.7万,分别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病例的18.1%和23.9%。

由于我国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西方有所差异,因此,中国肺癌低剂量CT筛查指南(2023年版)建议,如果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则应参加肺癌筛查:

(1)年龄介于50岁-80岁;

(2)具有下列条件之一:①吸烟史:吸烟≥2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或被动吸烟≥20年,若现在已戒烟,戒烟时间不超过5年;②有长期职业致癌物暴露史:长期接触氡、砷、铍、铬及其化合物,石棉,氯甲醚,二氧化硅,以及焦炉逸散物和煤烟等肺癌致癌物;③一级、二级亲属患肺癌,同时吸烟≥15包年或者被动吸烟≥15年;④如果某些高发地区有其他重要的肺癌危险因素也可作为筛选高危人群的条件。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筛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肺癌并提高治疗成功率,但最好的预防肺癌的方法仍然是避免吸烟。对于尚未开始吸烟的人,强烈建议永远不要尝试吸烟。

0 阅读:773

欣迈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