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漫谈|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传承

内明书院 2024-04-30 17:16:49

今天看到一个讨论,讨论说现在年轻人有一个现象叫做“断亲”,也就是说跟亲戚们的联系在减少,甚至好多时候“走亲戚”这件事情已经走向消亡。

当然我们很可以理解,因为过去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强调亲戚们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经常走亲戚?就是有很多的亲属之间的交往,是因为大家住的都不太远,可能都在一个村里。就算是有人跑到自己那个村子之外,一般也都是在附近的镇上,而现在可能这些姑姑、叔叔都会住在遥远的另一个城市,甚至另一个国家。那么这种“走亲戚”这件事情,这简直太困难了,而且大家完全不在同样的生活环境,见了面也没啥好说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也就会感觉亲戚的过多的交往也没有什么意义。

好多年轻人就很烦,就是说发现亲戚们中的长辈过节见了面,基本上都是问你,“现在考试复习的怎么样?能不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之后,你找什么工作?然后工作以后有没有谈恋爱?什么时候结婚?……”都是这种大家都不喜欢被别人问的问题。这挺烦!但是你话说回来,他不问这个,他问你什么呢?因为你别的方面他更不了解。问你又烦,这个就是一个很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大家平时不熟,很偶尔的情况下大家聚一聚,那就很尴尬了。所以大家就在想,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咱们就不走亲戚了,这也是“断亲”这个现象的由来。

但是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有人就会想说,你看这些都是我们过去的儒家的一个传统,我们当今如果大家亲戚都不走了,那么这个传统是不是就也跟着断了?我们说要发扬光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那这个是不是跟发扬光大优秀传统文化就背道而行了?这个也是有些人的一个疑虑。

针对这个疑虑,我觉得实际上我们发扬光大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重点去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底层的基本的精神,基本的价值观,而不一定需要非得继承他的具体的形式。也就是说我们一定程度上需要与时俱进,时代不同了,具体形式上就可以有一些改变。

那过去的儒家为什么鼓励亲友之间有很多的这种互动,有很多的这种交往呢?它其实核心的一个期待,是通过这样的一些亲友之间的互动来去培养人的那种社会友善度,也就是对其他人的一种关心、亲切、友好的这么一种基本的心理态度。等于过去的儒家是借助亲戚的交往,把它变成像一个心理训练一样,然后训练人的那种基本的爱心,提升人的那种基本的社会性。

我们今天如果我们不方便跟亲戚们密切交往,我们也不是没有可能去以其他的方式来去培养我们的人际之间的那种友善,那种人际的亲密,那种社会的友善性,这些爱心,这样的一些优点,我们其实并不是没有机会去培养,我们可以用别的形式来培养,那么这也算是继续传承了传统文化的根本的精神。

虽然形式上变了,但是根本精神传承了,这也是传承了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光是亲戚这方面是这样,其他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比如我们中国传统的那种男女关系,我们的一个理想的传统的两性关系,它应该是一种叫做“白头偕老”这么一种关系,也就是最好是一夫一妻,最好是没有什么变故,两个人一生都在一起相亲相爱,然后过一辈子。中间如果有一些矛盾、冲突,有一些打架,都是尽量的互相体谅,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培养人和人之间的这种仁爱的精神。

到了今天来说,我们其实,说老实话,能够一男一女一直过到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的,其实已经…我不知道能有多大比例,但是比例显然已经少了很多了。这个时候我们所谓的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没有必要在具体的形式上,非得回到古代时候的那种状态。

因为如果现在的,比如一对男女,两人过在一起发生了很多的冲突,感觉互相之间不是那么相合,好像不是那么契合,然后我们就真的可以没有必要非得绑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各自去寻找自己各自的幸福,这个也是更适合当今时代的这种特点的。

但是我觉得传统文化中,在这个事情背后的精神,我们还是应该继承的。它在传统文化中,这种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背后的精神是什么呢?

那个精神实际上,它特别强调的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就是我不是只在这个关系中自己去看自己能够得到什么,我也要能够去了解对方的需要,然后我也要尽量的去尽我所能去体谅对方,多想别人的好,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去相处。

所以我觉得如果我们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跟自己的配偶在一起生活的时候,我们尽量的以这样一种传统的态度,这样的一种尽量去理解对方,尽量去体谅对方,尽量的去不要太自我中心,这么一种方式去和对方相处,去努力。然后努力成功了,大家就继续在一起生活;然后努力失败了,我们也就承认失败。然后就说虽然我们大家都努力了,但是毕竟可能我们俩有一些性格不合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只好分开,但是就算是分开,我们也尽量不要去伤害对方,尽量不要去仇恨对方。那我觉得其实也就算是继承了我们的传统了,也就是说我们要继承传统的那种心态,而不是继承传统的那些具体行为。

在孔子的时代,父母如果去世了,子女守孝就需要有三年,这三年的时间,他就基本上不去参与什么社会活动,就专心专意的在那去哀悼自己的父母。像这种具体的行为模式,它后边当然不适合了,对吧?我们今年如果你要是说你父母去世了,你到单位请假,你说我请假,因为我父母去世了,我很难过,我需要一个时间去哀悼一下。然后老板问你说你要请多长时间的假?你说我要请三年的假,因为我是一个儒家的信徒,这老板会觉得你有病,而且的确你这样做它也并不符合儒家的精神,为什么?

因为儒家有一个理念叫做“与时俱进”,就是儒家也并不认为他们的一些具体的行为方式,具体的行为规范,这种风俗习惯礼仪,应该百年千年毫不改变。儒家自己也并不是这样想的,儒家也是觉得只要你符合儒家的那种“仁”、“术”,这些基本的精神,具体形式怎么做?儒家认为也是可以改的,所以有人说孔子的时候就说孔子是圣之使者也,换成我们今天的话说,也许我们可以应该说孔子是有时代性的圣人,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变化,那么这个圣人的表现形式也是应该有变化的。

当然这里边就又回到了一个我们前面提到的问题,就是哪些应该变?哪些不应该变?该怎么变?这个可能就需要我们当代的这些社会科学工作者,或者是我们的所有的普通百姓,大家一块去进行思考了。

比如有一些改变,我觉得就改变得过于仓促欠考虑。比如有些地方他说为了多一些耕地,然后就平坟,就把人家的祖先的坟地给平了。甚至比如说过年不放鞭炮,再比如说前不久,清明节有些地方禁止卖那种用来烧的纸钱,等等这些东西。

这些做法,在我个人看来就是过于简单粗糙了。他的确看到了我们有一些传统的风俗,可能在当今会带来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但是他们采取的方式,就是把这个风俗就彻底的消除掉,我觉得这个是不合理的。就算这些风俗会带来问题,我们其实也可以想想办法,或者说我们想办法让这些带来的问题得到解决,或者是我们想办法说把风俗做一些变化,但是还能够保留住这个风俗背后的那种精神。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我们需要去动脑子,不能简单粗暴的就一禁了之。

比如我前面也提到坟地这个东西,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中国人来说,它就是中国人的圣殿,祖先就是我们子孙心目中的神,这有一个精神的凝聚力,精神的信仰和精神的传承这样一个作用的。所以你把它平了,可以。那你用什么东西来代替它所起的作用?

比如放鞭炮,放鞭炮其实它是有一个提供情绪宣泄,让大家一些小的心理压抑得以释放,从而让大家心理变得更健康,这样一个心理的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它还有一点点环境消毒,避免新冠传染这样一些生物性方面的作用。它是有这样一些作用的,所以你废除了这个风俗,你就需要有一个新的风俗或者新的习惯或者新的方法,来去实现这样一个功能和作用。

清明节烧纸也是一样,清明节烧纸是一种和祖先之间建立一个心理联系,是起这样一个作用的。所以你看古代的中国人,他是把祖先坟墓所在的那个地方,看得非常神圣的,他轻易不愿意离开家乡,就是因为家乡有祖先的坟墓。如果你祖先连个坟墓都没有,祖先就直接把骨灰扔到大海了,海葬了,那后代他怎么才能够对祖先的故土保持那种非常亲近的感情呢?如果他不能对故土有这样的感情,那也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好多人他就会跑到国外去生活了。当然他跑到国外去生活也没有关系,但是我觉得不能所有人都往国外跑吧。

所以这些地方我觉得真的都是需要我们或者是普通百姓,或者是搞社会科学的人,特别是心理学家,我们大家都要去想办法,然后去号召推广,然后慢慢的形成一些新的风俗。

比如说清明节去烧纸,这个是不是有风险,你到山上去烧纸,有没有可能去引起火灾?那么,的确是有风险,我们是不是可以想一些什么办法?比如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密闭式的烧纸的专用的什么箱,把纸放在那里边烧,它肯定不会蔓延出来等等,我觉得这个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好吧,今天就跟大家只聊这些,我们下次再见。

END

关注我们

让心理成长走进生活

让生活有温度

作者 | 朱建军

编辑 | 内小明

0 阅读:0

内明书院

简介:倡行心理服务,科普心理知识,与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