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子孙想攻打印度,遭遇了诸葛亮式困境

君轩说历史 2023-06-11 01:15:02

公元1299年,察合台汗国与德里苏丹国在德里附近的基利地区交战,这场战争也被视为察合台汗国的最佳选择。

察合台汗国是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他的领地大部分被元朝、金帐汗国和伊尔汗国包围,因此经常陷入东西两线作战;幸好伊尔汗国被马穆鲁克王朝牵制,察合台人才得以掌握阿富汗南部的加兹尼等地,而这也是前往德里苏丹国的要地。

察合台汗国需要大量收入来支撑战争开销,但他们本身的管理水平有限,只有进攻德里苏丹国劫掠一番,才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而且对察合台人来说,德里苏丹国要比元朝和伊尔汗国弱得多。

美国历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托马斯·特劳特曼在《印度次大陆:文明五千年》一书中,也对基利战役进行了描述,这本书是他为密歇根大学本科生开设的“印度文明通史”课程讲义,简要概述了世界古老文明之一的印度次大陆文明的发展历程。

由于之前几次没能得到太多战果,察合台汗国大汗笃哇派儿子忽都鲁火者亲率大军出征,目标直指德里。

忽都鲁火者也很聪明,他绕开旁遮普地区的大城木尔坦,也没有强攻沿线的堡垒,而是迅速南下,准备占领德里再说话。

不幸的是,当时德里苏丹国的苏丹阿拉乌德丁·卡吉尔,是该国历史上最强大的苏丹,他很清楚察合台人想要速战速决的意图,决心把他们拖垮,于是就将军队驻扎在德里附近的基利地区,严令部下不得擅自出战。

察合台人也发觉了阿拉乌德丁·卡吉尔的想法,他们开始学习诸葛亮对付司马懿的办法,不断进行骚扰和挑衅,希望能够把对方吸引出来交战。

果然,一直跟阿拉乌德丁·卡吉尔不对付的扎法尔汗毛了,率领麾下1万多人出战,察合台人假意撤退,将扎法尔汗的军队越带越远。

扎法尔汗一路猛追,把大量步兵和战象都甩在身后,察合台人则悄悄派两翼人马在扎法尔汗身后完成合围。

扎法尔汗意识到不妙,但自己身边只有1千多重骑兵,现在深陷重围很有可能要全军覆没,就算突围回去,也会以违反苏丹指令被军法才处死。最终,扎法尔汗等人决定向察合台人发起自杀性冲锋。

察合台人想逼迫扎法尔汗投降,这样就可以瓦解德里苏丹国的内部贵族,但扎法尔汗不为所动,直到战死沙场。

阿拉乌德丁·卡吉尔也知道扎法尔汗的情况危急,但他并没有派出任何部队增援,一是怕落入察合台人的圈套,二是扎法尔汗违令在先。

察合台人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他们继续向之前跟扎法尔汗脱节的战象与步兵进攻,将他们赶回了原先的营地,但阿拉乌德丁·卡吉尔既不出战,也不撤退,察合台人只能收兵回营。

战斗中,忽都鲁火者身负重伤,不久死在营地,这也基本上宣告了察合台人的失败。

几天后,察合台人趁夜悄悄撤退,他们损失惨重,却一无所获,鉴于自己的补给很困难,而德里苏丹国的主力仍在,抓紧后退是万全的选择。

后来,察合台人再次进攻德里苏丹国,但在阿姆罗哈战役中遭到惨败,只能放弃了南下的打算。

《印度次大陆:文明五千年》摒弃了繁复的专业术语和概念,用十分简洁通俗的文字和最短的篇幅,生动叙述了印度次大陆从古典文明的发祥到现代文明建构的历程,展现了印度次大陆5000年丰厚的文明史全景,喜欢印度历史的朋友,可以阅读起来。

0 阅读:0

君轩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