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在外打仗,许母李氏担心儿媳朱锡明被卖,劝儿媳改嫁

冰点历史 2024-05-14 09:01:01
前言

1948年初秋,许世友的母亲李氏从麻城县县长的口中得知,自己的儿子许世友非但没有牺牲,而且还成了解放军山东兵团司令员。

不久,许世友和原配朱锡明生的儿子黑伢,来济南寻找父亲。从黑伢的口中,许世友了解了很多他不在家时,家里发生的事情。

过了一段日子后,许世友把母亲李氏接到了城里。李氏告诉他,朱锡明已经改嫁了。

原因是当年许世友的三叔许存礼要把朱锡明给卖掉。为了不让儿媳受苦,婆婆李氏做主,让朱锡明改嫁了。

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李氏带着儿媳、孙子过着怎样的日子?

朱锡明的处境

许世友到了结婚的年纪了,许母李氏作为传统母亲,开始帮着儿子张罗婚事。

她对儿媳的人选,有她自己的想法。于是,那段日子,许母开始游走在附近的各个村子,为儿子寻找适合的媳妇。

很快,她看中了一个女子。女子名叫朱锡明,家住的地方离许家洼不远。李氏了解到,朱锡明比许世友大4岁,人长得很美,心地善良,最关键的是,干家务是一把好手。

许世友知晓此事后,孝顺的他自然同意母亲的做法。

1924年,在许母的主持下,许世友和朱锡明举办了婚礼。婚后,夫妻俩的感情很融洽,日子过得很和睦。

此时的许世友,不但已经参加了革命,而且还担任了重要职务。

这天,部队送来了紧急的作战指令,许世友只好告别母亲和妻子,踏上战斗的征途。

那段日子,许母带着儿媳朱锡明,除了为红军做鞋之外,还把一些伤病员接到家里疗养照顾。

许世友偶尔深夜回家,与妻子母亲团聚。

不过,这样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1932年,许世友接到了去往外地执行任务的命令。

也就是说,他以后深夜都不能回家了。

这几年里,许世友和朱锡明先后生了三个男娃,不幸的是,前两个都夭折了。最小的那个,许世友只见了一面。

许世友告别的那晚,朱锡明哭得根本止不住。即便如此,也没能拦住许世友带队西征的步伐。

这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后,蒋介石下令对鄂豫皖苏区进行“清乡”。麻黄地区,灾难尤深。

据记载:

“在麻城的乘马、泗店、田铺一带方圆六七十里的地区内,烧毁村庄八百九十一个,杀害群众二万四千八百余人,抢走耕牛一万四千一百多头。”

许家洼位于黄麻老区,所以未能幸免。

这天,许家洼四周的村庄相继冒起了浓烟烈火。只见村民们四处逃跑,如乱锅上的蚂蚁一般。

朱锡明一手抱着4岁的黑伢,一手拿了一个包袱,她催促婆婆赶紧跑吧。

李氏把家里的米全部倒在袋子里,然后直接抗在了肩上。儿媳见状,马上把婆婆的米袋接过来。

李氏带着儿媳、孙子,以及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跟着村民躲进了深山老林。

那些日子,国民党军封锁路口,天天搜山。

这天清晨,国民党军放火烧山,炮弹在山林轰轰乱炸。许世友的小妹抱着黑伢,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撞到在地。

等她清醒过来后,眼看着大火已经向她袭来。她一边哭喊,一边朝着火势弱的地方冲。

与此同时,寻找他们的朱锡明听到了小妹的哭喊声。

当几人转移到稍微安全的地方后,朱锡明抚摸着儿子的脸,说道:“儿啊,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叫娘怎么有脸去见你爹啊!”

这时,朱锡明十分想念在外的丈夫!

或许是天不绝人路!中午时分,天降大雨,山火渐渐被熄灭了。

此后,存活下来的村民一起生活在密林中,大家都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各家的粮食集中在一起,等粮食吃光后,就挖野菜充饥。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很久,等到国民党军不再搜山了,村民们才陆续走出密林。

这天,许母带着一家人去了黄土岗(现在是麻城县黄土岗)。不知怎地,他们的行动被许世友的三叔许存礼打探到了。

许存礼领着两个人贩子,来找许母李氏。

许存礼直接开门见山地说,要用三十块光洋,买朱锡明。

许母李氏极其生气,将桌上的光洋全部甩到一边。她没想到,乱世之下,他三叔竟然是这副嘴脸。

许存礼却不生气,还称要不是朱锡明年轻漂亮,值这个价钱,换作其他人,都给不了这个价。

这时,许世友的弟弟妹妹们站了出来,他们一起围着许存礼大吵大闹。

许存礼竟丧心病狂地说,再吵的话,就要把许世友的两个妹妹也卖掉!

见这么长时间都不见朱锡明露面,许存礼赶紧跑到房间查看。结果发现,朱锡明不在房间,只留下了鞋子,可见她是跳窗跑了。

许母李氏也不知道儿媳去哪里了?她只好带着几个孩子,在一个姓李本家给的小草棚里安身。

白天,许母在小草棚里卖茶,几个孩子有的挖野菜,有的背着黑伢乞讨。日子还将就地能过。

朱锡明那晚,趁着婆婆和许存礼争吵的功夫,只抓了一件棉衣棉裤,连鞋子都没来得及穿就跑出去了。

她一刻都不敢停歇。她连夜朝麻城逃跑。

朱锡明知道许存礼心狠手辣。当年,他为了保护自家的房子,竟然要把许世友交给“白枪会”抵命,对亲侄儿尚且如此,何况她这个外姓的儿媳呢!

与此同时,她也很后悔,几年前的一个晚上,许世友要杀许存礼,是朱锡明稳住了丈夫,这才使许存礼保住了一条命。

此后,朱锡明一个人在庙里生活,平时靠吃“施粥”和卖袜底糊口。

许母劝儿媳朱锡明改嫁

直到1935年春,朱锡明才和婆婆联系上。李氏把黑伢送到朱锡明那里,看到长大的儿子,朱锡明悲喜交加,大哭了一场。

不久,随着国民党对红军家属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政策后,许家洼的老百姓陆陆续续地返回村子。

没想到的是,许存礼也回到了许家洼。他靠着拐卖妇女发了横财,用那些不义之财去巴结权贵,最后竟当了本村的保长。那可谓是“衣锦还乡”,财大气粗。

李氏考虑到,许存礼这个恶棍,啥事干不出来?她一个寡妇人家,能保护得了儿媳朱锡明吗?

思来想去,李氏决定让儿媳朱锡明改嫁。

当朱锡明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心都要碎了。此时,许母又说,许世友出去多年,兴许已经牺牲了。

李氏整整劝说了朱锡明三天时间,最后朱锡明只好答应了。

不久,朱锡明嫁给了一个给地主家看守仓库的长工。

值得一提的是,朱锡明改嫁之后,没有再生孩子。她始终把许家当作婆家,有时候没事的时候,还常回许家坐一坐,帮着许母干干家务。

许母去见儿子时,朱锡明给许世友做好了一双鞋子。许母给儿子鞋子的时候,顺便把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全部讲给了儿子听。

许世友抚摸着朱锡明做的鞋子,感叹不已,连声说:“难为她了,难为她了。”

全国解放以后,朱锡明得知了许世友组建了新的家庭,她的心情是既高兴又有些惆怅。

那时,她经常和身边人讲述她与许世友共同生活的一些事情。

朱锡明后来病重,到了临终的那天,她提出了一个请求,就是要求把她葬在许家的祖坟里。

0 阅读:36

冰点历史

简介:这里有最精彩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