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邋遢相公”王安石从基层出身,拜相后大力推行改革却遭到千古骂名

史海撷英 2024-02-25 17:51:55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说起王安石肯定会想到他的这些名号: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春机盎然的诗句就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第三句,最初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王安石总觉得“到”字无法表达出春回大地的意境,又改为“过”字、“入”字,还嫌不好。经过十多次的反复推敲修改,最后确定为“绿”字,一下子就把春回江南的意境表达出来了,这种千锤百炼的写作的风格在他的文章中也处处体现。

王安石的诗好,散文也很独特。他的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散文的艺术成就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如《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往往一笔切中要害,让人无反驳的余地。即使在他的游记中也有浓重的议论成分,脍炙人口的《游褒禅山记》就属于此类。

王安石的文章大多是政论文,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注定了他的文章处处透露出“务为有补于世”的主张。

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一句用在王安石身上在恰当不过。虽然王安石在文坛上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政坛上官至宰相,力主变法,挽救北宋于积贫积弱……

王安石

但日常生活中的王安石,说他不拘小节,简直太含蓄了。史载王安石“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什么惊才艳艳的北宋才子?什么威风八面的宰相大人?不存在的,不修边幅的才子,蓬头垢面的宰相,倒是有一位。

邋遢相公

王安石年轻的时候,在时任扬州知府的韩琦手下做幕僚。“韩魏公自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王荆公初及第为佥判,每读书至达旦,略假寐,日已高,急生府,多不及盥漱。魏公见荆公少年,疑夜饮放逸。一日从容谓荆公曰:‘君少年,无废书,不可自弃。’荆公不答,退而言曰:‘韩公非知我者。’魏公后知荆公之贤。”

王安石不仅年少时就这么不修边幅,后来官至宰相,也仍对外在形象混不在意,可谓历史上有名的“邋遢宰相”。苏洵曾在《辨奸论》里刻画王安石,“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

虽然苏洵这样评价王安石,不乏政敌之间的刻意攻讦,但他对日常生活中的王安石形象刻画得还是入木三分——王安石的确经常不洗脸,不换衣服,对食物的要求也基本停留在能吃就行的标准。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汗,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王安石

宋代笔记小说《遁斋闲览》谐谑篇以及《山中一夕话》、《雪涛谐史》等书中都提到了一件类似的事,那就是王安石——招虱子。“荆公、禹玉,熙宁中同在相府。一日,同侍朝忽有虱自荆公襦领而上,直缘其须。上顾之笑,公不自知也。朝退,禹玉指以告公,公命从者去之。禹玉曰:‘未可轻去,辄献一言以颂虱之功。’公曰:‘如何?’禹玉笑而应曰:‘屡游相须,曾经御览。’荆公亦为之解颐。”

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记载:“王荆公性不善缘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濯。与吴冲卿同为群牧判官,时韩持国在馆中,三数人尤厚善,无日不过从,因相约,每一两月即相率洗沐定力院,家各更出新衣为荆公番,号拆洗王介甫云。王介甫云出浴见新衣辄服之,亦不问所从来也。”《古今谭概》里写到了王安石最亲近的人——王夫人:“荆公夫人吴,性好洁,与公不合。公自江宁乞归,私第有一官藤床,吴假用未还,官吏来索,左右莫敢言。公而登床,偃仰良久,吴望见,即命送还。又尝为长女制衣赠甥,裂绮将成,忽有猫卧其旁。夫人将衣置浴室下,任其腐败,终不与人。荆公终日不梳洗,虮虱,当是月老错配。”

有志少年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三日(1021年12月19日),他的父亲在南北各地做过几任州县官,小时候跟随父亲去过很多地方。王安石少年时期就爱读书学习,记忆力特别好,写作更是精彩,显示出了很高的文学才华。“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王安石跟随父亲历经南北的经历,让他亲眼目睹了“民劳财匮”的民生和社会现状,也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样的经历对他后来大力推行改革埋下了种子。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二十二岁的王安石考取了进士,到淮南出任判官。

基层任职

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升迁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发展生产,他在基层做了很多务实为民的工作。鄞县任职之后,王安石又辗转到舒州、常州任职,他在基层任职长达十七年之久。

王安石

期间王安石体察民情,对宋朝开国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进行深刻分析。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王安石在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的任上被召回京述职,给宋仁宗上了一份《言事书》。这篇文章是一篇政论文,文章有九千多字,也称“万言书”,内容是在地方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关于朝政的深思熟虑的意见看法,还有王安石的施政纲领。宋仁宗没有采纳王安石的建议,但这篇《言事书》在朝廷大臣中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为十年之后的变法做一定程度的舆论准备。《宋史》记载:“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是嘉祐三年也。按时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后安石当国,其所措注,大抵皆祖其书。”

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驾崩,宋英宗继位。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驾崩。同年王安石的母亲病逝,王安石回家服孝,并继续在地方任职。宋英宗在位的四年里,王安石在舒州任职,朝廷多次征召王安石赴京任职,王安石拒绝了这些升迁的机会。

王安石认为自己的施政纲领得不到朝廷的支持,赴京任职不会有大作为,在基层任职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学抱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实事。

初遇宋神宗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赵顼即位。赵顼在儿时就久慕王安石之名,而且对百姓疾苦非常同情。宋神宗继位之初,锐意进取、励精图治,想通过一番作为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历精图治,将大有为。”

君臣想法不谋而合,神宗即位后立即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马上又诏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从此,君臣促膝长谈,商讨国家大事,王安石深得神宗器重。

赵仲针

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宋神宗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又召见王安石。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宋神宗认同王安石的相关主张,要求其竭尽全力完成这一任务。

王安石随后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文中详细阐释了宋朝自开国以来一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文章针砭时弊,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各种社会问题,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王安石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一文,无疑给宋神宗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宋神宗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王安石初次拜相,变法拉开帷幕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并设立变法机构“制置三司条理司”,专门用来颁布新法。制置三司条理司的设立宣示着变法正式拉开了帷幕。

一系列旨在富国强兵的条例法规立即颁布,这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以“理财”和“整军”为中心。

“理财”方面的有青苗法、市易发、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整军”也就是强兵,这方面的法规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

王安石

王安石任命了许多支持他的人参与到变法的行动中去。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大力支持,变法一开始,反对的声音很大,尤其是遇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和抵触。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与反对变法的人展开激烈的辩论。

不管是面对面的激烈辩论,亦或是书信方式的辩论,王安石都将变法的思想、宗旨和目的表达得非常清楚。

王安石在与反对变法的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作为武器,有力地回击了反对的声音。

赵仲针

变法伊始,神宗是王安石最大的支持者。以言论侮辱王安石或者进行人身攻击的人,也被神宗罢免或贬谪,“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吕诲以论王安石,罢知邓州。”这是对变法顺利推行的大力支持。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变法如火如荼地全面展开。这一年二月,河北安抚使韩琦请罢青苗法。三月,大臣孙觉、吕公著、张戬、程颐、李常等强烈反对新法。王安石与反对变法的人交锋也越来越激烈。

王安石与反对变法的守旧派激烈辩论

司马光是强烈反对变法的人,也是反对变法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变法问题上的辩论也日趋白热化。司马光认为没有必要实行新法,遵循旧法、开源节流就行了。王安石的变法思想与司马光截然相反,王安石的变法思想是“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事,用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

为此司马光曾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列举了变法的弊端,强烈要求王安石遵循旧制,废弃新法,并对变法加以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以回信的方式向司马光详细阐述了变法的宗旨和决心,这份书信就是《答司马谏议书》:“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王安石

在信中,王安石言辞犀利、针锋相对地驳斥了司马光对变法的污蔑和人身攻击,尤其对司马光所说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措辞强硬地批评了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变法的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同时也表明变法的决心。

王安石和司马光围绕变法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司马光收到回信后,立即给宋神宗上书《弹奏王安石表》,一来弹劾王安石,二来反对变法。

在《弹奏王安石表》中司马光说到:“晨之与安石,犹冰炭不可共器,若寒暑不可同时。”由此可见这次变法的反对声音是由多么强烈,阻力是多么大。

王安石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用以表明变法的目的,这篇文章就是《答曾公立书》,也是一份书信。信中王安石从正面详细阐明了青苗法对政府财政来源的重要性、必要性,也是对青苗法的有力宣传:“然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贷之,贷之不若与之。然不与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不可继则是惠而不知为政,非惠而不费之道也,故必贷。”

青苗法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农民在春季青黄不接的时候,向富人借钱借粮,并支付一定的利息,秋季庄稼丰收之后,就还回去。

青苗法是要把农民向富人借钱借粮改为农民向官府借钱借粮,而且收取的利息低很多,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利息可以推到下一年。这样既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又可以增加政府的收入。

关于“理财”,也就是如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王安石是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路的。在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他在文章《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中就提出了“理财”和“用人”对国家的重要性:“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

改革科举考试制度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是变法极其重要的一年。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废除了以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代之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

王安石

王安石主张文章要“适用”,“务为有补于世”,也就是文章要为社会服务,要有实用性。

王安石的这些思想其实在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就已经形成,文章《兴贤》说的就是选取人才的重要性,而在文章《取才》中这种观点就更加明显。文中提出文章要“适用”和科举制度改革的主张,而且认为录取人才不应有年龄的限制:“故学者不习无用之言,则业专而修矣;一心治道,则习贯而入矣。若此之类,施之朝廷,用之牧民,何向而不利哉?其他限年之议,亦无取矣。”

王安石的一系列变法始终是围绕着“富国”、“强兵”、“取才”的最终目的而展开的,在熙宁五年(1072年)、熙宁六年(1073年),虽然反对变法的声浪依旧很高,阻力依旧很大,但是变法持续进行着。

王安石罢相,吕惠卿借机陷害王安石

熙宁七年(1074年),变法遭遇了重大的挫折。这一年春天天气大旱,农民颗粒无收,饥民流离失所,这时监安上门郑侠绘制了一幅《流民图》上呈给宋神宗。图中描绘了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郑侠借机论述新法的诸多错误和过失。宋神宗也对变法产生了动摇,反对变法的人也力谏罢免王安石。

四月,“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

王安石回到了江宁府,但是变法并没有停止,王安石的继任者韩绛和吕惠卿继续执行变法。

王安石

吕惠卿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变法的坚定支持者,可他却是一个忘恩无义之人。王安石罢相后,吕惠卿独揽朝政,为防止王安石再度回朝,借机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企图彻底倾覆王安石。韩绛得知吕惠卿的险恶用心之后,将此事秘密汇报给宋神宗,宋神宗则立即召回王安石,继续让王安石主持朝政。“惠卿既叛安石,凡可以害王氏者无不为。韩绛为相不能制,请复用安石。”

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变法失败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王安石再度拜相,继续推行变法,但是这一次的变法更是举步维艰。

一是支持变法的人越来越少,连宋神宗也产生了摇摆不定的态度;二是变法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一些新的法规没有得到有力地执行和贯彻,反而出现了负面的效果;三是守旧派强烈的阻挠和反对。

熙宁九年(1076年)变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加之爱子王雱病逝,王安石便辞去了宰相职务,退居金陵,不在过问朝政。

元丰八年(1085年),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驾崩,新法被宋哲宗全面废除,也宣告着持续了十五年的变法失败了。

在此后的十年里,王安石一心著书立说、潜心学问,直到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司马光

人们总是拿司马光和苏轼对王安石的批判去抹黑王安石,其实这是对这三人最大的侮辱。三人政见虽然不同,但是互相之间也只是在公事上有分歧,私交并不差。王安石去世后,“上又曰:‘王安石何如?’光曰:‘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这就是著名的“司马牛”对王安石这个“拗相公”的评价。苏轼在代表宋哲宗给王安石的制词《王安石赠太傅》中说:“朕式观古初,灼见天命。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具官王安石,少学孔孟,晚师瞿聃。罔罗六艺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无。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浮云何有,脱屣如遗。屡争席于渔樵,不乱群于麋鹿。进退之美,雍容可观。朕方临御之初,哀疚罔极。乃眷三朝之老,邈在大江之南。究观规摹,想见风采。岂谓告终之问,在予谅暗之中。胡不百年,为之一涕。於戏!死生用舍之际,孰能违天?赠赙哀荣之文,岂不在我!宠以师臣之位,蔚为儒者之光。庶几有知,服我休命。”虽然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溢美之辞,但也可看出苏轼并非绝对反对王安石的。三人之间是真正的君子之交。

《宋史》中有一段记载王安石的话语:“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王安石的性格铸就了他的行事风格,变法中他固执己见。对于反对变法的人,他是不能包容的,也是毫不容情的。

或许是王安石的思想太超前,同时代的人不能理解变法的真正内涵。这种对王安石变法的否定一直延续到清朝,连同样是“戊戌变法”支持者的清德宗在《宋神宗》诗中也是否定的:“神宗本是英明主,安石原非侧媚臣。可惜有才偏执拗,终教新法病斯民。”也真是“一心要江山图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

0 阅读:13
评论列表
  • 2024-02-26 19:24

    仁宗一朝,人才济济,虽政见不同,但都是君子之交。至新旧党争之后,庙堂之上则多为促狭小人。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