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印度除了极少数高知人士,其他包括印度高层精英,下至普通的国民大众,打心眼里是瞧不起中国,并对中国具有心理优势的。 这种现象在印度的教育体系中有着鲜明体现。翻阅印度的教科书,佛教东传这一历史事件被描述为 “印度文化对亚洲的征服”。在印度的观念里,佛教诞生于印度,随后传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多地,这一过程被他们片面地理解为印度文化的强势输出,是一种文化上的 “征服” 行为。 而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在印度也有着别样的解读。在印度,这部作品被视作 “中国人来印度取经的例子”,不断被强调的是 “印度是老师,中国是学生”。 他们着重突出中国古代僧人前往印度求取真经这一情节,以此来强化印度在文化传播中的主导地位。例如,印度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常常提及,唐僧师徒历经艰难险阻前往天竺(今印度),正是因为印度有着更为高深的佛法,这足以证明印度文化在宗教领域的优越性。 从历史角度看,印度有着悠久的文明,其哲学、宗教和文化艺术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印度人的这种优越感。 随着时代发展,尽管中国在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早已超越印度,但印度部分人的这种心理优势依然存在。 在印度的一些媒体报道中,对中国的发展往往选择性忽视或歪曲解读。一些政客在公开场合谈及中国时,也时常流露出不屑的态度。 在一些国际事务的讨论中,印度代表在涉及中印相关议题时,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发表言论,似乎中国的发展对其毫无影响,而印度自身才是更具影响力的一方。 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印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印度民众也开始逐渐认识到中国的真实发展状况。一些到过中国的印度游客,亲眼目睹了中国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先进的科技应用后,对中国的看法有所改变。 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度国内那种长期存在的、认为印度对中国具有心理优势的观念,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国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这一独特的认知现象,也成为研究中印关系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