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翻了!2025年山东聊城冠县,一中学食堂没有座椅、全体学生需要站着吃饭!有家长看不下去,投诉学校不作为! 学校回应:“这是学校的优良传统,站着吃饭对孩子好,没有必要装!”网友:不知道老师校长他们坐着吃还是站着吃?他们要是站着吃,我没意见! 周三下午五点半,山东聊城冠县某中学门口,背着沉重书包的学生们陆续走出校门。人群中,一个女孩低着头快步前行,额前碎发被汗水打湿,冰凉的手指紧紧攥着书包带。 面对来接自己的家人随口问起“吃饭时有没有坐会儿歇脚”,女孩愣了一下才回答:“食堂一直没有椅子啊,我们都站着吃,今天我旁边的同学太高,弯腰吃饭时洒了一身汤。” 这样的回答,并非个例。一段在家长群流传的食堂视频,揭开了这所中学用餐场景的一角; 画面里,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们挤满食堂,两排人贴着餐桌站得笔直,有的孩子要使劲弓着背才能让筷子碰到餐盘; 矮个子女生踮着脚,手腕悬空夹菜,没夹稳的青菜掉在地上,又慌忙捡起来塞进嘴里,生怕被老师指责浪费。 视频中没有少年应有的欢笑声,只有碗筷碰撞的叮当声和仓促的吞咽声,看得人心头发紧。 事件发酵的起点,是几位家长带着担忧找到学校反映情况。在接待室里,校长坐在皮质沙发上,手持保温杯,面对家长的诉求,语气轻松地解释; “这是我们学校的优良传统,从二十年前建校就这样,站着吃饭能锻炼孩子的纪律性,还能节省时间,吃完直接回教室学习,多好啊。” 当家长提出“弯腰吃饭对孩子身体不好”时,校长又指着墙上“省级优质食堂”的牌匾强调:“我们食堂的饭菜营养是达标的,这就够了,座位没必要装,纯属浪费钱。” 校长的回应,很快在家长群里引发不满。一位家长愤怒地表示,自家孩子有腰椎侧弯,医生特意嘱咐要坐直吃饭,如今天天站着弯腰用餐,简直是“毁孩子”; 另一位家长翻出二十年前的高中照片,回忆道:“当年食堂虽然简陋,但也有长条凳,哪有让学生站着吃饭的道理?” 随后,家长们将情况反映给当地教育局,并把食堂视频发布到网上,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学生用餐权益的关注。 视频曝光后,迅速在全网掀起热议,形成鲜明的观点对立。支持学校的多为中老年网友,有人以自身经历留言:“我1995年上大学时,食堂也没椅子,大家站着吃挺热闹,现在的孩子就是太娇贵。” 而反对的声音则集中在年轻群体,他们反驳道:“吃苦不是这么吃的!我们小时候条件差是没办法,现在学校有能力改善,为什么还要委屈孩子?”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要是校长和老师也站着吃饭,倒还能说几句理;怕就怕他们在办公室坐着舒舒服服吃,却让孩子站着遭罪。” 为验证这一猜测,有家长特意在周四中午绕到学校食堂后门。透过窗户看到的场景,让舆论彻底沸腾; 教职工用餐区摆着整齐的桌椅,几位老师正坐着聊天吃饭,而学生区依旧是两排站立的身影,两者形成刺眼对比。这一幕被拍下发布后,当地教育局迅速介入调查。 调查期间,学校态度逐渐软化。校长主动联系家长,承诺会尽快采购座椅,并调整食堂用餐时间,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吃饭休息。 几周后,有家长参加家长会时特意前往食堂查看,发现崭新的蓝色座椅已整齐摆放在餐桌旁,学生们坐在椅子上,边吃饭边说笑,脸上终于露出了符合年龄的轻松表情。 如今,这所中学的家长群里,“站着吃饭”的话题已很少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学校运动会安排等日常交流。 偶尔有人提起此前的争议,一位家长的感慨颇具代表性:“我们不是不能接受孩子吃苦,而是不能接受学校用‘传统’当借口,忽视孩子的基本需求。”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的前提是尊重与关爱。所谓的“优良传统”,不该是忽视学生权益的冰冷规定,更不该成为双重标准的遮羞布。 当学校真正将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让“省级优质食堂”不仅体现在饭菜营养上,更体现在用餐体验的温暖上,才能真正担起“育人”的责任,让教育回归本真的温度。 信源:一中学食堂无座椅学生站着吃饭,校方回应:是学校传统,没有必要安装座椅 2025-09-13 17:03·九派快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