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鹤壁市人民医院:突破高龄禁区,助两位九旬骨折老人重获行走能力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谷武民通讯员陈丽娟

近日,鹤壁市人民医院南院区骨科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与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两位90多岁髋部骨折老人实施手术,帮助老人摆脱卧床痛苦、重拾行走尊严,用专业医疗力量突破高龄手术禁区。

高龄骨折陷困境,手术保守两难选

此次接受治疗的两位老人均因髋部骨折卧床,不仅承受剧烈疼痛,生活质量大幅下滑。术前检查更显示,两人存在不同程度贫血与低蛋白血症——这两大问题叠加高龄本身带来的心肺功能弱、组织修复差、麻醉耐受低等问题,使手术心脑血管风险、伤口愈合难度陡增。

若选择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又将让老人面临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等致命并发症威胁,生存率与生活质量难以保障。在患者及家属的治疗期盼下,南院区骨科主任石光越带领团队,决定迎难而上,为老人争取手术康复机会。

多学科协作破难题,精准评估定方案

面对复杂病情,骨科团队首先对老人全身状况展开细致评估,不仅聚焦骨折部位,更深入排查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及营养状态,科学研判手术风险与获益,最终确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内固定”手术方案,以实现术后快速负重、尽早离床的目标。

针对贫血、低蛋白这两大“拦路虎”,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麻醉科制定精细方案保障循环稳定,老年医学科优化心肺功能管理,营养团队定制高蛋白饮食计划,输血科备好术中用血,护理团队落实全程治疗——“全院一盘棋”的协作模式,为手术安全筑牢防线。

精湛技术保手术,加速康复见成效

经过术前调理改善身体状态后,石光越团队为两位老人开展手术。其中一位老人因股骨骨折严重移位,假体定位难度极大,石光越凭借对人体结构的精准把握,通过触诊、动态评估结合仪器透视,成功将假体精准植入;同时针对老人骨质疏松、髓腔变异特点,选用适配假体,既解决传统假体稳定性不足问题,又降低术后骨折风险。

两台手术均在2小时内顺利完成,术中无不良反应。术后,医护团队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为指导,让老人术后第一天即开展床上康复锻炼,术后一周内,两位老人已能在看护下借助助行器下地站立、缓慢行走,生活活力显著恢复。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现了鹤壁市人民医院南院区骨科的技术实力,更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在高龄重症治疗中的关键作用。未来,该院骨科将持续守护患者骨骼健康,助力更多高龄骨折老人跨越年龄障碍,重享行走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