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9年,51岁的邱行湘刚获特赦,还是光棍一个,这个曾经叱咤战场的国民党将军,

1959年,51岁的邱行湘刚获特赦,还是光棍一个,这个曾经叱咤战场的国民党将军,如今住在南京,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拿着60块钱的工资,每月还得寄回老家接济母亲。 对面住着个纺织女工张玉珍,离过婚,带着俩娃,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做得一手好菜。就是这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人,被命运拴到了一起,成了新中国最“不搭”的一对夫妻。 邱行湘的前半生,写满了战火硝烟。18岁考进黄埔军校,35岁就当上将军,蒋介石亲口称他“邱老虎”。1948年洛阳战役,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没牺牲在战场上,却被国民党方面误认为阵亡,大张旗鼓地开了场“追悼会”,蒋介石亲自主持。 谁也想不到,这位“殉国”的将军,此刻正在河北的战俘营里接受改造。多年的战俘生涯,劳动锻炼,让他练就了一副好身板。 1959年12月4日,功德林监狱大门打开,邱行湘眯着眼适应久违的阳光,心里五味杂陈。周总理握着他的手问将来打算,他喉咙发紧,脱口而出:“回家,给我娘尽孝去!”回到江苏溧阳老家,踏上熟悉的乡间土路,他扑通一声跪在老母亲破旧的屋门前,抱着白发苍苍的老娘嚎啕大哭。 更让乡邻震惊的是,他转头看见当年被他责罚过的长工,竟也“咚”地一声跪了下去:“我对不住您!”这一跪,让整个村子都安静了。 在南京汉府街分得的那间小屋,成了邱行湘新生活的起点。每月60块钱的工资,扣掉寄给老母亲的,所剩无几。那身中山装洗得泛白,他穿着出门依旧腰杆笔直,依稀可见当年将军的影子。街坊们私下里议论:“这老光棍,又没个家室,怕是真要孤孤单单过一辈子了。” 谁也没留意到对门那个同样在生活里扑腾的女人。张玉珍那年三十出头,离了婚,带着两个孩子在纺织厂三班倒。前夫嗜赌、家暴,她拼了命才离成婚,在那个年代,争取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几乎不可能,为此她甚至忍痛放弃了女儿。 白天厂里机器轰鸣,晚上回家冷锅冷灶。唯独她烧得一手好菜,尤其是那红烧肉,炖得香气四溢,馋得邻居家小孩直咽口水。 两颗孤独的心,在生活的夹缝里慢慢靠近了。邱行湘胃病犯了,疼得直不起腰,张玉珍默默端去一碗热腾腾的鸡汤,金黄的油花上飘着红枣枸杞;张玉珍一个人吭哧吭哧往楼上搬沉重的煤球筐,邱行湘二话不说,一把抢过担子,百十斤的重量在他肩上稳稳当当,功德林里练出来的力气,一点没丢。 居委会热心的大妈看在眼里,点了一句:“你俩凑一块儿过日子,多好!”邱行湘搓着衣角,满是顾虑:“我这把年纪,还是这么个出身…”张玉珍却坦然笑了:“都新社会了,谁还没点过去?日子是人过出来的。” 1962年春节前,这场特殊的婚礼真成了轰动全国的新鲜事。54岁的新郎邱行湘,牵着32岁的新娘张玉珍,在江苏省政协的小礼堂里笑得合不拢嘴。香港《大公报》在头版报道,标题格外醒目——《从“追悼会”到结婚典礼》。 当年为他主持“追悼会”的人要是知道,怕是要惊掉下巴。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邱行湘59岁那年,张玉珍竟为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抱着粉嫩的儿子邱晓辉,这位历经沧桑的老将军连说了三个“想不到”:“想不到共产党给我治病,让我活下来;想不到还能伺候老娘送终;更想不到这把年纪,还能当上爹!” 晚年的屋檐下,时常映着温馨的画面。邱行湘推着婴儿车逗弄牙牙学语的儿子,张玉珍挽着他的胳膊,轻声哼着小调。当年洛阳城头举枪欲自尽的将军,笨手笨脚地给儿子换尿布;曾经被家暴阴影笼罩的纺织女工,眼角的每道笑纹都盛满幸福。 邱行湘后来担任了江苏省政协委员,儿子邱晓辉也健康长大,成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1996年,邱行湘安详离世,享年89岁。 葬礼上,张玉珍没有嚎啕大哭,只是静静地、一遍遍摩挲着两张照片:一张是汉府街小屋前拍的结婚照,穿着旧中山装的他紧挨着花棉袄的她;另一张是全家福,胖乎乎的小子调皮地啃着他爸爸光亮的脑门。两张照片,定格了这对“最不搭”夫妻跨越时代的真情与相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