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一位美国亚裔女子:“为何这么仇视中国?” 没想到,她回答得很直白,毫无委婉之处。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最近有个美国亚裔女子在网上火了,因为她将对中国的不满,竹筒倒豆子似的全抖搂出来了:“在中国美国信用卡根本没法用,中国人也不说英语,只会讲中文,太落后了!”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她居然吐槽中国手机支付太麻烦,不如美国的信用卡好用。 这话一出口,网友们可炸开了锅,纷纷表示“这脑回路太清奇”。 这位亚裔女子父母是广州人,但她从小在美国长大,只会说英语和蹩脚的粤语,到中国旅游时,她去超市买水,想用美国信用卡支付,结果被拒绝,这让她大为恼火。 她立即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说,中国到处都是微信支付,没有中国银行卡根本用不了,还建议来中国的美国人随身携带现金。 更奇葩的是,她连广州出租车上的烟味都要吐槽,还说自己能理解欧洲人吸烟,却接受不了中国人吸烟。 这种“双标”言论,实在让人难以苟同。 从她的言论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一种文化霸权心理。 美国长期以来推行“西方中心主义”,认为自己的文化、制度、生活方式都是最好的,其他国家都应该向他们看齐。 美国通过民主话语体系和知识霸权,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这位亚裔女子的言论,正是这种文化霸权的体现。 她到中国旅游,却不愿“入乡随俗”,反而要求中国人迎合她,这不是典型的“美国优先”思维吗? 不是我们中国人不会说英语,没有人用信用卡,而是正常人都应该清楚,到了哪个国家,就应该遵守哪个国家的规矩。 难不成我们中国人去美国旅游,也得要求美国人都说中文,都收人民币? 而且这个女子针对中国的手机支付,那更是无理取闹了。 在中国,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几乎覆盖了所有消费场景,无论是超市、餐厅还是街边小摊,拿出手机扫个码就能完成支付,方便快捷。 而美国的移动支付主要依赖NFC技术,虽然也能实现无接触支付,但需要商户配备专门的POS机,普及率远不如中国。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手机支付支持离线交易,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支付,这一点美国的信用卡就望尘莫及了。 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数字支付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3万亿美元,远超美国,这足以证明中国手机支付的先进性。 这也难怪有人吐槽,说“黄香蕉”就是中美两国间最可悲的人群。 所谓“黄香蕉”,指的是那些外表是黄种人,但内心认同西方文化,缺乏对祖籍国归属感的亚裔美国人。 有研究指出,华裔新生代由于长期生活在西方文化环境中,与父母在文化认同上存在巨大差异。 他们既无法完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又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导致身份认同出现危机。 很多“黄香蕉”虽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汉字不识几个,在中美两国都找不到归属感,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华裔新生代,开始主动了解中国文化。 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裔青少年,他们通过学习中文、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认同。 毕竟我们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进步,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车销量占比达44.3%。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培育并开源的大模型已在多个行业得到应用,AI手机、AI电脑等智能终端超过百款。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早已不是那个“落后”的国家。 那位美国亚裔女子的言论,我希望不过是个别现象,代表不了大多数美国人的看法。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进步和魅力。 那些抱着文化霸权心态不放的人,终将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 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迎接来自各方的挑战。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