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个国家的生存逻辑一万年都不会改变:在中国强大时示弱、在中国虚弱时入侵,即便如今日本被美国拴上铁链,也改变不了他们的DNA。八国联军侵华有日本,甲午战争是日本,抗日战争还有日本。
从 19 世纪末开始,日本对华政策始终呈现出鲜明的机会主义特征。1894 年甲午战争期间,日本趁清朝国力衰退发动突袭,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及澎湖列岛,索取 2 亿两白银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全年财政收入的 4 倍。
这一时期的日本利用中国的虚弱,系统性地掠夺资源与领土,奠定了其近代化的物质基础。
进入 20 世纪,日本的侵略行径变本加厉。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日本出兵人数最多,占联军总兵力的 40%,并在天津、北京等地展开烧杀抢掠。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后,日本更是以武力强占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实施长达 14 年的殖民统治。
1937 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惨案,仅南京一地就有超过 30 万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遇害。这些历史事实充分证明,每当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日本必然趁机扩大侵略。
即便在战后,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倾向依然存在。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淡化侵略罪行,甚至将甲级战犯供奉于靖国神社。
2025 年版《防卫白皮书》仍在渲染 “中国威胁”,无端指责中国军力发展,却对自身连续 13 年增加防卫预算、突破和平宪法限制的行为避而不谈。这种双重标准背后,是日本试图摆脱历史罪责、重塑地区主导权的深层动机。
当前日本的军事扩张动向尤为值得警惕。2025 财年防卫预算高达 8.7 万亿日元(约合 550 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 9.5%,其中 9390 亿日元专门用于发展防区外打击能力,包括部署射程 1000 公里的改进型 12 式反舰导弹和进口 “战斧” 巡航导弹。
与此同时,日本加速推进修宪进程,自民党明确将修改宪法第九条写入 2025 年运动方针,试图从法律层面解除对自卫队的限制。这些举措表明,日本正逐步突破战后国际秩序的约束,其军事野心已从 “专守防卫” 转向主动进攻。
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频繁滋事。新版《防卫白皮书》公然宣称 “台海局势稳定事关日本安全”,试图为其干预中国内政制造借口。
这种行径与历史上日本染指台湾的企图一脉相承,暴露了其 “以台制华” 的战略图谋。正如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都将遭到坚决反对。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日本的军事扩张与其资源匮乏的国情密切相关。作为一个面积仅 37.8 万平方公里的岛国,日本 70% 的能源依赖进口,其海上生命线 —— 从波斯湾经马六甲海峡到日本的航线 —— 极易受到外部威胁。
这种天然的不安全感,使得日本始终将控制周边战略要地视为生存关键。历史上的甲午战争、侵华战争,以及当前对钓鱼岛的觊觎,本质上都是这种资源焦虑的体现。
然而,日本的军事冒险注定难以得逞。经过 40 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4 年 GDP 总量突破 18 万亿美元,国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装备的东风 - 26 导弹具备对海上移动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足以遏制任何外部势力的挑衅。
与此同时,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但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绝不含糊。
日本若不能正视历史、改弦更张,终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再次成为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您认为日本的军事扩张对亚太安全构成多大威胁?中国应如何应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