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最近,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赖清德在“汉光”军演期间公开提出了一个敏感的议题——“如果

最近,台湾地区的领导人赖清德在“汉光”军演期间公开提出了一个敏感的议题——“如果解放军在2027年攻台,应该如何应对?”这句话不仅仅是随口的一种“假设性问题”,而更像是一种深具政治意味的信号,意在内外释放某种信息。赖清德自认为是一个“务实的台独工作者”,自从上任以来,他一直高调强调“抗中保台”的重要性。这一次,他借着军演的机会,以“提前备战”的姿态出现,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震慑大陆、拉拢美国,并安抚岛内民众。然而,问题是,他真的了解大陆的战略意图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近年来,大陆的力量早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依靠传统军事力量的中国。实际上,连美国方面都开始感到紧张,并非因为他们担心解放军会直接对台湾发动攻击,而是更担心中国可能采取“封锁战”这种更加隐蔽但同样致命的手段。美国空军高层曾明确表示,中国如今的战略布局是建立一个“杀伤网”,通过数百颗卫星来实时跟踪美军的动向,同时,解放军的导弹数量也已经多到令人震惊。最关键的是,这些武器系统根本不需要全面开战,就能使台湾陷入瘫痪的局面。 赖清德提出2027年的假设,并非基于任何具体的情报或证据,而是借此加剧台海的紧张氛围,进一步激起西方国家的参与。然而,这一说法在岛内已经越来越不成立。举例来说,今年的“汉光”军演,时间延长至两倍,声称创下“史上最久”的纪录,动员了2.2万名后备军人。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增强防备的举措,但其实掩盖不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台湾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美国的一些智库分析直言不讳,台湾的后备军人训练不足,装备落后,整体作战能力远远无法应对现代战争的需求。更为关键的是,岛内民众的战斗意愿极其低迷。多项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的台湾居民并不愿意为战争而牺牲,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更倾向于避战甚至选择投降。这并非外界的猜测,而是岛内民众的真实想法。 因此,赖清德一方面呼喊着“备战”,一方面却依赖着人海战术来撑场面,这只会加剧岛内的焦虑和分裂。赖清德设下的“2027攻台”这一考题,其实根本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真正的挑战不是“是否开战”,而是大陆将采取何种手段,让台湾走向无法回头的困境。 此时,美国专家的观点变得尤为重要。他们越来越认为,中国不太可能轻易发动全面战争,因为战争的代价实在过高。但通过灰色手段、经济封锁、舆论战以及政治施压,这些方式反而能更高效地达到目的。比如,中国完全可以宣布设置台海“禁航区”,进行实弹演习,或者对关键物资的运输进行检查。这些手段表面上看似并非战争,但它们对台湾带来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军事冲突本身。 一旦台海被封锁,台湾的能源供应、粮食储备、进出口贸易都会面临巨大压力,民生状况将急剧恶化,岛内民众的生活水平也会随之下滑,届时他们将开始质疑当局的“抗中”政策是否真的能够带来希望。这种方式,无需炮火、无需导弹,却能够撼动台当局的根基。 这也正是美国空军所提到的“杀伤网”的真正威力——它不仅仅是针对飞机或导弹的打击,而是全方位的信息战、封锁战与心理战。最为重要的是,这些手段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而且,即便美国想要介入,恐怕也无能为力。美军如果试图突破封锁,必然需要派遣军队直接出兵,但这对美国来说也是一种极为忌惮的选择。毕竟,一旦冲突升级,美军也将陷入一个不小的困境。 回到赖清德的问题上,他高调提出2027年是“战争之年”,实际上是在误导公众。台湾真正面临的问题,并不是2027年是否会发生冲突,而是两岸关系如何演变,台湾未来的道路到底应该怎么走。民调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不再相信美国的承诺,也不再信任民进党能够为岛屿带来真正的安全与繁荣。 从大陆的角度来看,确实已经做好了多方准备,涵盖了军事、经济、外交等各方面手段。然而,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是逐步封锁与长期围压,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一步步切断台湾与外界的联系。这种策略并不是等到战争爆发才会实施,而是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布局。 因此,赖清德仍然高喊“武统准备”,事实上已经完全落后于现实的步伐。大陆的“杀招”根本不需要依赖炮火,而是通过让台湾处于无路可退的困境,最终实现统一。 最后再强调一次,统一已经是不可逆的大势,而民心才是决定性因素。台独的道路注定是死路一条,无论你举办多少次“汉光”演习,都无法改变这个不可避免的方向。 来源:《如果解放军2027“攻台”怎么办?赖清德设错了“考题”》 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