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货车司机拉了一车材料,出行前专门过了地磅,没超载,但到了监测站,却被告知超载20%以上,不管他怎么辩解都没有用,不仅车被扣了,并且开了单子,罚款2000。
李师傅捏着那张罚单,指节把"超载20%"几个字都快戳烂了。他从驾驶室翻出出行前的地磅单,红章清清楚楚盖着"总重49吨",比核载量还少1吨。"你们这秤准吗?"他声音发紧,喉结滚了滚,"我跑这趟活儿,油钱过路费就得小三千,罚两千,这趟等于白干!" 穿制服的小伙子把罚单往他手里一塞:"我们的地磅每季度校准,有合格证书。你说没超载,那就是中途卸货了?或者......"他顿了顿,眼神扫过货车轮胎,"你这轮胎气压不足,过磅时重量会虚增——但规定就是规定,读数超了就得罚。" 李师傅突然笑了,笑声在空旷的监测站院子里有点发颤。他掏出手机,对着自己的地磅单和监测站的电子屏各拍了三张,又让旁边的司机帮着录了段视频。"我不卸车,也不复议,"他把手机揣进兜里,摸出皱巴巴的烟盒,"我就等你们领导来。这轮胎是出发前刚换的,4S店的单子在副驾抽屉里。" 中午,站长过来时,李师傅正蹲在树荫下啃馒头。他把一沓单据递过去:"您看,我凌晨三点在王家镇过的磅,五点到这儿,俩小时跑了一百公里,中途连服务区都没进,怎么可能超载?"站长翻单据时,他忽然指着监测站的地磅:"昨天暴雨,你们这秤底下是不是积水了?我刚才瞅着有滩水没干。" 下午重新过磅,果然少了8吨。原来暴雨后地磅传感器受潮,读数不准了。站长把罚款单撕了,握着李师傅的手连说抱歉,还让食堂加了俩菜留他吃饭。李师傅扒拉着米饭,忽然叹口气:"我不是较真,是真赔不起。上回我老乡被误罚,为了复议跑了三趟县城,活儿都耽误了。" 临走时,监测站的小伙子追出来,塞给他个塑料袋:"这是新的反光贴,您车后窗的有点旧了。"李师傅瞅着他红扑扑的脸,忽然想起自己刚跑运输时,也因为毛躁出过岔子。 现在每次过监测站,李师傅都会多看两眼地磅周围。前几天他还提醒个新手:"你那篷布没扎紧,过磅时兜风也会增重。"新手谢他时,他就笑:"谁还没被秤'坑'过?" 你们说,这跑在路上的人,要多少较真,才能换个踏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