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8年艰苦谈判,贝尔湖的归属终于有了结果,我国拿回多少面积

云景趣事 2024-05-16 06:47:01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再伸出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的乂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我的文章了

贝尔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南部。

呼伦贝尔的名字,就是从姐妹湖——呼伦湖和贝尔湖得来的。

但是如此重要的湖泊,却被强盗霸占了百年之久。

1954年,我国向蒙古国提出谈判,但是在苏联的干预下,谈判变得非常的困难。

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和蒙古签订了《中蒙边界条约》,迎来了最后的结果。

这次艰苦的谈判,我们到底拿回来了多少面积呢?

中蒙界湖(贝尔湖)

璀璨的草原明珠

提起贝尔湖,脑海里就浮现出那一汪湛蓝的湖水,周围是绿油油的草原,远处是连绵的山峦。

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宛如世外桃源。

不禁让人羡慕起当地的牧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牧民在贝尔湖放牧

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整个湖泊长40公里,宽20公里,面积达到了600多平方公里。

但是贝尔湖最深的地方不过50米,其他的深度一般在9米左右,捕鱼取水非常的方便,很适合人类活动。

对于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孩子们来说,贝尔湖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草原人。

然而美丽的母亲湖,却引来了强盗的觊觎,甚至数次被夺走。

强盗的觊觎

清朝时期,满族入关,中原王朝发生变动,因此对于贝尔湖鞭长莫及。

毕竟,满洲人才刚刚入主中原,国力还有待恢复。

对他们来说,维护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才是头等大事。

至于那些边远的蒙古、西北地区,只要能保持朝贡就行了。

于是清朝对于西北地区的统治力,渐渐的衰弱了下去的。

在1689年,清王朝为了讨好当时日益强大的“准噶尔部”(穆斯林统治西域的政权),就把贝尔湖赏赐给了准噶尔汗国。

虽然这是清王朝的缓兵之计,但是贝尔湖却是离开了我们。

在这之后,贝尔湖成为了准噶尔部饮水牧马的宝地。

后来,清王朝统一中原,实力已经得到了加强,不再担心对准噶尔动手会影响“大业”,为了夺回贝尔湖开始了精心的谋划。

首先是外交谈判,清王朝本身就是外族,他们明白,放任外族发展是多么的愚蠢,于是试图用商谈方式,来将准噶尔迁到内地同化他们。

毫无疑问,准噶尔部拒绝了,他们舍不得自己肥沃的草原,和富饶的贝尔湖。

谈判无果,清朝趁机对准噶尔部下手了。

这段时间,准噶尔和清朝几次交手,交战之间,贝尔湖也多次易手。

终于,在1759年,清王朝下定决心,远征并彻底消灭准噶尔这个隐患,夺回曾经许诺出去的贝尔湖。

可惜最后,因为多种原因,只是将准噶尔赶走了,并没有达成目的,所以这次远征,是以失利而告终。

后来,清朝就开始走起了下坡路,根本无心再管贝尔湖,就这样,贝尔湖沦陷到了蒙古人手中。

在鸦片战争之前,虽然清朝在夺回贝尔湖的道路上屡屡碰壁,但好歹还维持着一口气。

可没想到,在列强的疯狂掠夺下,这才刚刚开始呢!

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洋人们凭借着当时先进的火器,把当时的清军打得节节败退。

到最后,整个中国竟然被迫开放了一大片租界,西方的的洋人扎堆进驻,对这片古老的土地像是开了祸口。

而作为列强的沙俄,在开放通商方面并不感兴趣,他们热衷于抢夺我国的土地。

清王朝被列强打怕了,贝尔湖就这么被沙俄盯上了。

清王朝只能无奈地看着这片,曾经辖属于安北都护府的领土,被外人侵吞、掠夺。

沙俄和外蒙古就这般,在贝尔湖周围你来我往,比着谁先吞下这块肥肉。

清王朝为了避免沙俄找借口,和清军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甚至不得不顾贝尔湖的领土归属,把它视作一片“无主之地”。

可想而知,这是多么无助的一幕!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国土,就这样被人占据了去。

就在双方你来我往的时候,1917年的一声炮响,却猛然将贝尔湖的命运彻底改写了。

十月革命爆发了,沙俄内部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革。

中华民国趁着沙俄被牵制,收复了大量的被侵占土地,贝尔湖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是十月革命后,苏联成立,他们的视线再次投到了这片土地。

在苏联的侵蚀下,很快,我们再次丢失了贝尔湖。

但是这次贝尔湖被外蒙划走了,并且开始筹划独立的事情。

而这时,我们还沉迷在军阀之间的混战中,抢夺着对方的地盘,丝毫不见国家外部的危机。

而后抗日战争的爆发,更是将贝尔湖的问题拖后了,全国都将赶走侵略者当成了最重要的事。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尚且不稳地,面临着内忧外患,为了平稳发展,我们和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无奈同意了外蒙的独立。

1946年,蒙古正式独立,顺势把贝尔湖也占为己有。

但是就贝尔湖归属的问题,由于我们没有在书面,进行过任何的承认,于是贝尔湖的归属就成了大家争论的一点。

随着后来国家稳定了下来,我们也可以空出手,去解决曾经遗留的问题。

因此贝尔湖的归属,再次被提及,我国也和蒙古开始了长时间的拉扯,毕竟蒙古已经占据了几十年了,怎么会在轻易的交出来。

但不得否认的是,而从很久以前,这片湖泊就一直是我国的领土。

贝尔湖“回家路”

早在唐朝时期,这片湖泊被称为“捕鱼儿海”,是当时管辖北方边疆的安北都护府的辖区之一。

到了明朝,在捕鱼儿海(当时叫做“清水泊”)还爆发过一场著名的战役——“捕鱼儿海大捷”。

在这场战役中,明军彻底击溃了元朝残余势力,收复了这片区域。

贝尔湖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是一片弥足珍贵的宝地。

首先她的水量充沛、水质清澈,是当地居民重要的饮用水源和灌溉水源。

其次湖中还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如鲤鱼、狗鱼、白鱼等,为当地人提供了大量的食物。

这也是为什么被叫做“捕鱼儿海”的原因,因为它的存在,才丰富了人们的食谱,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贝尔湖周边广阔的草原和湿地,也孕育着这片区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当地牧民能在这里放牧牛羊,过着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生活;

各种野生动植物也能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自由自在地生存繁衍。

而贝尔湖的神秘传说,也让这片富有诗意的风景增添了几分仙气。

在这里还有一个关于贝尔湖仙女的故事!

传说从前天上的仙女,常常下凡在贝尔湖附近嬉戏。

一位牧民小伙巴特尔,在路过的时候无意瞧见了她们,然后就对仙女们一见钟情。

为了留住这些绝色佳人,他把仙女们的衣裙藏了起来。

失去了衣裙,仙女们就无法飞回天宫。

最后,其中一位仙女嫁给了巴特尔,留在了这里,而她的姐妹们,则只能在每年春天和她重逢。

因为离别的思念,仙女们的眼泪就凝聚成了贝尔湖的湖水。

而后来,嫁给凡人的那位仙女,就变成了湖中那座孤零零的小岛。

而湖的名字"贝尔"在蒙古语里,就是"眼睛"的意思。

随着我们国家逐渐稳定,要回曾经的“草原明珠”,成为了重中之重。

所以我们向蒙古发出了谈判邀请,想要绕过苏联,解决贝尔湖问题。

但是在那个年代,苏联的阴影无处不在,消息很快传到了苏联,谈判也多了很多的阻挠。

最终的归属

苏联的不怀好意,从第一次关系恶化,我们就感觉到了。

他们只不过想要将我们拉进苏联,成为在亚洲挡住美国的桥头堡。

这和我们新中国独立、自主的信念相反,所以中苏关系恶化了。

因此苏联便更加防备着我国,对于贝尔湖等领土问题,更是处处维护着外蒙古的利益,希望拉拢外蒙,成为苏联的“门卫”。

从50年代开始,我们就同苏联和蒙古,就贝尔湖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漫长的谈判。

贝尔湖地区可是连接蒙古、新疆和青海的咽喉要道!一旦被人掌控,我们在西北地区的防务,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所以,要回贝尔湖对于巩固边防意义重大。

面对我们如此有理有据的要求,蒙古和苏联那边自然也不肯轻易示弱。

他们死活不愿意承认贝尔湖曾经是我们的领土,拼了命地维护着自己的利益诉求。

就这样,两边的代表团你来我往,在谈判桌前僵持了8年之久!

期间,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谈判的僵局和争吵。

双方甚至都做好了放手一搏的打算。

1962年,经过几番折腾,大家终于勉强达成了一个协议——将贝尔湖按照现状分疆界,蒙古方面占据了绝大多数的93%,而我们只占据剩余的6.6%。

我们就这么仅仅拿回了贝尔湖6.6%的领土。

虽然面积不大,但对于驻扎在那里的边防部队,和当地牧民来说,却是供给的重要来源。

这无疑是当年谈判中的一个遗憾,不过也终于为这片失地画上了一个句号。

从此,贝尔湖这块流离失所的领土,终于稳稳落在我们大家的怀抱里,即使只是6.6%。

面积不大,但它却是新中国外交胜利的重要见证。

结语:

我想,只要祖国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我们的未来将不会再有遗憾!

总有一天,贝尔湖会重现在我们的版图之上。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材料:

【1】百度百科——《贝尔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4%9D%E5%B0%94%E6%B9%96/1038562?fr=ge_ala#8

0 阅读:0

云景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