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宣布!歼16挂载霹雳-17亮相,400公里外打预警机已经实现!

军事帝国 2023-12-04 17:37:52

空空导弹的发展始终是现代空战的核心。分为近距离格斗导弹和超视距空空导弹两大类,这两者在战术应用和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格斗导弹重视快速反应、机动性和精确打击能力,而超视距空空导弹则强调长射程和高精度,以便在敌机进入有效反击范围前先发制人。当前,世界主要军事强国的超视距空空导弹射程普遍超过150公里,例如中国的霹雳-15、美国的AIM-120D、俄罗斯的R-37M。

中国在超视距空空导弹领域的进展尤为显著。歼-20和歼-16这样的先进战斗机上装备的霹雳-15,是中国空军的主力超视距空空导弹。这款导弹采用的双脉冲发动机设计使其最大射程超过200公里,为歼-20这种隐身战斗机提供了对高价值目标如预警机的有效打击能力。这种先进武器的存在,引发了对中国能否研发出射程更远的空空导弹的广泛猜测,特别是对于三代战斗机如歼-16来说,是否能完成对预警机等高价值目标的猎杀任务。

近期,《中国军网》发布的歼-16战斗机训练照片为这一猜测提供了答案。照片中的四架歼-16战斗机编队飞行,其中两架歼-16在标准空优挂载下,每架携带高达10枚不同型号的空空导弹。但引人注目的是,另外两架歼-16在左侧机翼下各挂载了一枚体型巨大的空空导弹。与霹雳-10格斗导弹和霹雳-15远程导弹相比,这款新型导弹体型更为庞大,预计长度超过5米,确实可称之为“巨型导弹”。

这种新型导弹最初的出现是在几年前的一张歼-16挂载白色大型空空导弹的照片中。当时,这枚导弹被认为是继霹雳-15之后中国研发的又一款射程更远的超视距导弹,网友们将其称为霹雳-17或霹雳-21。考虑到央视曾在报道中提及“霹雳-17”,这款新型导弹很可能就是霹雳-17。

霹雳-17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其没有弹翼而只有尾翼,这与霹雳-15存在显著区别。结合中国在空空导弹领域的成就,预计霹雳-17装备了双向数据链系统,实现“A射B导”功能,即由预警机等在远距离探测到的目标信息传输给发射导弹的战斗机,然后由预警机和大型无人机对导弹进行中继制导。这种设计有效解决了战斗机雷达探测距离与导弹射程的不匹配问题。

射程方面,考虑到霹雳-15的射程已超200公里,且霹雳-17的长度显著超过霹雳-15,预计霹雳-17的射程可达400公里左右。这一射程超过了俄罗斯的R-37M,并使美国空军的AIM-120D相形见绌。在美国空军的新一代AIM-260尚未研发完成前,中国已经在空空导弹领域取得显著领先。

400公里的射程将极大提升中国空军的超视距空战能力。主流预警机对大型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通常在400公里左右,而对采用一定隐身设计的歼-16这类战斗机,探测距离往往低于40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歼-16携带射程达到400公里的霹雳-17,可以在敌方预警机的有效探测距离外发动攻击。歼-20战斗机携带霹雳-17,由于其卓越的隐身性能,将能对敌方预警机发起更加隐蔽的打击。

中国空军已装备了搭载数字阵列相控阵雷达的空警-500预警机和长航时大型侦察/预警无人机,这些平台完全能为霹雳-17的作战提供充足的支撑。中国正式公开超远程空空导弹霹雳-17,不仅展现了其空中作战能力,也向潜在对手发出了明确的警告:拥有先进战斗机和空空导弹,中国空军有足够实力应对任何挑战。

霹雳-17的出现和公开展示,标志着中国在超视距空空导弹技术上的重大进步。这种导弹的设计反映了中国在空中战术思想的演变,特别是在超远程打击能力上的强化。随着霹雳-17等先进导弹的加入,中国空军的作战概念和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对付高价值、远程目标方面。

霹雳-17的出现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也是战略层面的重大进展。它提升了中国空军在潜在冲突中的先发制人能力,增强了空中优势和打击范围。同时,这也显示了中国军事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迅速发展的趋势。

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出现和应用,不仅影响单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也对全球军事平衡和安全格局产生影响。它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新一轮军备竞赛的担忧,并促使其他国家加快自己的军事技术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各国需要谨慎处理军事技术创新的使用,以减少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促进全球和平与稳定。

1 阅读:466

军事帝国

简介:军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