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单位,最顶级的思维:要懂得这4种“相处之道”

舒山有鹿 2024-05-19 12:39:11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江湖。

只要我们还身处于江湖当中,就不可避免会接触到“人情世故”。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打交道,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有的人会说,我讨厌人情世故,难道就不能远离人情世故吗?很遗憾地说,只要我们还在单位上班、赚钱,就不得不接触人情世故。

大家在一个单位工作,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算盘,我有我的目的,大家的利益都不一致,不就只能你谋我算,尔虞我诈了吗?

这就是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们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只有生活选择我们的份。既然改变不了现实,那就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现实。

人在单位,最顶级的思维——要有这些“相处之道”。

一、少指责,多鼓掌,不当刺头。

人,都容易“吹毛求疵”,不论别人做了什么,都去挑别人的毛病,让别人难堪,也让自己不好受,导致“双输”的局面。

既然挑人毛病,容易导致双输,那如何做,才能双赢呢?就一点,要有“鼓掌”的智慧。不论别人做了什么,我们都要赞扬、鼓掌。

领导说了什么,我们要鼓掌;同事做成了什么项目,我们要随声附和;其他人办成了什么事儿,我们也要进行赞扬。

这,不就是一种虚伪吗?其实,这并非虚伪,而是给别人面子。我们主动给了别人面子,别人才会给我们面子。面子这种东西,都是相互的。

试想,领导讲话,你指出领导的不足,等于你没有给领导面子,事后,你认为领导会给你面子吗?肯定不会,只会以牙还牙。

所以说,人在江湖,该鼓掌时要鼓掌,避免成为刺头,处境才能安稳。

二、少较真,多装傻,不惹是非。

江湖中,最忌讳的,就是“较真”。你跟别人较真,别人也会跟你较真,到头来,没有一个人的日子会好过。

明知道“较真”不好,可为什么人们还是选择较真呢?就三个字,不服气。

他认为A是对的,你认为B是对的,那你跟他就会为了“谁对谁错”而争起来。争赢的人,不见得拥有什么。争输的人,也不见得失去什么。

我的建议是,别人认为A是对的,那我们也不要改变别人,选择沉默就好。别人问我们的意见,我们就默认对方的选择,给别人一个面子。

《天道》中的丁元英说过:“我现在已经不和别人争吵了,因为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只能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说一加一等于三,你只需要笑着对他说,是的,你真厉害!”

少较真,是一种成熟,多装傻,是一种智慧。双管齐下,自然朋友多多,敌人少少。

三、少高调,多收敛,不得罪人。

李康有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你是最突出的那一个,风雨就会摧毁你;你是最显眼的那一个,水流就会冲垮你;你是最高调的那一个,别人就会非议你。

同为从龙功臣,韩信和萧何,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韩信,带兵能力一百分,但情商不及格,帮刘邦平定天下后,依旧不舍得兵权,还过分狂妄,最终被杀于长乐宫,终年35岁,英年早逝。

萧何,后勤能力满分,情商也满分,当了丞相后,整天自污,打消了刘邦的防备之心,所以萧何得以善终,子孙也能世代富贵。

不论是普通人,还是大人物,都容易死在“高调”上。人若高调,树敌无数,他人不容。人若收敛,广结善缘,如鱼得水。

四、少管事,多安分,不招人恨。

人在江湖,就该做到“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有的人不信邪,非要管别人的瓦上霜,怎奈被人憎恨,吃力不讨好。他们不理解,我好心帮了别人,为什么别人依旧要仇视我?

在职场中,你看到同事遇到了困难,就主动帮助他。同事对于你的帮助,并不会感激,只会想:我又没有求你帮忙,为什么你要多管闲事?

最终,同事得出了一个结论,你想控制他。为了不被你控制,他就会跟你为敌,注定你的好心,无法给你换来好报。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多管别人的闲事,等于触犯别人的底线,肯定会招惹来别人的反扑。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相处之道,莫过于“井水不犯河水”。我们不管别人的闲事,别人也不侵犯我们,各方都做好自己的“本分”,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矛盾,不就减少了吗?

文/舒山有鹿

0 阅读:37

舒山有鹿

简介:情感作家,励志达人,你有烦恼,我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