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危害大?研究发现:这种糖可以增强大脑健康和记忆力!

一起健康长寿吧 2024-03-12 20:05:20

真的吗?

▲图源:soogif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症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中老年人的认知健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今年2月份一项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的研究提示,连续12周服用益生元补充剂(菊粉与低聚果糖),能引起肠道菌群变化,提高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丰度,进而促进了大脑健康,并提高了记忆力,改善了其认知能力[1]。

在我们生活中,医生们老是告诫我们不要吃太多的糖!

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对于食用糖类食物更是慎之又慎!

其实,不是所有糖类都是不好的!

菊粉与低聚果糖,都属于果寡糖。虽然它们都是糖类,但是它们并不被人类的消化酶水解利用,不被胃肠道吸收,因此不会引起机体血糖波动及分泌胰岛素。

相反,胃肠道内益生菌如双歧、乳酸等杆菌都可以分解利用这些果寡糖,进行繁殖,而肠道内其他有害细菌则无法利用它们。

可见,我们有必要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些果寡糖(以菊粉为例)!

▲图源:bing

菊粉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

01

促进肠道健康

作为一种益生元,菊粉可以刺激双歧杆菌等有益细菌的生长。由于增加肠道中有益细菌的数量有助于减少有害细菌,从而促进了肠道健康。

2020年发表在《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杂志上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了菊粉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2]。所评估的9项研究中,大多数是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可靠性很高。

研究人员注意到,补充菊粉后最一致的变化是双歧杆菌的增加。此外,添加菊粉后,厌氧杆菌、粪杆菌和乳杆菌(更多类型的促进健康的细菌)增加,而拟杆菌(“坏”细菌)减少。

▲图源:bing

02

控制血糖

在《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研究人员评估了菊粉对血脂和血糖水平的影响。在这20项随机对照试验中,纳入了607名成年研究对象。研究人员发现菊粉型果聚糖(ITFs)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坏”胆固醇)[3]。

此外,他们发现补充ITFs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使空腹胰岛素下降,并改善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图源:bing

03

控制体重和食欲

菊粉不被胃肠道吸收,它还可以通过减缓食物从胃里排空的速度来帮助你保持饱腹感。

在2017年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RCT试验中,研究人员评估了菊粉补充剂是否会影响超重和肥胖儿童的食欲[4]。研究人员随机分配了42名年龄在7-12岁、BMI大于85百分位的儿童,让他们每天服用8克富含低聚果糖的菊粉,或服用安慰剂,持续16周。

与安慰剂相比,菊粉组在16周时明显有更高的饱腹感和更少的食物消耗。此外,11岁和12岁的孩子在16周时摄入的能量显著减少,而7岁到10岁的孩子则没有。

在另一项针对青少年和成人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的系统评价中,这一结论是不确定的。该研究包括4项儿科随机对照试验和15项成人随机对照试验。在婴儿中,有限的证据表明补充菊粉对体重没有影响。然而,在非肥胖青少年中,经过1年的补充,研究对象的体重和体重指数的增加有所减少。

在成人中,结果并不一致。例如,一项小型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食欲和能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所有其他研究都没有发现补充剂的显著效果。

▲图源:bing

菊粉有什么副作用?

👇

然而,食用菊粉这样的补充剂可能会有潜在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可能很常见,也可能很严重。

1)常见副作用

菊粉会引起胃肠道副作用,包括[5]:

腹泻或排便增加

腹胀

肠胃胀气

腹部绞痛

为了减少这些副作用,请在开始补充菊粉之前咨询医生。此外,最好慢慢开始,并保持水分。

2)严重副作用

如果你对花粉过敏,你应该小心食用菊苣根。一些证据表明菊苣可能会导致某些人的口腔过敏综合征(OAS)。OAS是一种与吸入过敏原的交叉反应,可引起口腔瘙痒。

此外,菊苣是菊科植物家族的一部分。这些植物还包括向日葵、大丽花、雏菊、洋甘菊和蒲公英等[6]。因此,如果你对这些花粉过敏,你应该避免食用从菊苣根中提取的菊粉,因为它属于同一科。

过敏反应,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是罕见的。然而,由于任何过敏都可能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在服用菊粉后,出现瘙痒、皮疹、喘息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图源:bing

End

参考资料:

[1]Effect of gut microbiome modulation on muscle function and cognition: the PROMOT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 PMC (nih.gov)

[2]Le Bastard Q, Chapelet G, Javaudin F, Lepelletier D, Batard E, Montassier E.The effects of inulin on gut microbial composi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vidence from human studies.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20;39(3):403-413. doi:10.1007/s10096-019-03721-w

[3]Liu F, et. al.Effect of inulin-type fructans on blood lipid profile and glucose leve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Eur J Clin Nutr. 2017;71(1):9-20. doi:10.1038/ejcn.2016.156

[4]Hume MP.Prebiotic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appetite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Am J Clin Nutr. 2017;105(4):790-799. doi:10.3945/ajcn.116.140947

[5]Liber A, Szajewska H.Effects of inulin-type fructans on appetite, energy intake, and body weight in children and adults: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Ann Nutr Metab. 2013;63(1-2):42-54. doi:10.1159/000350312

[6]Rolnik A, Olas B.The plants of theAsteraceaefamily as agents in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health.Int J Mol Sci. 2021;22(6):3009. Published 2021 Mar 16. doi:10.3390/ijms22063009

0 阅读:13

一起健康长寿吧

简介:过健康生活,享长寿人生~为您提供健康长寿知识,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