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询问彭德怀:听说你们在朝鲜杀俘虏?彭老总的态度堪称高明

南书房 2024-03-29 23:09:10

1952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长达两年的艰苦奋战,彻底将美军逼到了“三八线”以南,并稳定住了战局。

为了让苏联领导人了解朝鲜战场的具体情况,彭德怀与金日成一同来到了莫斯科,准备与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进行会谈。

然而,在会谈前夕,苏联军官向斯大林告密:中国军队在朝鲜杀害了许多俘虏,斯大林听后非常生气,决定当面质询彭德怀……

一、严肃询问、一言不发

彭德怀抵达莫斯科时,周总理正在莫斯科进行访问,主要目的与苏方商讨援助问题,其中也包括援助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项目。

借着这次机会,斯大林在克林姆林宫安排了一次接见,周总理及中国代表团受邀出现,彭德怀也收到了邀请。

接见开始以后,在场的众人互相闲谈,内容复杂又广泛,突然,斯大林将目光转到了彭德怀身上,他严肃询问道:

“听说你们的的军队在朝鲜战场杀害许多俘虏?国际上有不杀俘虏的公约,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面对斯大林的质问,彭德怀默不作声,苏联其他中央委员见状,纷纷对彭德怀发出了相同的提问。

然而,无论苏联人如何追问,彭德怀始终不说一句话,现场的气氛一度非常尴尬,彭德怀就像是“进了曹营的徐庶”。

接见结束以后,彭德怀跟随众人来到斯大林的别墅赴宴,其他人都在宴席喝酒攀谈,只有彭德怀自顾自地大吃大喝。

斯大林见状,主动端起了酒杯,提议为在朝鲜战争立下赫赫战功的彭德怀祝酒,先前的尴尬气氛这才有所缓和。

接着,斯大林命人将彭德怀引到房间内的角落,再次问出了之前的问题,谁料,彭德怀还是没有作出回答。

对于彭德怀的态度,斯大林彻底没有了办法,只能解释说:

“我不是在可怜那些美国人,反而希望你们在前线多杀他们几千万,可是俘虏不能杀,不然事情传出去,我们就输了政治。”

讲完这番话,斯大林微笑着主动拉起彭德怀手,与彭德怀并肩返回了宴席,彭德怀明白斯大林这样做的意图,一是做给现场其他人看,二是给自己台阶下,于是彭德怀也露出了笑容。

二、背后原因、令人敬佩

实际上,面对斯大林和苏联中央委员的质问,彭德怀一言不发,不仅没有让苏联人产生不满,反而还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斯大林所问的问题,根本就不会发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身上,我军向来注重军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就有不许虐待俘虏这一条。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不仅没有杀害俘虏的美军,还以超高的待遇对待他们,斯大林所问之事完全是子虚乌有。

而彭德怀之所以选择不回答,是因为这个问题回答“是”与“不是”都不好,如果回答“是”,那就是在诋毁我军,斯大林也会继续追问,可如果回答“不是”,斯大林就会逼问诬告者。

因而,彭德怀不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为大局着想,等到苏联人彻底明白过来,纷纷对彭德怀的君子行为感到敬佩。

这次富有意义的接见,让彭德怀在苏联撒下友谊的种子,一年以后,彭德怀领导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

消息传到苏联,苏联国内的人每每提到彭德怀的名字,都会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而彭德怀与苏联人的缘分并没有结束。

1957年11月,苏联举办了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的庆典,彭德怀跟随毛主席来到莫斯科,观看了庆典上的文艺晚会。

彭德怀原本并不喜欢观看演出,但是看到苏联少年表演民族舞蹈时,他不禁发出了感慨:“苏联的孩子们真的太可爱了。”

由于彭德怀坐在特定位置,现场的人都没有注意到他,到了中场休息时间,彭德怀起身向休息室走去。

走到半路,有人认出了彭德怀,这些人里面有苏联学生,也有来自中东、非洲和拉美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围住了彭德怀。

三、广受尊敬、意外车祸

这些留学生用在苏联所学的俄语询问道:“请问,您是中国人吗?您叫什么名字?”

彭德怀身边的翻译作了回答,其中的一位留学生大喊着说:“这位就是在朝鲜战场上打败美国人的彭德怀元帅。”

霎时间,现场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许多学生高呼“英雄”,“英雄”。

学生们热情高涨,彭德怀只能取消前往休息室的计划,留在原地给学生们签名,最后还与学生们一起合影留念。

直到继续演出的铃声响起,学生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彭德怀的身边,返回座位继续观看演出,等到演出结束,彭德怀离场时,学生们一致站在座位上,对彭德怀施以注目礼。

在这次庆典举办期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也来到了莫斯科,彭德怀在庆典结束后,探望了这位老朋友。

金日成得知彭德怀要过来,特意到门口迎接,两人一见面,彭德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您是国家首相,怎么能出来迎接我呢?”

金日成用熟练的中文回复道:“这不是咱们东方人的传统嘛,再说,我们是老战友,我必须要亲自迎接你才行。”

说完,彭德怀和金日成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两人携手走进了屋内。

值得一提的是,彭德怀离开金日成的住所后,在返回克林姆林宫的路上,他的专车发生了一场意外车祸。

彭德怀的专车与一辆苏联民用轿车迎头相撞,索性彭德怀并无大碍,还指示司机下车看望那辆车上的人有没有事。

好在两辆车上的人都没有受伤,彭德怀仍不放心,又亲自走下车询问情况,看到那辆车上的苏联公民的确没有受伤,彭德怀才乘车返回了克林姆林宫。

夜晚,彭德怀在克林姆林宫的住所内来回踱步,他还在担心着那辆车上的苏联公民,还时不时自言自语地说:

“那三个人到底有没有事,好像没有听到那个孩子说话……”

9 阅读:2930
评论列表
  • ZM 17
    2024-04-02 06:58

    为什么不能回答"不是"?斯大林要是逼问诬告者,那是应该的。这可能是老编瞎编的吧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