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丢失背后竟有特务影子,1982年银川市“115大案”侦破始末

路之意 2024-03-31 11:28:40

1982年11月5日,银川市某厂大量氰化钾被盗(简称“115大案”)。消息不胫而走,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巨石,银川市激起了轩然大波。啊!0.25克氰化钾在四秒钟之内就可致人于死命,而这是九瓶啊……

在有条件的机关里,干部们每喝一炉水都要经过仔细化验。

在工厂里,工人值勤队严守水塔。

企业单位,工作人员从家中带上无毒水上班。

全市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厂的产品,商业部门都要经过严格检查。无化验条件的居民,有的先把水倒进鱼缸,看到鱼仍在欢跳才放心食用。

旅馆、招待所、饭店,来银川出差的工作人员,为了躲避这场灾难,有的竟丢下任务匆匆离去。

银川市公安局值班室电话响个不停,人们从四面八方怀着各种心情,呼吁、询问、关心着案件的侦破,还有人前来问长探短……

人民,几十万人民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保护人民,打击敌人,这是公安战士的天职。随着呼啸的警报,开始了对“115”案件的侦破。

经过十几天的张紧工作,在工厂内外摸出几百条可疑线索,急待调查落实。调查尚无结果时,却又节外生枝。

11月17日晨,这个厂的会计上班发现办公室的门被撬坏,立即报告给书记,书记惊呆了。啊唷!多可怕,昨晚派了五个人值班,会计室还被盗;这怎么向工人交待,又如何向上级报告呀?!惊慌中专案组的同志们赶到了。

经现场勘查,保险柜被砸。氰化钾被盗现场,罪犯留下一只二十七公分长的网球鞋足迹,罪犯身高一米七五上下;而此现场上罪犯是穿一双塑料布鞋,小个子,从痕迹和作案手段可分析出上盗窃氰化钾迥然不同,另案处埋。

会计室被盗,损失不大,但影响远远超过了损失,工人群众纷纷指责值班员是“吃干饭的。”

一位工人师傅的家属对党支部书记开玩笑说:“哼!叫这些人值班:还不如我家的‘花花’狗,干脆叫我家‘花花’来值班吧,保管不出事。”一句话逗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谁熊想到,第二天“花花”突然死了。专案组同志们对狗的死很重视,似乎和氰化钾被盗有关,所以拿着狗的胃液检验样去化验。

最终化验证明:“花花”系氧化物中毒死亡。

这一消息传开,厂内大哗;天啦!这还了得?似乎盗氰化钾的罪犯就在本厂,说不定就在你身边。一句玩笑话狗就被毒死,谁也不敢多嘴多舌了。吃饭喝水都极为小心谨慎,人人防备,闹得人心惶惶,生产停顿。专案组的同志们为了解除群众的担忧,全部搬到这个工厂和工人同吃同住。

时间就是生命!

氰化钾被盗过去了一个多月,专案组调查了上千人,新老公安战士夜以继日,对每一条线索都做了详细核查,做到否定有理,认定存据,结果一无所获,上级催促的电话连连不断;人民的呼声使侦查员们焦急不安。多次召开专案会议,大家决心要从“死胡同”里走出来,又重新修订侦查方案。向外县、市、省(区)扩展,协查通报、电话、电传件飞向全区,飞向全国。

公安局值班室,专案组办公室侦查员们接到来自外县、来自全区的电话,他们把成百上千条线索记录下来,梳成辫子,这里像一个大本营,如一个“前指”机关,充满了紧张忙碌气氛。

12月16日,大队长突然接到电话报称:银川市某厂又发现大量毒品被盗。

啊?!又是大量毒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罪犯一直死盯着毒品,难道敌人果真要向几十万人下毒手?

他放下电话,按捺住心中的怒气,拉上两个年轻侦察员小孔,小罗,迅速赶到现场。现场使人惊讶,毒品库竟然是一间摇摇晃晃、四而透风的土房子,门锁是用铁丝代替的。

当事人向公安人员介绍说:“药品库房已有半个多月没来取药了,今日才发现十二瓶硝酸银被盗,何日失窃具体时间不清楚。”

这样一个没留任何痕迹,又不知何时失盗的现场,就是福尔摩斯再世也无法勘查,侦探小说家克利斯蒂都会感到头痛。

正在此时,某仪器厂的水塔门被撬,消息传开,企厂职工大为震惊,领导要求每天对水塔的上水进行化验,证实无毒才可开放。大人嘱咐孩子不要乱喝水…。这个厂水塔门被撬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气氛还没平息;三天后,某某仪表厂福利区的水塔门又被撬,问题严重,案情复杂。

这两个单位和两个毒品被盗单位,地址都在解放东街以北,玉皇阁北街以东地域里,罪犯像个幽灵一直在这一带有目的的活动,水塔——氯化钾——投毒。全市人民的生命又一次被推到了严重的关头。

专案组侦查员在外县一无所获,银川也无任何进展,专案人员都掉了几斤肉,但客观事实并没有给他们一点安慰。是否在第一批可疑人中让罪犯漏网了?形势不得不迫使他们重新分析案情:

“115”案件发生的当晚,在这个厂施工的甲、乙两个建工队因喝酒闹事。从晚上九点十分开始打架。先是少数人小打小闹。后来发展到大规模的群众械斗,十一点前甲方把乙方打败。十二点后战败的一方搬来了“救兵”,其中有外号叫“烂猴”的银川市有名的流氓打手。他们来到厂里再次挑起械斗,然后又以失败而终。“烂猴”不服气,回家拿着火枪来报复。此人胆大妄为,足登网球鞋,身高一米七十以上,是第一号嫌疑对象,但是该“烂猴”长期不在家无法核查其行动。现在又回头拽出这条线索,找到“烂猴”后证实,他当晚确实背上火枪想去报复,在厂门口徘徊好半天,后因对方还未睡觉,再加上弟弟劝说就没有形成事实。三点到对象的家里待到天亮。

经过几天的核检,流氓械斗与“115”案件毫无联系。

专案人员到处撒下网,他们忘记了节假日,也忘记了家。1月17日专案组的一位侦查员在调查中发现区某某工程局待业青年服务部成立不久,其推销员通过某街派出所的同志买到了两瓶硝酸银,每瓶150元,而且有发货票。顺藤摸瓜找到派出所,原来他们把失足青少年组织起来,办了个玻璃经销门市部,需要工程局待业点供给玻璃,但对方提出要硝酸银作交换条件。经多方寻找才买到两瓶,中间人是门市部领头的老头。

查阅这个老头的档案得知,他叫张兴元,64岁,曾长期在押,1978年释放,现实表现能服法,没发现不轨之举。1982年派出所委托他领导失足青少年待业门市部,购买硝酸银过程不详。

这位侦查员为了慎重起见,就让派出所的管段民警把张兴元传唤到公安局。来公安局的是一个洒脱的老汉,他和千千万万的老头一样生就一副和善的面孔,这很容易迷惑人。这位侦查员单刀直入地问起硝酸银的事,老头一口否定。侦查员出示发票,他是一副十分认真的样子:“啊唷!这些毛孩子真不好带,又不知是那个胡闹开了这张发票,我回去查查看。”

侦查员信以为真,似乎这条线索又断了。他准备将张兴元放回,经请示副大队长、专案组负责人。副大队长瞪大了布满血丝的眼睛,沉下了黝黑而削瘦的脸,认真分析了张兴元的情况,感到事关重大,不能放人,应该抓住狐狸尾巴,一追到底。

这一决定后来成了突破全案的关键。

侦察员采取多种方法审查,张兴元不得不承认是他买的,来历讲不清。后来从他讲的购买时间和原出厂时间的矛盾上找到了突破点。张说硝酸银是1981年10月份在自由市场上买的,不知卖主的姓名,可原出厂日期却是1982年7月。

明明有鬼!经过三天攻坚终于使张兴元交代出曾买过一个姓沙的十二瓶硝酸银。

1983年1月21日,从张兴元家搜出某某厂失窃的全部赃物。发案两个半月,终于有了重大的突破!

张兴元的交待是否可靠,必须在即日内证实。这时候。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剧毒药品在罪犯手里一天,一时,一分都是对人民生命的威胁,尤其是在销赃犯被触动的情况下,更加危险。危险象气压表急剧上升,侦查员的行动必须分秒必争,赶在敌人的前头。

张兴元不知卖主住址和名字,只知其父是某学院的某人老。侦查员曾泰和王元立即打电话向某学院询问,因当时其父不在单位,具体地点无法提供。曾泰,王元立即分头用电话请各派出所协助查卡,从几千个同名同姓的户口中找到了沙铁生,记载系1980年7月劳改释放的盗窃犯,在家困居。两个侦查员马不停蹄找到其家。

进门一看家里坐着两男两女,谁是沙铁生?侦查员们不认识。

老侦察员曾泰说:“我们来查查户口。”

一位少女拿出户口簿,侦查员一眼就看到沙铁生的名字,他心想,沙铁生手里有毒药,一旦发现我们的意图,他会不会自杀,逃跑,拒捕反抗?为了防止意外,他左手插在裤口袋里把手铐打开,右手拿着户口簿先问沙青青是谁?

拿户口簿的少女说:“是我。”

曾泰不露声色而客气地“噢!”了一声,点了点头又问:“谁叫沙铁生?”

少女指着一个大鼻子,瘦长脸的男人说:“我哥哥叫沙铁生。”

此时沙铁生用敌视的眼光乜斜了曾泰一眼,曾泰故意把户口簿递给沙铁生说:“好啦,给你。”

沙铁生不屑一顾地冷笑一声,充满了讽刺和得意,伸手去接户口簿。

说时迟,那时快,曾泰以闪电般的动作,将铮亮的手铐戴在沙铁生接户口簿的子腕上,同时把另一头铐在床头上。

室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曾泰把沙铁生的衣领,口袋搜查了一遍,没有发现自杀的备用药,又把他周围可能用于行凶的物品挪开。

沙铁生嘴里嚷着:“你们要干什么?我犯了什么罪?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这一套?”

他妹妹惊得目瞪口呆,面部神经剧烈地抽动着,眼里闪着君花。另外的一男一女面如土色,默默地退走了。

沙铁生看他妹妹要哭,便安慰地说:“妹妹,你放心,哥哥没做对不起你的事情!”随后他气急败坏地用皮挂踢着地皮。

经过仔细搜查,前屋内没有任何发现,侦查员的心有点动摇了,但并不甘心罢休。那个妹妹住的小房间还没有搜查,她一直站在房间门口,似乎要设一道屏障。侦查员走进去,床底下塞满了各种脏物……恶臭难闻,侦查员只得强忍恶心,用火棍拨开脏物,终于从床下搜出一只大纸箱,里面满满一箱十元一张的钞票。在厨房里搜出了氰化钾两瓶,乙醚两瓶,虽然两种毒药的标签用刀子刮去,但侦查员却十分明白,已抓到证据了。

高兴之余,老曾忘记了他手里拿的是剧毒药品,更忘记了多日来的疲劳。他拿着一瓶氰化钾问沙铁生:“这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对方拒绝回答……

氰化钾丢失了九瓶,搜获的却只有两瓶。还有七瓶没有着落。其他的东西在哪里呢?

经突审,沙铁生一口咬定,所搜出的那四瓶毒药一概不知其来源,看来想在这个曾两次判过刑的罪犯口里得到口供是极难的。人的本能是保护自己,加上劳改惯犯的经验,这就加大了突审沙铁生的难度,因此不得不打迂回战。

曾泰和王元又费了极大的周折找来了沙铁生的继父,从他口中得知,沙铁生在某县乡间还有一个住处,和沙铁生同住的是一个他在监狱里结识的老家伙、少校特务冯天吼。

老曾和王元在夜幕中来到生产队。群众反映他们二人在这里是租的房子,一直为非作歹,沙铁生常常骑上摩托车去偷鸡,还经常从外带来女人过夜。通过调查也得知冯天吼这些天到同心县做买卖去了,为了尽快抓获他,除派人守候在冯的住处外,曾泰和王元由一个认识冯天吼的人带领下连夜向同心县驱车疾驰。

凌晨,他们到了县城。在当地派出所的支持和协助下,查了整个县城的旅馆未见冯天吼,他们又赶到下马关,这时已是早上八点半了。不出所料,冯天吼昨晚确实在下马关住宿过,可当天早上已乘七点半开往银川的车回去了。

一天一夜的奔波,侦查员和司机已十分疲劳,但责任感催促他们前进。

下午四点,冯天吼终于被抓获,侦查员突审的第一句话:“冯天吼你又犯罪了!”

冯天吼这个老牌特务分子,深知抗拒是没有出路的,他打了几个冷战,就交代了帮助沙铁生销赃的罪行。

冯天吼交代了为沙铁生销赃的罪行后,吊在侦查员心中的一块巨石似乎落下了一半。但冯天吼不知其它赃物藏在什么地方。

侦查员们认真地分析了冯天吼的口供,认为沙铁生虽然只有三十几岁,但已两次因盗窃案前后劳改过共十一年,有作案的经验。他高傲、自信,从不低头;由于他事事防人,冯天吼不知赃物隐藏的地方也是可能的。

根据他的情况,侦查员和预审科的同志们一起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审讯方案。

元月二十六日晨,沙铁生长叹一口气摇着头说:“我交代!我太相信这两个老东西……”他牙齿咬得咯咯响,终于开口交代了他盗窃剧毒药品氰化钾、硝酸银等十种毒药的罪行。

释放后,我想过安定日子,要成个家,要得到一个好的职业。可是政策放宽了,我却仍然到处碰壁,我又到处流浪,后来遇上了在狱中结交的冯天吼,和他在乡下租了一间房子,想办个养鸡场,但没资金,准备先偷二百只大鸡,用这二百只鸡下的蛋再去换饲料。农村每家都养狗,要偷鸡很困难,所以要想办法把狗毒死再偷鸡,这才开始偷氰化钾……

元月二十六日上午十点天气突变,阴沉而凛冽,北风像刀一样刮着人们的脸。曾泰和王元按照沙铁生交代的地点、方位开始挖赃,一镐下去,一个白点,一米挖下去,露出一个黑皮提包。打开一看,全部毒药都装在里面。

这时人们才长出了一口气,压在心头的巨石落了地,对人民生命的威胁,随着王元提走的大黑皮包完全解除了。

4 阅读:1163
评论列表
  • 2024-03-31 23:53

    我在宁夏银川。从没听过有这件事。

    弱智 回复:
    我也没听过,估计编的!
  • 2024-03-31 18:29

    惊险曲折,险象环生,拍摄部电影很不错。

  • 2024-04-01 02:15

    我还以为是特务活动,原来是老特务给人家窝脏

  • 2024-04-01 05:26

    印象中有这么一回事,那个时候自己才十岁,依稀记得家里提桶存水。

路之意

简介: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展现哲思意韵、透析生活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