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场大决战,立下头功的居然是李云龙的第12军

日远字不泯 2024-02-03 17:07:09

你敢相信吗?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场大决战,以6个轻装团硬刚国民党7个军把解放战争拉下帷幕的邛崃战役,立下头功的居然是李云龙的第12军。我们今天就来对这场战役进行抽丝剥茧。

在1949年12月22日的时候,胡宗南在成都召开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明确驻守成都的国军部队向雅安、西昌突围。国民党第5兵团司令李文担任突围总指挥。12月23日,我军兵临城下之时,胡宗南急忙赶到凤凰山机场,准备逃往西昌。由于天气问题,飞机在西昌不能降落。胡宗南便直接飞到海南岛三亚机场。

得知最高长官胡宗南逃跑的消息后,国民党军各个兵团一片哗然。所以在接下来几天之内,成都周围的国民党军陷入了一片恐慌中。各军全都争先恐后进行起义或者投诚。只有国民党第5兵团等部仍旧负隅顽抗。

李文率第5兵团7个军兵分两路,向邛崃、大邑一线发起猛烈进攻,企图向雅安方向突围。邛崃成了国民党军突围的必经之路。此时守在邛崃、大邑的正是二野的第12军。敌人是7个军,我们守邛崃的部队只有1个军。可是王近山的第12军虽说是一个军,但实际上只有6个团,共1万人左右。而且之前为了把敌军包围在成都附近,第12军换上轻装急行军。此时第12军连一件像样的重武器都没有,却要以1万人阻击敌军6万多人的困兽之斗。这势必是一场一场惨烈的恶战。

不过,刘伯承还是对12军充满信心。因为12军都来自太行山,也是第二野战军的主力军。他们的战斗力自然没的说。不过要面对6倍于己的敌军的火力碾压,阻击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减轻第12军的阻击压力,刘伯承下令让南面的两个军对敌军发起侧击;东面已经到新津的一个军,对敌军进行追击。

虽然即将要面临一场恶仗,但是第12军的将士们还是士气高昂。他们想着打完这一场仗就可以进成都好好逛逛,成都的小吃可是出了名的。

很快,敌军的先头部队就出现在我军阵地前。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场大决战邛崃战役正式打响。由于敌军突围部队都在做困兽之斗,所以邛崃战役打得异常激烈。李文下令以师为单位进行分兵突围。这确实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幸好我们守邛崃的这个军善打恶仗。

1949年12月24日,我军先是歼灭了敌第90军的一个前卫团。他们还没来得及打扫战场,敌军的后续部队就跟了上来。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又打响。敌军的前卫师多次冲锋突围都无功而返,可李文仍旧没有放弃抵抗。他用了11个字总结了他的突围决心:拼光亦光,不拼亦光,拼到底!李文的负隅顽抗确实给我军造成巨大伤亡。虽然李文的第5兵团屡战屡败,可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突围的幻想。

12月26日,在我军主力先后抵达邛崃后,第3、第5兵团主力先后对敌军发起全线进攻。当天晚上,李文的主力部队被我军围在五面山地带。我军猛烈的炮火差点把李文的指挥部给轰平。直到这时,李文才开始从突围的幻想中清醒过来。于是李文让参谋长举着白旗出去投降。

即便被我军打到抱头鼠窜、跪地求饶,李文仍旧厚颜无耻地向我军讨价还价,要求把他们的投降改为阵前起义。就在这时,远处的炮声再次响起,李文立即站起来表示抗议。他说,双方正在谈判,贵军为什么打炮?此时的李文还想继续讨价还价。直到我军发起最后总攻的时间,炮兵部队准备开始轰炸的时候,李文才心不甘情不愿地低下他那虚伪的头颅。

邛崃战役结束后,刘邓决定把解放成都的功劳让给贺老总的第18兵团。于是邓小平当了一次恶人,直接下令让杨勇的第五兵团原路返回贵州,让陈锡联的第三兵团原路返回重庆。由贺老总的第18兵团接收成都。1949年12月27日,成都迎来了解放。贺老总率领第一野战军第18兵团在成都举行了入城仪式。成都的解放宣告了蒋介石妄图依靠西南建立反共基地的幻想彻底破灭,也宣告了蒋家王朝在大陆的彻底失败。

0 阅读:17

日远字不泯

简介: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