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职业:知道三个你就老了

年代的回忆 2024-05-15 11:38:25

10、修钢笔

曾几何时,钢笔是“读书人”的标配,一支好钢笔在身上,映衬的是文化人的独有气息。那时候的钢笔也还算得上一种高价商品,如果不小心损坏,很多人不会把钢笔扔掉,而是会去修钢笔的师傅那里修一下继续用。

随着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写字的地方越来也少,钢笔自然也鲜有用武之地,“修钢笔”这个行业也随之消失了。

09、补锅

补锅是一个技术活,在过去,补锅是一个学科职业。什么意思呢?补锅是有很多品种工程的,比如,有专门补家里用的吃饭的铁锅,有专门补家里用于烧水的铝锅,另外有一些特殊的盛水器皿也是需要专人的,学的不同,补锅的对象也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家庭已经很少“补锅”了,当年的补锅师傅们也随之加入了“家政”行业,改行修理高压锅、电饭煲之类,补锅手艺人也几乎成为历史。

08、卖凉开水

某种意义上,你可以把卖凉开水理解为卖凉茶,但两者其实还是有一些区别。如在南方一些地方,卖凉开水不仅仅是卖水,它还要卖茶、卖糖水、卖果汁等等,一般就是推个车或者就是在一些路口摆上几张桌子和凳子就行了。

那时候的茶水费并不太贵,老板们也没那么势利,顾客们一般点上一杯水就可以坐上半天。现在这种茶水店已经很少了,毕竟确实赚不到钱啊!

07、剃头挑子

当年的“tony”老师不叫tony,他们那时候叫“剃头匠”,他们也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一般是挑着自己的行头主动去到别人的家里给他们剃头理发。

那时候理发还真的是理发,剃头匠要的就是给顾客一个“神清气爽”的感觉,没有如今这么多美发工艺,但是剃头匠还会掏耳朵、洗面、修须,这可都是剃头附带的福利。最重要的,那时候剃头收费很便宜,一次也不过几块钱出头。如今美发店越来越多,剃头匠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06、裁缝

当年的裁缝,不仅是做衣服的,还是补衣服的。除了补衣服,他们还会纳鞋垫、尿布、千层底布鞋、布袜子等等,都是用零碎布做出来的,虽然说不上有多美观,但是条件比较差的老百姓一般都喜欢买这些穿。

现在裁缝几乎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服装设计师”了。

05、翻瓦匠

翻瓦匠也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特种作业工种,要知道,他们要爬到屋顶把瓦片一片片铺好,这样避免下雨天的时候,屋子漏水,所以翻瓦匠一是要不怕高,二还得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当年的房屋屋顶大多用瓦片遮漏,现在的屋顶已经很少用瓦片了,翻瓦匠也慢慢没了生意,有些人成为“屋顶漏水”维修工,而有些翻瓦匠退出了历史舞台。

04、守墓人

守墓人是职业,没错,别看这职业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要一个正常人每天面对着陵墓,还是颇要有一点职业精神,要知道,这工作可是极其枯燥乏味的啊。

现在土葬越来越少,大多数人选择火化,而有条件搞陵墓的人也搞不成陵墓,守墓人这个职业自然也随之消失了。

03、收荒匠

严格来说,拾荒匠如今还是存在的,毕竟这门生意还是有一定收益的。

02、流动照相

当年,照相还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照相机也算是普通老百姓家中的稀罕物,流动照相师傅背着相机和“剃头匠”一样,每家每户走动,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生意。那年头,靠给人流动照相发家的也在少数。

现在人人都是摄影师,每个人的手机都能拍出好照片,流动照相的师傅们要么去了影楼,要么成为了专职摄影师,流动照相这个行业也消失了。

01、电话总机

总机是一个中转站,曾几何时,这份职业还是有所谓编制的存在,所以,能成为电话总机工作人员是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现在人人都有手机,总机也消失在历史舞台里,成为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

你还知道哪些职业消失了呢?

0 阅读:0

年代的回忆

简介:怀旧的历史,历史的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