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补钙蓄能量,厉兵秣马再向前!常熟市支塘镇冬训促行,常“训”常新

扬眼 2024-05-02 18:45:50

自党员冬训工作开展以来,常熟市支塘镇始终坚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守正创新,切实提高冬训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广大基层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地方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为常熟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贡献支塘力量。

强化理论学习 淬炼思想担当

抓好冬训学习培训。支塘镇现有各类党组织265个,全镇在册党员总数为3631名。支塘镇紧密结合冬训专题内容,以“冬训第一课”“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小组等形式,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教育培训。冬训期间,支塘镇采取多种方式组织集中学习培训8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2000余人次。

上线冬训融媒产品。冬训期间,常熟市支塘镇探索“云端”学习新模式,盘活碎片时间,采用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微信小程序的形式,与常熟九三学社联合推出“王淦昌故居”指尖小程序,打造冬训学习共同体。

做精支塘品牌,深耕“人杰”IP

打造冬训样板课堂。支塘镇积极打造“虞燕送理・理响蒋巷”冬训样板课堂,积极录制金句分享的短视频,在抖音平台同步发布“党员冬训金句我来讲”微视频36个,其中第一书记常德盛分享的“党员金句我来讲”视频,网络平台点赞量达9.9万+;累计发表文章40篇,«理论之光»刊登9篇。«“‘理响’蒋巷”“典”燃冬训新引擎»在江苏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工作简报461期刊发。

激活“左邻右理”新效力。支塘镇探索“组团研学”毗邻热训新模式,3月份,支塘镇联合梅李镇、董浜镇组建“支梅董理”研学团,4月份,支塘镇与昆山市周市镇、太仓市双凤镇升级理润“红三角”,持续发挥毗邻地区联动优势,推动实现毗邻党建创新发展。

开展“流动板凳”微宣讲。支塘镇推出冬训“流动板凳”系列活动,形成“流动微课堂”,打造“家门口”的特色化、互动化理论课堂,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冬训期间,通过“流动板凳”开展微宣讲30余场,覆盖受众1000余人。

注重成效转化,做出冬训成效

围绕产业发展。支塘镇开展“冬日有暖阳 春日育新芽”冬训实践课程,累计开展27场活动,以党建引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破解发展难题、促进转型升级、凝聚发展合力。

围绕民生治理。支塘镇依托在职党员小区报到“先锋领治”机制,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聚焦民生服务、人居环境常态长效管理、消防安全监管、河道管护等领域,广泛开展为民办事志愿服务活动。冬训期间,有超过500名在职党员及时到社区报到,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慰问孤寡、走访贫困户52次,反诈宣传、法治送教45余次,走访恳谈、化解纠纷36余次,累计惠及群众1000余人。

围绕文化传承。支塘镇打造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文艺队伍与理论队伍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党课,面向群众开放一批文化场所,定期开展文艺党课展演、文艺宣讲互动,形成“老典型常树常新,带动新典型层出不穷”的生动局面,将党的“好声音”送到家门口。

强基补钙蓄能量,厉兵秣马再向前。支塘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继续努力提高广大基层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切实将冬训成果转化为推动支塘镇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陶善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