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上唯一女战士,秦基伟给她当马夫,每天不捐款睡不着觉

陶陶读历史 2024-05-01 14:34:54
前言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场上一场非常有名的战斗。

这场战斗被认为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最为激烈的一场战役之一,因为美军的轰炸机甚至将山头都轰平了。

然而,尽管敌我力量悬殊,志愿军仍坚持了整整43天,共击退敌军900多次的冲锋,最终赢得了胜利。

在上甘岭战役期间,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和值得敬佩的英雄,其中一位就是女战士柳岳继。

作为唯一的女战士,她经常活跃在前线部队,负责鼓舞士气和救援伤兵。甚至我国著名的上将秦基伟曾经为她牵过马,担任马夫的角色。

她被誉为战场上的“百灵鸟”,当代的花木兰。在晚年,她致力于公益事业,甚至到了一天不捐款就睡不着觉的地步。

那么,在柳岳继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秦基伟将军又为何会为她担任马夫的角色?

离家出走,只为从军

柳岳继出生于四川叙永,她参军的故事始于1950年4月,当时解放军第15军在剿匪行动中经过这个地方,并在此招收文工团员。

在西南解放初期,百姓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参军成为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事情。因此,报名加入第15军的人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不到16岁的柳岳继。

尽管年纪不大,但柳岳继的聪明和机灵使她很快被选中分配到戏剧组。戏剧组的组长郭同昭比柳岳继大两岁,两人的年龄相仿,因此很快建立了亲近的关系。

郭同昭向柳岳继讲述了刘胡兰、赵一曼等女中豪杰的故事,同时也带她熟悉了营地的环境,这一切给柳岳继带来了家庭的温暖感觉。

正当柳岳继陶醉在军旅生活中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境。那就是她的父母却坚决反对她参军并且对于她已经报名这件事情一无所知。

几天后,柳岳继的母亲突然找到了军队。她向首长表示,女儿才15岁,还在上中学,不符合参军的年龄要求,不希望女儿参军。首长尊重了柳岳继母亲的意见,同意让她带柳岳继回家。

回到家后,柳岳继的母亲将她关在家里,让房东锁好门,自己陪着女儿,生怕她再次逃离参军。

然而,聪明的柳岳继早就料到了这一点,并事先与郭同昭商议好,如果自己不能回部队,就请郭同昭前来帮忙。

在柳岳继感到焦急的时候,郭同昭出现了。趁着她父母都已经入睡,柳岳继留下一张纸条,偷偷地溜出了家门。

在那个年代,那些热血洋溢、怀揣报国之志的年轻人,都以这种方式离开了自己的父母。

“大好人”

柳岳继离开家后,为了避免被母亲追上,两人奋力奔跑。抵达部队驻地后,她们惊讶地发现军队已经离开了,于是匆忙地追赶向军队的方向。

由于军队携带了大量弹药,所以行进速度变得缓慢。经过几天的追逐,她们终于追上了部队。

在紧张而艰苦的奔跑中,柳岳继的脚后跟磨破了,鲜血染红了她的鞋子。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她竟然没有注意到疼痛。

直到有一位战士提醒她,柳岳继才感到隐隐的疼痛,开始一瘸一拐地走路。这是她为了追赶部队而付出的代价。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人牵着一匹马走了过来。看到柳岳继的情况,他停下脚步说道:“小鬼,你的脚受伤了,上马吧!不要勉强行走!”

柳岳继刚想着推辞,那人又说道:“受伤了就受伤了,年纪轻轻的别勉强。”

就这样柳岳继被这位善良的人扶上了马背,他一路牵着马缰绳,直到晚上才停下来安营扎寨。

随后柳岳继感慨地对众人说:“幸好今天遇到了这位马夫,他真是个好心人!”

看着柳岳继天真烂漫的样子,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柳岳继有些不知所措,望向郭同昭,郭同昭笑着对她说:“这个人可不简单,他不仅给你牵马,还指挥着千军万马呢!”柳岳继仍然一脸茫然。

众人随即解释道:“那个人可不是普通的马夫,他就是我们这里最高的军官!”

听完众人的话之后,柳岳继才恍然大悟,原来帮她牵马的不是一个马夫,是鼎鼎大名的十五军军长——秦基伟。

柳岳继一下子既后悔又感动。她后悔自己把一位如此威严的军官当成了普通的马夫,同时也感动于秦基伟的亲和力和平易近人的态度。

战场上的“百灵鸟”

刚刚加入军队的柳岳继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她积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战友们一起创作歌曲和编排舞蹈。

她们团结合作,充满干劲,每一天都充满了活力。

柳岳继参军不久,正值抗美援朝战火燃起。当时,十五军接到命令前往朝鲜执行任务。

在一次动员大会上,秦基伟激情澎湃地说道:

“将士们,美帝屡次入侵我边境,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岂能容忍!作为军人,我们的使命就是国家的利剑,无论何地需要我们,我们都将奋勇前进!”

“保家卫国!勇猛杀敌!”士兵们高声呼喊,营地里回荡着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柳岳继深受大家的激情所感动,暗下决心,即使不能留名光荣榜,也要铭记于烈士墓!她主动向上级提出申请,希望能够随队前往战场。

然而,当柳岳继的请求被传达给文工团的领导时,他们却以她年纪较小为由,不允许她参与战斗。

然而,柳岳继并没有轻易放弃。她坚持多次向文工团提出申请,最终终于得到了同意。

在上甘岭战役中,由于人手不足的原因,其他几位女战士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军营。

然而事实上,只有柳岳继一人前来朝鲜参战,因此她成为了唯一一位在上甘岭投身战斗的女战士。

1952年9月16日,柳岳继和文工团的其他两名同志组成了一个小组,被派到上甘岭西方山主峰阵地。

他们的表演备受战士们的欢迎,因为柳岳继用她动人的歌声鼓舞了大家,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战地百灵鸟”。

有一次,30团团长东传钧前来视察,看到柳岳继后非常高兴:没想到我们主峰上也有“花木兰”。

随着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的正式开始,东传钧考虑到战斗的危险性,以及柳岳继已经在阵地上生活了近一个月,便在战前让文工团的同志们退至后方。

柳岳继接到这个命令时感到不满:战士和文工团的同志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只有文工团的人被要求退后方?无论别人怎么说,她决定留在阵地上,东传钧也只好默认了她的决定。

在激烈的战役中,敌军发动疯狂进攻,飞机和大炮轮番轰炸,战事异常惨烈,我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许多战士被打得面目全非,血肉模糊,根本无法分辨身份。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柳岳继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她留下了每个战士的私人物品,并将其细心包好,并标上姓名、年龄和家庭地址。

如果士兵幸存下来,就可以回来取回自己的物品;但如果他们不幸牺牲,部队则会帮助他们寄回物品到家中。

这一举措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他们英勇奋战,视死如归。柳岳继深受他们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也因此变得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战斗暂停时,柳岳继不断寻找各地的野菜和粮食,为战士们改善艰苦的生活条件。她竭尽全力,力求让战士们能够有更好的伙食。

在激战中,她与死神擦肩而过无数次,但她始终保持镇定,并坚持在上甘岭上高唱志愿军军歌。

她的歌声激励了许多战士,数次使敌人的进攻被击退。

在整个战争期间,柳岳继一直坚守在前线,直到战斗结束后,她才与部队一同离开战场,返回文工团。

一天不捐款就睡不着

回到团部休养的柳岳继,心中始终无法忘却上甘岭战役中那些在大地上未曾消散的硝烟和未凝固的鲜血。

她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几句诗,感慨地说:“青山已被敌炮摧毁,唯有烈士的坟墓依然存在。”

正因为在上甘岭战役中的杰出勇敢表现,柳岳继被中央授予三等功勋。

1955年,柳岳继调职至河南省供销社,虽然她在职位上有所变动,但她对国家的奉献之心从未改变。

由于她出色的表现,她荣获了开封市劳动模范、郑州市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妇女英模等多个荣誉称号。

1991年退休后,柳岳继并未安于享受安逸的生活,她经常到学校和政府机关去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宣扬爱国精神。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证,激励更多的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并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柳岳继在公益事业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经常参与各种慈善机构组织的筹款活动。

每当参加这类活动时,她总是喜欢穿上一身军装,怀抱募捐箱,到公园等地募集捐款。当人们把钱投入募捐箱时,她总是站得笔直,向他们敬礼,表达谢意。

当然,在募捐活动中,她总是第一个捐款的人。尽管如今已经是九旬高龄的老人,但她仍然跟上时代的步伐。

她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捐款,每天都会点击捐款链接,捐出1元钱。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如果哪一天她忘记捐款,晚上就会失眠。她对公益事业的坚持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结语

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伟大的女性为了胜利而勇敢地投身战争,如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梁红玉等等。

尽管有些人是虚构的,但真实的历史中也有无数像她们一样的巾帼英雄。柳岳继便是其中一位女英雄。

柳岳继常常说:“实际上,我对社会对我的种种称赞感到谦虚和恐惧,我只是继承了烈士们的遗志。我只希望在我有限的生命里,能够继续为国家、为社会尽最后一份力量。”

她对自己的贡献保持了谦逊的态度,她的心中只有为国家和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渴望。

0 阅读:20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