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有出路吗?”张雪峰的回答让人太心酸,道出了多少家长和学生的内心。

以疑决疑 2024-03-31 22:15:32

一个人能在这个世界上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这个事不容易。

这是一次张雪峰与艺术生家长的直播连线内容,内容十分的精彩且现实,至少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是非常值得认真思考的。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正题。

“我是高一的学生家长。是这样,我们孩子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一直喜欢音乐,就弹钢琴,一直弹到初中,就对这个音乐就特别感兴趣。然后学习成绩也比较好,现在上高一了,他一直从上高中开始,就一直迫切的就想艺考学习音乐。然后我们家长也听到那个体育生的那个家长就跟你想的是一样的,就觉得这个路特别窄啊。他就偷偷的,反正就每天能看一点什么西方音乐史啊什么的。然后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弹琴,没完没了的弹,弹完就开始写作业。”

“家长,我问个问题啊,如果说就算他将来路走的比较窄了,你家里边能养活他吗?”

“很困难。你说这个往拔尖走的话,我们是很困难的。”

“我就问一个问题,就是最坏的打算就是他将来如果当不了所谓的音乐家,他做不了所谓的大学老师,他只能到琴行里面去教小朋友弹琴。那你家里边能不能接受这个结果,或者说是,他虽然到琴行里边教别人弹琴,但他收入不稳定。然后你家里边给他买个房,让他能过他想要的生活,你家里能做到吗?”

“我们是不乐意。”

“我问的是你做不做得到,没问你乐意不乐意”

“能做到。”

“那我觉得就随他。”

“有没有跟他情况一样的,就是家里条件还可以的。但是孩子可能从小对艺术啊乱七八糟的是有一个所谓的理想或者爱好的,有没有跟他一样的。

然后我教你一下这种孩子,你怎么跟他去沟通。家长你要知道,你要把你学的这个专业最差的一种情况告诉他,你问他,他能不能接受。

我这么说吧,我从小也是这样的孩子。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原来其实最想干的是主持人。就是像这样的孩子呢,他可能在学钢琴也好,或者说是做主持人也好,或者说是唱歌也好。他在那个舞台上或者是在那个点上,他可能是有的孩子是属于真的,我很喜欢。但是有的孩子可能是出于一些虚荣心啊,他很享受。

然后的话呢,往往这条道路,能够走上巅峰的,或者说能够实现自己理想和梦想的人很少。

其实你在做这种选择的时候,其实要问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刚才我问你那个问题,你能不能接受失败的结果,你能不能接受你做这个选择最差的结果。

一、你家里边能不能给他托底?二、你的孩子能不能接受失败的结果。

我刚才为什么一直在问你?我说如果说他将来只能在琴行教书,收入不高,你家里边能不能支撑他在各个城市买房啊,或者说是过一些还不错的生活。你说可以。那我为什么说你要去随他呢?

因为家长你要知道,就是我们是这样的一个经历啊,一个人能在这个世界上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这个事不容易。我不知道小伙伴们认不认可这句话。

一个人能在这个世界上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儿,不用在乎收入多少,这个事儿不容易。

我们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是什么?给孩子托好底儿,能够让孩子开心快乐、幸福的成长,而不是我们满意不满意。我们生个孩子,不是为了让他完成我们的满意不满意的梦想。是为了能够让他开心快乐的生活的。

我也是这样的,家长的一份子,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说爸爸妈妈我要学音乐,我要学美术。然后的话我自问我自己他如果只能开一个画室,他自己只能当一个音乐老师,或者说是连音乐老师都当不了,只能在琴行里边去教琴。我能不能接受他,想过他们的生活,我能不能支撑,我可以支撑,那我为什么不让我的孩子开心快乐的度过这一生呢?我作为家长,不就是要给他托这个底儿了吗?

但为什么我刚才要跟你说,你要跟他说清楚这个事儿,这个事儿是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释然。但是作为他,他自己不一定能释然。

我从小就对音乐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你告诉我,最后我只能去跟我当年学琴的老师一样,去教别的孩子学琴,这可能不是他想要的。他可能希望能够通过他的学习,在某一个领域里边,形成一个有能力的人,有影响力的人。但是如果你学这个专业,大概率是做不到有能力的人,有影响力的人,你只能在普通的琴行里面去教琴,他不接受,这是个问题。

所以说各位家长,你们如果说孩子有这样的想法的话,你就一定要问他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学的这个专业最后达不到你想要的那个结果,你能不能接受,你能接受,爸爸妈妈作为你坚强的后盾,无条件支持你。但你不能接受,千万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还有一个,张老师,就是我们就给他沟通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反正我也不是特别懂,我就说你可以考一个这样好一点儿的大学进去,是不是有这种选修的情况呢?”

“理论上,家长。艺术类选修的很少。”

“不是,我就说是他考一个,就说是我报的物化生,可以考一个。理科方面比较好一点的专业,然后进了大学以后再选修一门音乐。”

“是的,我说的就是音乐。作为二学位可以选修的院校很少,几乎没有。”

“我就这么说的,我说不行了,咱们就选修一门。他自己也乐意。我也不是特别懂,所以我就来问问你。”

“几乎没有。你基本上在社团可以。”

“我就这么一说,他还比较接受,他就觉得,我要是能考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他进...”

“家长,其实没有。但骗不骗他就看你自己了。”(一段苦笑..)

“我答案跟你说了,但是骗不骗他,那是你的事儿。”

“我就害怕一说完了以后,他考进去,他面对选修的时候不能选。他一失望的话,我就害怕他心理上有点那个。”

“其实是没有,但是骗不骗他。那是你的事。”(又是一段苦笑...)

“我还听别人说是有那种进去可以选修音乐呀,这样子的。”

“很少很少。就是我跟你说,你选修,你说老师我参加社团,或者是我跟着别人学,那可以。但是我理解的,你说的选修是多一个学位,这个几乎没有,音乐,一般没有双学位。

大家支持我刚才那个观点吗?我觉得我们家长,如果我们有这个能力的话,不要去左右孩子的选择。

但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他自己明白,有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我们孩子什么样,我们有那个能力,我们其实是无所谓的。

但是你得让孩子自己明白,他做这个选择会不会后悔。你不要做让自己可能会后悔的选择。你以为这条路是什么样什么样,但其实这条路根本就不是那样,他大概率很有可能是达到不了理想的那个样子的。那么你能不能接受这个。

所以说你们也不要总说张老师是梦想的绞碎机。真是太现实了。总说张老师太现实了,或者怎么样的,分情况,对吧?”

以下分享两个高赞网友的回答,家长们可以体会一下。

回答一:

“从家长角度看,还是让孩子学吧。如果他最后没能成为钢琴家,他会遗憾一辈子,如果你不允许他学,他会恨你一辈子。

学了,最好的情况,他实现梦想,作为顶级钢琴家音乐家赚得比90%以上的职业都多,也是最容易财务自由的职业之一。最坏的情况也就是没什么钱,啃啃老,但你们依然家庭和睦,母慈子孝。

不许他学,最好的情况下他有了一份你们期望的高薪、体面、稳定的工作,但终身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忙碌,直到中年财务自由后才有可能重拾兴趣,但也永远不再可能实现梦想。最坏的情况是他也没学成,对自己的梦想藕断丝连最后两边都不得志,因为怨你们破坏了他的梦想而远走高飞,只留下你家长暮年孤独地后悔自己的决定。

顺便虽然我赞同张老师说的学生应该考虑好自己失败的结果,但理性如此,感性未必,梦想不是这么容易放下的。学生可能会出于对父母意愿、现实的恐惧而同意放下梦想,但这种未能追逐梦想的遗憾会伴随学生一生,会在无数个夜晚重燃折磨他,会在一生无数次选择中拖累他、让他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事。反而是努力过后失败的梦想更容易让人释然,即使失败了这个孩子这一生肯定也会比那个一开始就放弃了梦想的那个他要快乐。

可惜世界上像张老师那样理解应该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未来比有钱途的未来更重要的家长太少了,最后还是功利的家长多,但也没办法,70后,包括更早的那代家长的成长环境确实很难形成“梦想”这种东西,或者在当时改革开放的情况下,他们的梦想就是物质、金钱,而90后、00后的梦想更加重视精神、自我实现,可能这就是双方无法逾越的代沟。”

回答二:

“作为过来人,张雪峰说的太对了,我就喜欢画画,也对画画很有天赋,从小学起来特别上手。研究生毕业了,就业真的是个大问题,好歹家庭还凑凑呼呼,主要是父母爱我宠我支持我,大艺术家很难,没有门路的普通人几乎行不通,大学老师现在要博士,目前也只能考虑考编考公或者那种画室当个老师一个月四五千。大概率是中小学老师或者画室老师了。其实很不想当中小学老师,很烦,很痛苦,自己开工作室吧又怕没学生啊,也怕现在的情况不让开,哎,纠结。”

0 阅读:6

以疑决疑

简介:让您更加的了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