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科技巨擘李开复——归国创业背后的中美较量

Meta元宇宙头条 2024-03-28 18:12:35

他曾被誉为中国的“打工皇帝”。

微软、苹果、SGI这些科技巨头,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身影。

他也是一位与病魔抗争的抗癌斗士,更是一位商业奇才,仅用8个月时间就成功创建了独角兽企业,其才华与胆识令人钦佩。

他就是李开复,从小便展现出学霸本色,从哥伦比亚到卡内基梅隆,一路高歌猛进,获取了令人瞩目的学位。然而,他并未止步于学术的殿堂,而是选择投身商海,挑战未知。

他凭借出色的才华和独特的洞察力,赢得了业界巨头的认可与尊重,连比尔·盖茨都称他为军师。

如今,他统领着创新工场,旗下300多家企业,成为了商业界的佼佼者。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1

1961年冬月,中国台湾的一户家庭迎来了一个特别的生命——李开复。他的母亲,一位勇敢坚韧的女性,在43岁的高龄,面对医生的重重劝阻,仍毅然决然地选择生下他。那些日子里,医生们忧心忡忡地警告,高龄产妇诞下的孩子可能智力有碍,但李母心中却充满了坚定与期待。在她眼中,李开复是上苍赐予的珍贵礼物,哪怕前路布满荆棘,她也愿意一试。

幸运的是,李母的坚持得到了最好的回报。自小便展现出非凡才智的李开复,无疑是众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他的聪明伶俐,不仅仅是天赋异禀,更是他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

少年时期的李开复,便以聪慧过人著称。从小学起,他的成绩便一直名列前茅,从未低于99分。11岁那年,他远赴美国求学,自此便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1972年,他踏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门,开始了政治学的学习之旅。尽管枯燥的学习生活时常让他在课堂上打瞌睡,但他很快便发现了自己在计算机领域的惊人天赋。每当同学们还在为编写程序而绞尽脑汁时,他早已轻松完成,这种轻松自如让他在计算机课上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热爱。

大二那年,他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转系。这意味着他要从美国排名第三的专业,转向一个默默无闻的计算机专业。然而,他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这个决定,不仅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更开启了他在计算机领域的辉煌篇章。

2

之后,李开复以傲人的成绩荣登榜首,于1988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斩获博士学位。在校期间,他更是凭借开发的人机游戏系统“奥赛罗”名扬四海,该系统一度击败世界人类冠军,令人瞩目。因此,他荣获《商业周刊》颁发的“最重要的科学创新奖”,这无疑是对他才华的极高认可。

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并未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选择留校任教,继续深耕学术领域。

大学教师的日子固然轻松惬意,工作量不大且薪水丰厚,对许多人而言,这无疑是梦寐以求的职业。然而,对于李开复而言,他总觉得生活中似乎缺少某种激情与刺激。

后来,他渐渐发现,虽然教学工作也让他乐在其中,但他内心深处更向往的,是投身电脑公司,从事他钟爱的电脑编程工作。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改变世界的计算机产品,体验那份从无到有的成就感。

1990年,李开复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苹果公司。苹果公司的领导者对李开复的能力极为看重,接连赋予他重任,希望他能为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

他先后担任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门全球副总裁等职务,肩挑重担,砥砺前行。面对领导的厚望与认可,李开复果然不负众望。在他任职期间,苹果公司的多款经典产品和语音助手都留下了他的智慧烙印,为公司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苹果公司内工作了几年之后,李开复便辞去了相关的职位,哪怕苹果高层领导再三挽留也没将他留下,足以见得当时李开复离开苹果的决心。

其实对于李开复离开苹果的行为,众人有不同的见解,有些人认为可能是在工作上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有些人则认为是李开复在苹果内部呆的时间久了,没了发展的空间,所以才带上自己的梦想重新踏上征程。

3

1998年,李开复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回国的征途,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并在短短两年内跃升为微软全球副总裁,跻身比尔·盖茨的七名高层智囊团之列,其战略眼光与决策能力让微软高层为之侧目,一度被誉为微软的军师级人物。

然而,这位业界翘楚并未在微软久留。当谷歌决定进军中国市场时,李开复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微软总部,转而投身谷歌的怀抱。面对他的离去,微软高层心急如焚,多次抛出诱人的条件,甚至承诺让他进入微软总部,但李开复的心已然飞向远方,决心已下,无法动摇。

李开复转投谷歌后,微软更是气急败坏,不惜诉诸法律,企图通过官司让谷歌放弃这位天才。谷歌自然深知李开复的价值,岂会轻易放手?于是,两大科技巨头围绕着李开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官司。

经过一番激战,谷歌终于赢得了这场人才争夺战的胜利,将李开复这位天才纳入麾下。在谷歌,李开复担任全球副总裁和大中华区总裁,负责谷歌在中国的产品研发中心运营。他以此为契机,在中国商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并在中国最富有的圈子里建立了联系。

历史总是相似的,谷歌与李开复的“蜜月期”并未持续太久。2009年,李开复突然辞去了谷歌的职位,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这一决定让美国科技界和政治界的众多“大佬”坐立不安,纷纷出面劝说,但终究未能挽回他的心。

4

2009年,李开复振臂一呼,宣告“创新工场”的诞生,在中国风险投资与创业领域掀起了一股新风潮。他瞄准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这三大领域,决心开创新纪元。

在此之前,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给予了他鼎力支持。紧接着,李开复如同旋风般一周内拜访了12位业界巨擘,包括联想控股的柳传志、鸿海集团的郭台铭、新东方集团的俞敏洪,以及Youtube的创始人陈士骏。他的这一举动,无疑在中国风险投资和创业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创业初期,李开复几乎成了“夜猫子”。他常常将闹钟定在凌晨2点,准时起床回复股东和客户的电子邮件,之后匆匆回到床上继续补眠。到了凌晨5点,他又会准时起床继续处理邮件。如此辛勤的付出,让他在同年荣获了“2009年度中国品牌十大人物”的殊荣。

然而,长期的高强度工作终究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成为了他日后患病的伏笔。但正所谓“天道酬勤”,这位被誉为“中国最牛打工仔”的李开复,一手打造的创新工场如今已小有成就。他管理的双币基金超过12亿美元,投资项目多达300余个,其中更有50多个项目的市场估值已超过上亿美元。这一切,都是他用汗水和智慧铸就的辉煌。

5

李开复的“创新工场”,不仅是引领中国AI技术风潮的旗帜,更是中美科技博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棋子。他深知,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培育出独当一面的AI独角兽。因此,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终于在2023年交上了一份惊艳四座的答卷:

2023年11月6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亲手缔造的AI新星“零一万物”横空出世,其首款开源中英双语大模型“Yi”震撼登场。一经发布,零一万物便以惊人的速度跻身独角兽行列,估值一举超过10亿美元。

此前,这款神秘的“Yi”已于11月2日在Hugging Face平台上低调亮相,其两个参数规模分别为6B和34B的基础模型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截至11月5日,Yi-34B在Hugging Face LLM Leaderboard(pretrained)和中文大模型榜单C-Eval上均登顶,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

上下文窗口,作为衡量模型“记忆力”的关键指标,Yi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据悉,Yi目前拥有200K的上下文窗口,能够轻松处理约40万字的文本,这一数字在全球大模型中堪称翘楚。

对于AI 2.0时代的商机,李开复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To C/消费级的超级应用将成为最大的金矿。他以微信和抖音为例,指出这些互联网时代的Super App在初创时期便精准捕捉了用户需求,从而迅速崛起。而零一万物的目标,正是在AI 2.0时代打造一款新的微信、抖音。

“AI 2.0将引发有史以来最大的科技革命。”李开复坚信,这场革命将带来改变世界的巨大机遇,而平台和技术将是其中的关键。正如PC时代的微软Office、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信、抖音、美团一样,ToC应用将是AI时代商业化爆发式增长的最佳领域。如今,AI的战火已在各大城市蔓延开来,北京、上海、深圳等超一线城市纷纷发力,争抢AI产业的制高点。在这场由ChatGPT掀起的AI浪潮中,没有人愿意错过这场科技盛宴。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正如投资人所言,中国必将诞生自己的OpenAI。在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上,一批批来自不同背景的国产AI军团正汇聚而来,共同投身到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之中。

0 阅读:1

Meta元宇宙头条

简介:每天更新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