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漫读|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正观新闻 2023-08-14 22:10:19

​现在,若要让大家说,陪伴自己时间最长的是什么?

不是家人,不是宠物,不是孩子,也不是书,多半的人发现,是手机。在路上、地铁里、餐厅里,到处都是边走边刷手机的低头族。一个打工人,如果十分钟没看手机,就会觉得错过了重要消息;半个小时没看手机,就觉得抓耳挠腮,坐立不安;半天不看手机,那基本上魂飞魄散,觉得一定错过了什么世界大事。

长文章变成了小段子,短视频替代了长视频,有头有尾、需要翻页的资讯墙变成了刷不完的瀑布流,抖音上小视频层出不穷,某宝上的直播随时蹦出。手机带来便捷通信的同时,也大量侵占了我们的时间,像病毒一样渗透进了每个人生活的“时间细胞”。手机看得多了,心慌意乱,常常静不下来,也专注不下来,做事一个番茄钟都坚持不住。

当信息无处不在,屏蔽信息的专注力,成了稀缺。

估计很多人都一样,有时候忙起来,经常觉得晚上吃完饭到睡觉前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所以就报复性看短视频、刷某音、看某宝,不知不觉,俩小时就过去。

一直觉得是个笑话:人生信条是“延迟满足”的张一鸣,却靠着让人不断上瘾的“即时满足”,创造了抖音和TikTok。他靠着自己的“硬肋”,控制了几亿人的“软肋”。

最近看了一段话,很有道理。

焦虑,源头上的真正原因是人失去了专注力和觉察力,专注力和觉察力是生命最重要的内在力量,专注力是人提升自己和更新自己的能力,觉察力是人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失去了这两种内在能力会直接导致人失去对自身生命的控制感,感觉一直得到的是一个根本不想要的自己,自己对此却无能为力,于是乎:越来越焦虑。

所以,焦虑的真正原因是自己既无法成长又不能管理好自己,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才是焦虑的真相。

当今人们普遍性焦虑的最大原因是玩手机,信息的爆炸和污染是让人失去专注力和觉察力最大的元凶。

想要缓解和消除焦虑,其实根本无需什么高大上的人生道理。只需要针对如何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和觉察力进行一些专项的学习和练习。每天睡前,控制看手机的时间,给自己设定一段“不可打扰”的时间。

这个时间你可以看看书、写写字、画会儿画,甚至摆弄一些自己喜爱的手工也可以。看了不少人的分享,一直想尝试冥想,给自己的头脑减负。

专注力的训练,比如:瑜伽、太极、各种运动、各种手工、艺术创作等等。觉察力的训练,比如:冥想、亲近大自然、听纯音乐等等。

据说,以上训练坚持三个月可以缓解焦虑,同时还需要管理好自己如何去使用手机。能把这些练习项目变成自己生活习惯的人,可以终身远离焦虑。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感受是可控的,是自己完全可以主宰的,还能感觉到自己不断得到的是想要的那种自己,自然不会再有任何事情让自己焦虑。

最近看《热烈》,感叹如何能培养出一个像王一博一样的孩子?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家的孩子,一博能走到今天,一是靠热爱街舞带给他的主动力,二是他在做热爱的事的时候的专注力。

如果你看到他跳舞时候的专注与投入,就会发现如果有这种劲头,干什么不行呢?这个孩子,即使不跳街舞,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现在,每周再忙,也要保持读药周更,就是为了给自己一点屏蔽外界、专注写作的时间。即使是半夜写完,心里也是踏实的,又是抵抗荒废的一天。

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主播 连晓东 制作 汤般若)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1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