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两周年回顾:俄军为何不打下基辅,是实力还是政治问题

初夏聊国际 2024-02-26 12:22:48

俄乌战争开打于2022年2月24日,到2024年2月24日刚好过去两年整。虽然俄乌战争已经开打了整两年,但这场战争还没有任何要结束的迹象。目前战争打到这个地步,俄乌双方都互有损失,比如今天俄罗斯甚至连A-50预警机都被打了下来。虽然是自己打下来的,但这样的损失确实令人看的瞠目结舌。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如果回顾这场战争的话,其实俄罗斯是有机会快速结束这场战争的,而结束战争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直接攻破乌克兰都城基辅,逮捕一系列乌克兰基辅政权高层领导人员,就此瓦解乌克兰的抵抗意识。但令人惊讶的是,当年俄军陈兵近十万于基辅城下,但最终俄军却主动撤走。有说俄军撤走是实力不济,有说俄军撤走是政治因素,他们就是被乌克兰使用假投降骗走的俄军。那么俄军到底是因为实力问题还是政治因素问题不打下基辅的呢?或者两者兼有,我们就来细致讨论讨论。

一,俄军实力不足的问题确实存在

俄罗斯开战之初,确实也想过要快速的解决乌克兰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夺取乌克兰首都基辅。而想要夺取基辅,那就必须用足够的兵力来对基辅城进行东西合围之势。而在俄罗斯的作战方案中,能够让俄军大兵力在东方向全面展开的关键点就在于夺取距离基辅城不远的基辅州戈斯托梅尔机场。为了夺取这个机场,俄罗斯也是下了大血本。俄罗斯集中了最为精锐的VDV空降兵团,使用数十架包含了卡-52,米-35M,米-24P,米-8AMTSh直升机在内的机群集中在距离乌克兰边境有35公里范围内的白俄罗斯R-35高速公路,然后以此为跳板,开始对乌克兰基辅州戈斯托梅尔机场进行突袭。俄军的作战方案很明确,使用强大的武装直升机群带领200名左右的VDV空降兵去夺取戈斯托梅尔机场。而在空降兵夺取该机场后,俄罗斯使用运输机降落在机场上,然后把大量的士兵和重型装备给运送到机场。

然后以机场为基地,建立东向夹击乌克兰首都基辅城的兵力集结点。而西向的进攻部队则由坦克师经陆路一路硬攻上来。一开始,东西双路的进展都符合俄罗斯指挥部的预期,俄军无论是夺取戈斯托梅尔机场还是坦克师一路挺进那都是十分的顺利。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问题就出在东线。当时东线的200名精锐VDV虽然一举击溃驻守机场的乌军一个旅4000多名士兵,但乌克兰士兵们在败队之前用卡车和推土机等大型汽车堵住了跑道,至此俄罗斯后续的运输机无法降落,没法降落就导致运输机无法原来运来大量人员和重型武器装备。这就导致了突入机场的200多名俄罗斯VDV空降兵扛不住带有重装备的乌军两个旅8000兵力的反攻最终败退,就此俄军东西夹击基辅的计划落空。虽然坦克重装甲师在西向上按照预定时间抵达了基辅城下,但缺失了东向俄军的夹击,想要单靠坦克师单向突击基辅城确实存在困难,能不能打下都难说。所以说俄军确实存在实力不足的问题。他们小看了乌克兰军队,同时也没有做好应对计划。

二,政治问题比军事实力问题更严重

事实上,虽然俄军已经失去了突然性夺取乌克兰都城基辅的先机,但是随着西向而来的重装甲部队在基辅城下越聚越多,俄军只要能扛住伤亡代价,夺取基辅城也不是什么难事。当时已经率车臣大部队抵达基辅城下的小卡更是多次呼吁赶紧对基辅城发动总攻,不然让基辅把兵调过来那就麻烦了。但这个时候,俄罗斯指挥部却开始犹豫了起来。倒不是他们不敢打了,而是此时的俄罗斯统帅部里的政治压过了军事,导致统帅部里被政治对军事施加因素,军队指令完全没有及时得到任何调整和改变部署。首先我们回顾当时的军事态势,当时俄军进攻基辅确实造成了突然性,俄军空中部队快速夺取戈斯托梅尔机场,陆地上俄军从白俄罗斯出发的坦克部队在24小时内就抵达了基辅的城郊。到了这个时候防守基辅的部队很少,少于俄军突然进攻的部队。

虽然俄军的VDV任务失败了,而且负责进攻西侧的冲击基辅的部队一直到了2月28日才把炮兵拉上来,俄军坦克第一集团军的部队直到3月15日才抵达布罗瓦地区。但没关系,此时虽然失去战役突然性,而且乌克兰的基辅城防附近已经凑出了足够的守卫部队,但此时留给俄军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快速的,不惜代价的对基辅发动进攻,以求快速夺取基辅城区。但这个时候俄罗斯高层却被乌克兰所谓的投降协议给忽悠住了。乌克兰大肆搞政治攻势,以谈判投降的政治姿态让俄罗斯沉浸于胜利喜悦中不可自拔,最终在乌克兰一张如同废纸的所谓投降协议忽悠的不要不要的,俄罗斯高层大手一挥,让已经完成集结准备进攻的大部队开始撤出基辅和哈尔科夫地区,由于俄军已经做好了进攻准备,所以撤离命令下达时俄军撤离的很匆忙,撤离的时候,任何减缓撤离的装备都丢弃一空,这就导致了俄军出现“大败”的假象,这让乌克兰捉到机会大肆宣传了一波,导致时至今日还有人吹嘘乌军击败了俄军的进攻基辅和哈尔科夫的重装甲部队。但事实就是乌军和俄军完全没有交战,乌军就跟在俄军屁股后面捡装备罢了。结果最后俄军丢了一地装备,乌克兰最终话还撕毁了签署好的投降文件。这就是典型的军事让步于混账政治,得不偿失。

三,接下来的俄军该如何做

俄罗斯统帅部一连串的政治和军事失误,导致俄乌战争开始变得旷日持久起来。这仗一打就是两年,而且开始开打第三年度。那么接下来俄罗斯该如何做呢?!其实问题很好解决,那就是继续打下去。道理很简单,虽然俄罗斯昏招不断,但幸运的点在于俄罗斯这一次匹配的“欧陆匹配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双方都笃定自己会赢,俄罗斯笃定北约和自己一样,而北约也笃定俄罗斯会和自己一样,就是简单的为了赢而赢,为了战争而战争。说白了就是两犟种在赌桌上对赌,在没有人当光裤子之前不会有人下桌。所以现在的俄罗斯只能继续坚持下去,反正仗都打了两年进入第三个开战年了,再打也是打,而且俄罗斯也不是一个人在打,他也是有小弟的,而且小弟们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比方说朝鲜,朝鲜一个国家的武器产能比整个已经去工业化的北约产能还要大,而且朝鲜急需用钱来缓解国内经济压力,他们乐意给俄罗斯提供武器。

而北约由于去了工业化,为了给乌克兰支持现在基本出于当裤子状态。而伊朗更不用说了,事实证明他们生产的导弹不逊色于美国,甚至有些导弹比美军的还要好。而伊朗也希望靠着战争发展空军并增加自身在中东的影响力,所以他们也不懈余力的支持俄罗斯。因此现在只要仗接着打下去,作为能源国的俄罗斯的经济就会增长,朝鲜的经济也会增长,伊朗的空军会得到组建,影响力会加大。同时北约会变得更加团结,美国削弱欧洲的战略目的也会达成,所以战争接着打,除了乌克兰死人失地经济一踏糊涂输的最惨外,就剩西欧洲人过的更苦一点,其他的则都是获利方,这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了现在俄罗斯最难的还得是解决他们自己的认知问题,他们统帅部必须要明白自己目前打仗,在打仗的时候,在目前打仗的这个形势下要敢于流血,那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就怕俄罗斯统帅部打着打着又哪天抽风了,政治压过军事,忘了自己打仗,搞出开战初的笑话来,那就真要玩完了。总得来说,影响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夺取最终胜利的最大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政治因素。

0 阅读:3

初夏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