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引发的家庭困境:中国员工在国外的离别与无奈

飞天无敌 2024-05-13 12:20:09

在国外,难免与本地人打交道,诸多方面皆能体现出差异,而对待家庭方面的差异,最让他们难以想象。譬如我方外派员工可在他国呆一年才回国见家人,还有些结婚后与妻子分隔两地,一年才见一面,于他们而言,我们仿若怪人。

我初至叙利亚工作时,本地的 HR 是位虔诚的基督徒。有次本地节日,他邀我去家中聚餐。这个家庭是个大家庭,有三个儿子与一位老母亲,三子皆已婚且有子女,好不热闹。

用餐时席地而坐,边吃边聊。那位大哥能说英语,他问我年龄,是否结婚。我如实回答 28 岁,未婚,独自来叙利亚工作,一年回国一次。他们听罢,极为吃惊。接着询问兄弟姐妹人数,我答仅有我一人,且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不让多生。随后再问家中父母状况,我言父亲已逝,仅母亲一人。

待我说完,本地员工为我翻译给妻子与母亲听,译完后,那些女性皆惊讶地窃窃私语,更甚者,他的老母亲落下眼泪,显得格外难过。我手足无措,好在他们家孩子众多,众人围着安慰。本地员工告知我,其母听闻我一年才回中国一次,且家中仅母亲一人,无兄弟姐妹,认为我母亲定然难过,要求我务必将母亲带在身边。而后又言,见我已 28 岁仍未婚,觉得我身为中国人在当地甚是可怜,声称要为我操办婚事,将家中某位亲戚的女儿嫁给我,使我有个家,工作结束回家后有人做饭照顾。

我单身未婚,赴国外工作一年回一次家,竟被本地人视为可怜。我们在伊拉克要求本地员工出差,通常仅能 7 天,超出 7 天,要么回家,要么辞职。即便从第 7 天起出差补助翻倍亦不可。此出差还需前提,即员工单身未婚的年轻员工,若是已婚且与妻子孩子同住,出差的可能性极小。因按照当地文化,年轻女性不可独自出门,通常在家呆着,晚上由丈夫带着出门上街购物。若丈夫久不回家,女人的生活会极为麻烦。

在卡塔尔,我遇一极端之事。我们安排本地员工晚上去机场接中方员工,谁知抵达后,发现后排坐着一名女子与两个小孩。那位司机是埃及赴卡塔尔打工的,称晚上不能将妻子与小孩留在家中,妻子不同意也不信任他晚上要加班,故而只好带着妻子与小孩一同出来加班接人。

我们在卡塔尔租住的小区中,有一位美国人带着妻子小孩至卡塔尔工作,肯定比我们富有,因同为老外,于游泳池也能碰面,久之便聊起来。一次,他甚是神秘地问我,你们中国人是否真有那种针,打过之后便不想女人,我惊愕得不知如何解释,只得如实作答。他言既然没有,为何你们到国外工作不带家属。他以前听闻中国有某种针,故而众多中国人至中东与非洲皆不带家属,也不谈女朋友。

我甚是认真地言明,我们中国人赴国外,尤其是至些艰苦之地打工,是不会带家属的。他言怎会可能,依他们的做法,若分居 6 个月以上,便算是自动离婚。遇此文化差异,我只好言明中国现今诸多地方仍贫穷,故而普通人需离开家乡赴别处打工赚钱供养家里。他言你们并非士兵,若在中国之外工作,那公司应准许带家属,我说我们公司提供些许协助,鼓励带家属与小孩,然而我们已婚的同事有些太太在国内有甚好的工作,小孩需在国内上学,故而无法前来陪同。他甚是惊讶,言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家人应在一起,有何工作比家人在一起更为重要。

而后,这位美国大兄弟又色眯眯地说,你们未带家属在身边,多久去巴林。他言那里的菲律宾女孩甚是不错。

后来,我曾与我方同事交流过此事,亦按照公司的号召鼓励他们将家属带在身边,然而绝大多数同事皆持同样观点,个人于海外吃几年苦,多赚些钱,而后再与家人团聚。若将妻子与小孩带至伊拉克、沙特、埃及以及黑非洲等地,一是工作经历中断,二是孩子上学恐跟不上,决计做不了如此决定。然而遗憾的是,于海外工作的诸多同事,其后的确有一些因夫妻长期分居而闹离婚的,尤其是无子女的年轻夫妻。

我亦曾思考过老外与中国人的逻辑差异,毫无疑问,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庭,都希望家人过得更好,并且都在努力前往艰苦之地多赚些钱。这一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是我们中国人愿意承受与亲人分离,愿意当前忍受更大的痛苦,以换取将来的幸福,或许这就叫做为家人做出牺牲,牺牲自己,牺牲当下。而我所见过的很多老外,他们更关注当下,哪怕苦一点,也要相守在一起,极难忍受与亲人分离。

0 阅读:24

飞天无敌

简介:真的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