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天》(五十四)《科举考试》

奈何天在云端 2024-04-29 15:52:10

《聊聊天》

(五十四)

《科举考试》

由于是世袭所以皇帝未必是一国之内最懂具体管理国家之道的人,犹如股东未必是最懂具体经营公司之道的人,所以具体的经营权交给宰相经理,主要并不是因为皇帝股东不可能单凭一人之力做具体的经营管理之事。

赵匡胤篡权害怕下面人也这么做,于是刻意削弱相权?但隋唐前一样篡乱频频,也没造成相权下降。而且赵匡胤是武将身份篡权,要防也防武将,宰相是文官,为何要削相权?靠谱说应该是科举扩招导致做宰相人越来越多来自于平民而非贵族,于是与皇帝间的等级高低变得比以前更加拉大了差距,这才是根源。

唐代主考诗赋,变成后来主考经义,是因为参加考试的人多了,不得不从不容易有客观标准的文学价值转向相对而言较易就事论事的政策建议。考试人数少的唐代,无论考试内容是什么,选拔上来的都是万中挑一的精英,水平当然高。

宋代扩招人数一多,无可避免要强化考试的形式主义以减少量度费用,改卷打分要变得机械化,容易快速、保持前后一致地操作,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下参加考试的人也会更多地着重于从形式上符合考试要求,而不是内容上出类拔萃,因为形式符合比内容精彩的成本低得多,选拔出来的人才自然变得更多地形式大于内容。

无论考试内容是什么,只要选拔的人数多,平均的精英程度必然下降。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