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三金影后“嫁”61岁金马影帝,为骗钱,闹自杀,最后竟成植物人

翠丫看电影 2024-05-21 10:59:07

最近,民政局迎来一对显眼的新人。

一个是穿着过时西装的疲惫中年男子。

一个是染着蓝色头发的俏皮“叛逆少女”。

年龄差看起来像是父女的两人,共同朗读着领证宣誓,场面极不和谐,流露出一丝荒诞与猎奇的意味。这便是5月17日上映的这部新片——《朝云暮雨》,给人的初印象。

这部由韩三平总监制,张国立导演,范伟和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就阵容来看,感觉都不错,让人充满期待。一个金马影帝,一个三金影后,实力摆在那了。但演起老夫少妻,会是什么效果?

故事本身也颇有噱头。

改编自真实故事《穿婚纱的杀人少女》,是发在公众号上的那种短篇故事。片子的定位肯定不能算是爱情片,主要方向还是延续了原著里以社会悲剧完成对边缘群体的关怀,而男女主角都是重刑劳改犯。讲述了一个关于命运、人性、罪与罚的深刻故事。

范伟扮演的老秦因过失杀人、私运违禁物,坐过两次牢,服刑27年后,刚刚被放出来。

刚出狱的老秦死活都没想到,自己竟获得了天降巨款,150万拆迁款。他也因此有了指望,想要尽快结婚生子,一口气追赶自己前27年落下的人生进度。

在婚介中心的人看来,老秦没有孩子但是有钱,可以算是个优质的结婚对象。

果然,有不少女嘉宾殷勤示好。

得亏老秦牢狱经验丰富,里面的人懂得多讲话又好听,他一眼识破这是仙人跳的惯用套路。

被忽悠怕了的老秦于是跑到了女子监狱门口征婚,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接着,周冬雨扮演的常娟,十四岁杀人入狱,刚服刑10年放出来,便主动搭讪和老秦搭讪,一来二去,两人目的明确,于是一拍即合。

常娟求财,张口就是一套住房、一身婚纱、杂七杂八的礼物和184400的彩礼。

老秦求子,对“年轻的子宫”出手阔绰,事事顺从。

起初,老秦有顾虑。一是常娟太年轻,跟自己像是两辈人。二是怕常娟是骗子,来骗自己的钱。为了打消老秦的顾虑,常娟提出「试婚」。没过多久常娟就因认可老秦对她的好同意领证,俩人真的成了夫妻。

后来,离经叛道的“老少恋”开展了一场交易,两个别有用心的人走到一起,常常是“相爱相杀”的画风。没多久,他们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发生矛盾。

老秦把常娟的要求都满足了,女方却支吾不决。

老秦和常娟因为利益冲突而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向。

但刚和好没多久,常娟带着彩礼消失了。明摆着,这是一场骗婚。

后来,常娟还是被找出来了,但她跳河自杀未遂,变成了植物人。

其实常娟在坐牢的时候就经常自杀,因为她当年被审判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杀错了人,内心十万分后悔。

本来想给因车祸身亡的父母报仇来着,没想到自己找错了报仇对象。

为此,她出狱后,急需一大笔钱,想拿这笔钱去给人家当赔偿。

可一心求子的老秦还是把变成植物人的常娟带了回去。

老秦与常娟这对“老少恋”的关系演变推动着故事的情节的发展,最大程度地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

从猎奇到共情到唏嘘,呈现的无疑是两个边缘人的真实生活。

当然,影片没有美化人物,刻奇地煽情一些双向救赎的戏码。相反,他们都有着真实的人性的劣根性:比如常娟想骗老秦钱,老秦则将常娟的身份证藏起来,逼迫她生孩子,不堪与暴力的画面令人不适却也足够真实,呈现出更全面的人物处境。

请来同奖同届的影帝与影后,范伟与周冬雨在《朝云暮雨》中的演技表现必是一大看点。

在之前曝光的创作特辑中,范伟为了贴合老秦这个刑满释放人员的角色形象,在拍摄期间减重三十斤,且不参与社交活动。

因为“老秦不是这样的人”,真正做到了走进人物内心。

范伟也坦言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感到比较痛苦,为角色咬牙逐渐适应了下来。

在获颁天坛奖最佳男主角的时候,范伟曾感慨,“老秦这个角色太复杂了”。

对于老秦的“复杂”,他进一步解释。

“他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有着极传统的观念,犯了很多错误,失控了好几次。第一次因为爸爸,第二次因为妈妈,带着这种执念,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出狱后想为了爸爸妈妈传宗接代。这个人物既有传统的执念,又经过监狱秩序的改造,出了监狱之后又对适应社会的新秩序无所适从。他对情感的理解,对传统观念的理解,各个方面都是足够复杂的一个人。”

对于此次和周冬雨的合作,范伟透露,在拍摄过程中,他尽量避免与周冬雨的交流,“拉开距离”。

而导演采用顺拍的方式让两人的关系随剧情拍摄的进展一步步拉进,也帮助演员之间情感的流动呈现得更自然和深刻。

尽管没有直接与原型人物交流,但主创们还是通过作者提供的线索,找到一些刑满释放人员。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更深入理解老秦这类人物面对社会的不适和心理状态。

现在片中诸如不敢睡床,听到警笛就紧张,出狱时要带饭碗到外面砸掉等细节,都是从现实中汲取的细节。

范伟有段出狱戏,很是让人印象深刻。管教让老秦改称呼,老秦却胆怯地不敢正视面前的管教,眼神飘忽了好几次。最后也只是像执行命令一般称呼对方为“小李”,台词也是畏缩的、毫无底气。

范伟谈到,正是因为遇到了这样足够有创作空间的好角色,才能够帮助自己这些年在演技上不断打磨精进。

周冬雨也有很大的突破,她说,常娟是她演过最绝望的角色。

事实上,这些年,她没少演那些底色中带着灰度,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女性。

而常娟的处境则更为独特。

谈到对这种绝望感的理解,周冬雨分析了常娟的社会和心理背景。

“她的绝望成因是多方面的,‘天时’是命运不公,从小缺爱;‘地利’,是从小在监狱长大,十年之后进入社会,缺乏正常生活经历;‘人和’是她性格也很多缺陷,以至于老秦再怎么对他好,都动摇不了她的还债赴死的决心。这三方面都不行。”

作为一个有着严重悔罪情绪和自毁倾向,并在最后将自己的生命推向绝境的少女。

周冬雨为常娟这个角色赋予了一种表面明媚,内里隐喻的层次色彩。

后面的植物人戏份,则不得不让人惊叹,周冬雨确实是一位很会演戏的演员,甚至能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虽然坐在轮椅上一动不动也能传达出植物人的信息,但周冬雨却选择了最难的一种植物人状态。控制不住自己的肌肉痉挛,嘴角止不住抽搐,眼球也持续震颤。

选择这种高难的演绎方式不止是为了秀演技,因为常娟这个角色内心有不甘与不屈,变成植物人后,也是如此。

看得出来,故事挺有灰度。

正如张国立导演总结的特点:冲突性、真实性、争议性。内含议题丰富。诸如边缘人处境、底层互害、人性幽微、新旧时代错位、甚至是生死问题等,都有不小的挖掘空间。

但这么丰富的文本该带来好电影的潜质,为什么会有「让人生理不适」的评价呢?因为混乱。

非虚构作品中,这个故事的走向是悲观的。

“两趟死缓官司熬了过来,而这段婚姻,老秦怕是熬不过去了”。

电影给了老秦和常娟的故事一个温情的结尾,老秦甘之如饴地照料着常娟,困苦的人生中依然坚韧地活。

当创作者很努力地“美化”老秦后,当创作者给了常娟凄厉却又带有希望的结局后,观众能共情他们了吗?

个人认为,还是太难。他们的手上,实实在在有过人命。

常娟强烈的悔罪与赎罪意识,本是可以反映她人性中善的一面,但她对老秦的“骗婚”虽然并不违反法律,却在道德上留下瑕疵。

这让她的赎罪悔罪显得自相矛盾。

并且,故事前一部分像喜剧片,中间像惊悚片,结尾又上演温情片。

后面的全是爱,老秦如何细心照顾植物人常娟,重复性的呈现类似的戏。

但上面那场因常娟不愿意生孩子,导致二人争吵,常娟骂了老秦父母,老秦暴怒,便有了家暴、强奸、自杀的后续的戏份,观众不会轻易忘记,恶感不会消失。

尤其在常娟成为植物人,失语的状态下,她说不出自己爱不爱老秦,愿不愿意被老秦照顾,这种恶感只会迅速放大,成为很多人对这部片感到不适的源头。

然后导致人物塑造与故事发展双双断裂感严重。

电影既强调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以及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力感。

却也试图以老秦的“活着”,去彰显个体对于命运的承担与抗争,试图去说明:

对于命运的捉弄,不是只能无奈接受,“活着”本身就是胜利。

但这个说明没有完全说好,给人造成观感混乱。

《朝云暮雨》有它的艺术完整性,好歹也是完成了表达。

但还是要表达可惜:这不见得是个会打动观众的故事。

人物本身很难让观众共情,而诉诸命运的捉弄与对于命运的承担的主题表达,同样很难。

“命运”是从古希腊悲剧讲述至今的永恒母题,《朝云暮雨》无英雄人物,无类似于《活着》的历史重量,也无对命运更具深度的讲述。

它有的只是选取了边缘人物作为主人公,以一个相当奇情的故事作为框架。

人物退却,命运浮现。

《朝云暮雨》的真正主人公其实是命运,以及命运的捉弄。

个中人物关系与故事发展,还留待观众走进影院亲自揭晓。

0 阅读:28

翠丫看电影

简介:一种“真情实感”倾诉,更是一种“点到为止”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