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追思化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中工网 2024-04-06 10:00:39

原标题:把追思化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巍巍青山埋忠骨,朵朵白花祭英魂。又到一年清明时,缅怀先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既是个人与社会的精神取向,更是国家与民族的价值坐标。清明节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传统节日,蕴含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爱与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应在深切缅怀英烈中,始终感怀先人恩德,铭记先贤教诲,赓续先驱遗志、汲取奋进之力量,把对英烈的追思化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力,铸就坚不可摧的民族脊梁。

英烈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祭奠,都是价值和情感的双重回归。要知道,曾经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民族蒙难、文明蒙尘,正是无数先辈为之前赴后继、舍生取义,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华民族不倒的钢铁长城。如铁肩担道义的李大钊为理想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用生命捍卫信仰的方志敏以实际行动铿锵回答“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英勇善战的彭雪枫一次次深入敌后险境,用生命书写了共产党人的本色等。饮水思源、不忘恩情,是一个民族认知现在、砥砺前行的应有态度。透过历史的厚重长卷,我们更不能忘却,这是对英烈的纪念与感恩,更是对生命的珍视、对未来的激励。我辈当沿着先辈的足迹、朝着他们为之抛洒热血的伟大理想,薪火相传,接续奋斗。

追思英烈,百年星火灿烂如初。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英雄模范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英勇牺牲。诸如邓稼先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耕耘国防科技事业数十年;焦裕禄心系群众、鞠躬尽瘁,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他们放弃舒适的生活,投身艰苦的事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树立起丰碑。再如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一大批年轻官兵战斗在卫国戍边一线,不惜牺牲生命守卫着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宁,才有今天我们的安康祥和与幸福生活。不得不说,对革命英烈最好的缅怀和追思,就是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学习和继承革命先烈信念坚定、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共克时艰,让英烈精神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追思祭先烈,历来都是具体的。日前,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部署“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而后在四川遂宁,来自川渝两地的各界代表走进红色之地、英雄之地,通过敬献鲜花、演绎红色经典等形式,表达对英烈的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也有北京西城区“祭英烈·思奋进·共上一堂课”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暨全民国防教育活动等等,营造崇尚英雄的社会风尚,让更多人在亲身参与中深刻领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感悟历史传承,更厚植爱国情怀。现如今,我们无论网上祭英烈,还是网下传精神,都应更加重视缅怀英烈伟绩、继承烈士遗志、弘扬革命精神的新内容,讲好英烈故事,将先烈的精神化为爱我中华、报效祖国的强大力量。

祭先烈,立壮志,接续奋斗再出发。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奋进。让我们一起把对英烈们的无限崇敬和无尽哀思,沿着英烈的足迹,在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勇毅前行,用担当实干将先烈们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者:唐代远)

来源:四川新闻网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