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美德日印经济表现两极分化加剧,将有助于资金流入中国

高天鹤 2024-05-18 05:19:29

2024年一季度,美国、中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经济表现两极分化加剧。中国和印度仍然保持较高的GDP增速,我国一季度实际GDP增速为5.3%,超出市场预期。据相关预测数据显示,印度一季度实际GDP增速大约为7%左右,全年约为6.5%。

美国的表现中规中矩,虽然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跌至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但美国实际GDP增速仍然达2.9%,远高于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

而德国和日本经济复苏乏力,继续深陷衰退当中。德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0.9%。日本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5%,按年率计算降幅为2.0%。

同时,欧盟和英国一季度GDP增速分别为0.5%和0.2%。与中国、印度和美国相比,日本和欧洲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随着美国居民在疫情期间所获得的2万亿美元超额储蓄的即将耗尽,驱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消费开始受到越来越明显的负面冲击。美国4月零售销售停滞不前,之前两个月的增幅被向下修正,表明借贷成本高企和债务增加促使消费者更加谨慎。美国4月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低于市场预期的0.4%,前值则由0.7%修正为0.6%。

美国居民储蓄率从2020年的35%急剧下降至目前的3%,从中反映美国已经出现明显的过剩储蓄的枯竭。同时,美国信用卡违约率创出30多年的新高、美国居民的消费信用逾期也不断创出新高,美国居民未来的消费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抑制。

消费对美国GDP的贡献率高达80%,消费市场的降温将会对美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和冲击。在美国经济放缓、企业和居民借贷成本高企和美国债务风险上升的背景,美国年内加息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

美国现在越来越依赖通过美联储官员鹰派货币政策言论、美国与欧洲和日本经济表现和货币政策的两极分化来维护美元指数的强势。

德国和日本则由于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新兴产业创新不足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原因的影响,经济持续低迷,在全球的经济地位持续下降。

从2012年开始,受益于日本推出激进的货币和财政措施、日元大幅贬值的推动。从日元计价的日本GDP终于出现了增长,摆脱了此前长期负增长的局面。2023年,日本名义GDP为591.48万亿日元,与2012年的495万亿日元相比,增长约20%。

同时,日本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也因为日元的贬值继续三年创出了新高。而随着日元的贬值给日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增加,日本政府近期也开始干预日元汇率。未来,日元贬值给日本经济所带来的促进作用将会明显下降,将会加大日本经济的下行压力,日本也将会逐步沦为二流国家。

未来五年,我国实际GDP增速仍然将会继续明显领先美国等发达国家。据国际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24~2029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将会是中国,占比为21.2%,印度和美国分别为14.1%和11.9%,名列第2和第3。

近期,受日元等亚洲货币集体贬值和中国股票等金融资产严重低估等因素的影响,外资正在不断涌入中国金融市场,香港恒生指数从年初的低点反弹超过20%。

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中国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对海外资本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同时,中国A股特别是港股的估值严重低估,投资价值凸显,中国股票市场的估值仅为美国的一半,印度的三分之一。

因此,在欧美日等国经济放缓、美国加息可能性不断下降和海外金融市场估值偏高的大背景下, 我国金融市场对海外资本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1 阅读:116
评论列表
  • 2024-05-18 16:51

    中国很牛逼,人均存款11万!

高天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