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后,曹爽有三位部下保住性命,最终成为西晋大臣!

情怀历史 2024-04-13 20:02:52

公元249年,趁着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的机会,司马懿起兵控制了曹魏都城洛阳。等到曹爽放弃抵抗后,司马懿果断出手,不仅诛杀了曹爽兄弟,也将桓范、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曹爽的心腹除掉。当然,司马懿也没有搞“一刀切”,比如以下三人,虽然曾经跟随过曹爽,却能够保住性命,乃至于成为西晋大臣。

一、王沈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王沈是东汉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孙,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司空王昶之侄。王沈少年失去父母,被叔叔王昶收养,王沈善写文章,最初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后升任中书门下侍郎。高平陵之变后,王沈因为是曹爽的故吏,所以被司马懿免职。

后来,司马懿不仅没有诛杀王沈,还重新启用了他。曹髦即位之后,王沈历任侍中、散骑常侍,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六,曹髦欲起兵讨伐司马昭,召王经、王沈、王业商议,王沈、王业向司马昭告密,导致曹髦被杀。王沈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接连迁任尚书、豫州刺史等职。西晋建立后,王沈官拜骠骑将军。次年去世,谥号元公。

二、王浑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出身太原王氏,是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因此,非常明显的是,王浑和王沈是堂兄弟的关系,两人都来自于太原王氏这一世家大族。而这,无疑是司马懿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的重要原因。

王浑曾任大将军曹爽的掾属。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爽,王浑循例遭到罢黜。不久之后复出,先后任怀县县令、参安东将军(司马昭)军事、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官职。后来,王浑得司马昭赏识,被任为司马昭的幕僚,官至散骑常待、越骑校尉。

司马炎称帝后,王浑历任徐州刺史、豫州刺史、安东将军,任内开仓救济,受到百姓信赖。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大举伐吴。在晋灭吴之战中,王浑率军攻克寻阳、高望等城。太康元年(280年),王浑击败东吴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最终成功灭亡东吴。

在此基础上,晋武帝晋升王浑为征东大将军,镇守寿春,晋爵为公。元康七年(297年),王浑薨逝,享年七十五岁,谥号为元。

三、鲁芝

鲁芝(190年—273年),字世英。扶风郡郿县(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一带)人。曹芳即位之后,曹爽任用鲁芝为大将军府司马。在辅佐曹爽期间,鲁芝多有正直的言论和深远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高平陵之变”发生后,鲁芝又率领手下竭力保护曹爽。

曹爽被杀后,鲁芝也受到牵连而被下狱,并且即将要被斩杀,但他始终刚正不阿,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在此背景下,司马懿很欣赏他,于是将鲁芝赦免。之后,鲁芝被司马懿册封为护匈奴中郎将、振威将军、并州刺史。后来,卢植因治理有方,成绩突出,升任为大鸿胪。

西晋建立后,司马炎调任鲁芝为镇东将军,进爵阴平侯。之后,鲁芝被征召为光禄大夫,御赐随行吏卒及车马。作为西晋大臣,鲁芝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厚待。泰始九年(273年),鲁芝去世,时年八十四岁。在鲁芝去世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他举哀,赠送大量助丧物品及墓地百亩,赐谥号“贞”。

3 阅读:914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